APP下载

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7-09-18陈一霞蒋伟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8期
关键词:帕金森病电极手术

陈一霞 蒋伟超

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陈一霞 蒋伟超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极植入术(DBS)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6月在我科行脑深部电极植入术(DBS)治疗的51例帕金帕森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围手术期患者有效的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对症治疗和综合护理后,51例帕金帕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改善。其中有1例患者术后半年挠破头皮致炎症感染,使部分导线外露;有3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嗜睡、烦躁、轻度语言障碍外,余47例患者无其他临床并发症,均在术后5~7 d即出院。结论护理人员加强对帕金森病患者DBS植入术围手术期严密的病情观察,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加强患者肢体功能锻炼,并给予正确的出院指导等护理,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极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深部电极植入;围手术期;护理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50岁以后发病,会导致患者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强直等进行性加重的功能残疾,晚期会使患者生活无法自理,给患者本人、家庭、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以综合治疗方法为主,即药物与手术结合。其中脑深部电极植入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该病具有良好的效果。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成为帕金森病外科治疗的良好方法[1]。而DBS由于其独特的体外可控性、安全性和可逆性等特点使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备受关注[2]。与此同时,手术也可能造成颅内出血、电极错位、电极断裂、电极迁移、感染和侵蚀等并发症[3],患者的心理也可能因为手术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多方因素的直接影响[4],围手术期护理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5]。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6月—2016年6月应用脑深部电极植入术(DBS)治疗51例帕金帕森病患者,经科室护理人员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无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工作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1例PD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9例,年龄40~72岁,临床表现僵硬及震颤21例、起步及转身困难为主要症状异动症26例、单侧肢体震颤4例,病史5~16年,平均(9.8±5.0)年,单侧DBS植入4例,双侧DBS植入47例。入选的患者:符合原发性PD诊断标准[6];经内科规范药物治疗疗效减退或出现无法耐受的副作用,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智力及精神状态正常能配合手术治疗。

1.2 方法

1.2.1 本组患者DBS治疗靶点均为丘脑底核[7],在局麻下安装立体定向头架,再行1.5T核磁共振扫描,评估植入靶点数,行颅骨钻孔,切开硬膜及蛛网膜后,按照评估好的靶点,植入脑深部电极,予右锁骨下植入刺激器,与皮下隧道连接,术后予抗炎、补液、止血治疗。一般于术后1个月手术微毁损效应基本消失后,开始打开刺激发生器进行持续电刺激,终身使用DBS程控仪,由医师在体外调节刺激参数,以最小能耗及副反应最大效果为程控原则调整刺激参数。本组患者经过全科护理人员加强在术前心理、安全护理、备皮、用药指导,及术后病情观察、手术效果观察、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等各方面的围手术期护理,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1.2.2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帕金森病患者因病程长、症状逐渐加重使患者易出现恐惧、焦虑、情绪低落、敏感等不良情绪,与人交往少,因其接受长期的药物治疗,药效波动,不良反应较多。行DBS手术是帕金森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其治疗费用高,对患者及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护理,耐心给予安慰,鼓励患者充分表达自身感受,加强护患之间相互沟通,列举分析手术高费用的价值,如:因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每月请人陪护费用以4 000元计算,5年就得24万多元,而且患者本人病情会每况愈下,相反的是,费用高的手术治疗会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属适当的引导,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行DBS手术治疗的成功案例,让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制定患者治疗、护理等综合诊疗计划,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护理的配合,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2)安全护理:患者大都有肌肉僵硬,肢体震颤,起步、转身及吞咽困难等症状,导致发生跌倒、坠床、呛咳、误吸等意外事件机率增高,护理人员应做好防跌倒、坠床、呛咳、误吸等安全宣教,叮嘱患者家属24 h陪伴,指导患者穿防滑鞋,不穿过长的裤子以防绊倒,卧床休息时注意使用床栏,夜里保持充足的光线,对有呛咳患者给予软食或糊状食物,温度适宜,患者进食时,应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责任护士需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防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3)术前准备:①术前配合医生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四项、肝肾功及心肺功能检测等。②责任护士要为患者示范正确深呼吸、有效咳嗽的动作,并详细讲解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锻炼的重要性,是预防术后发生坠积性肺炎或肺部感染的主要措施。③告知患者手术方法、术中、术后配合事项、护理措施等,满足患者合理需求,缓解患者焦虑情绪。④术晨备皮、用药指导,震颤明显者,术晨加服药物一次,僵直患者不需用药,协助医生在局麻下安装立体定向头架,核磁共振定位靶点坐标。

1.2.3 术后护理 (1)术后常规护理:术后病房护士主要是病情、手术效果、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首先要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及肢体活动情况,交待患于者术后24 h内需静卧休息,6 h内按医嘱给予低流量吸氧、暂禁食。全麻清醒后,需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患者颅内静脉血回流,减轻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应注意观察患者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避免切口局部潮湿受压,注意防止患者颈部大幅度地转动,避免出现电极移位及局部皮下血肿等并发症发生[7]。(2)用药护理:术后抗炎、止血治疗的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老年患者应<60 gtt/min,有心功能不全者应<50 gtt/min。患者术后仍需遵医嘱服用抗帕金森药物巩固DBS疗效,告知患者早期剂量不减,待疗效稳定后再逐渐减量。行DBS术后患者全麻已清醒并恢复吞咽者,应尽早给予服用左旋多巴使戒断效应减轻[8]。高蛋白的食物会影响左旋多巴的吸收,不利于左旋多巴透过血脑屏障,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应于餐前半小时或餐后1 h服药,避免食物蛋白质中所含有的中性氨基酸与左旋多巴竞争而降低疗效,同时责任护士要帮助患者按时按量服药,讲解骤然停药换药的巨大危害性,以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3)预防并发症的护理:临床上行脑深部电刺激术的疗效安全可靠,手术治疗对患者创伤小,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但在术后要对患者进行脑出血、排异反应、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①仔细观察患者手术切口处是否有渗液、出血、红肿,如发现切口包扎敷料渗出有异味、切口是否有疼痛、发红、体温升高等炎症表现时,当班护士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患者不良情况得到及时处置。本组病例中,有1例患者术后半年因挠破头部导线附近皮肤,未及时处理,导致皮肤溃烂面积增大,使部分导线外露,经过抗炎治疗后,创面仍未愈合,被迫取出电极。②电极植入后由于异物刺激可能产生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如患者出现精神异常、头部疼痛、烦躁不安、肢体轻微异动等临床表现。有3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嗜睡、肢体轻微异动、烦躁不安、语言表达轻度障碍等症状,经过5~8 d的对症治疗、精心护理后,症状消失。(4)健康宣教:加强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术后各项配合事项,对特别的注意事项必须反复强调其必要性,这对患者今后手术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①术后数1个月内避免大幅度运动及重体力活动,以防电极脱落或移位。②在脑电刺激器调试早期嘱患者继续服用抗帕金森类药物,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逐步恢复。③电极及导线植入有可能使患者产生异物感,交待患者穿柔软棉质衣物,勤修剪指甲,不抓挠手术部位,避免挠破皮肤造成感染等意外。④避免到强磁场地方活动,如:大型变电站,含有磁性的物体,强磁场可能导致刺激器意外开关,若突然出现意外状况时不要惊慌,交待患者使用程控仪重新开机即可。需做核磁共振检查时,提前与医生沟通,并在检查时关闭脑起搏器。⑤神经刺激器的电池寿命为5~8年,电池耗竭后要在局麻下更换。⑥按时随访,如有不适,如:胸部电池植入处皮肤有灼热感、局部癫痫发作等情况发生,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表1 实施手术前后帕金森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情况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Excel 2013进行整理,并导入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DBS治疗和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进行评估,47例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肢体震颤僵直缓解。行动迟缓改善明显。其中有1例患者挠破头皮致炎症感染,使部分导线外露;有3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嗜睡、烦躁、轻度语言障碍外,其余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无异常不适,生活基本自理,生活质量提高,详见表1。

表1结果显示:手术前后,帕金森患者僵硬和震颤、异动症、单侧肢体震颤症状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 讨论

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促进帕金帕森病患者术后切口如期愈合及肢体震颤僵直缓解,总结本组病例结果显示,47例帕金森患者接受2周的围手术期护理后,切口愈合,震颤僵直缓解出院。所以,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提高帕金森患者行脑深部电刺激术的疗效,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极大地改善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

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可降低帕金森病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本组病例中仅3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嗜睡、烦躁、轻度语言障碍外,其余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这说明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病情特点,精心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并认真落实各项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是杜绝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环节。

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还包括术后定期随访,科室护士根据患者不同情况,会在患者康复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半年、1年等时间段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这就要求我们临床护士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才能更好地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的慢性病,病程长,患者因为日常使用的口服药剂量不断加量,但症状控制每况愈下,给患方造成严重的精神压力和对手术治疗的顾虑,护理人员应该结合患者病情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认真落实术前心理护理、安全指导、护理配合,加强术后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护理等护理服务。

[1] 刘利静,陈蕾,张琳琳,等. 术中磁共振导航下脑深部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围手术期护理[J]. 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6(4):34-36.

[2] 张天愉,蒋紫娟,张晓红,等. 脑深部电极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 中国民康医学,2014,27(19):110-111.

[3] Chan DT,Zhu XL,Yeung JH,et al. Complications of deep brain stimulation: a collective review[J]. Asian J Surg,2009,32(4):258-263.

[4] Hack N,Akbar U,Monari EH,et al. Person-Centered Care in the Home Setting for Parkinson's Disease: Operation House Call Quality of Care Pilot Study[J]. Parkinsons Dis,2015(2015):639494.

[5] 温春杰,金锡英. 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极植入术的护理配合[J].护理与康复,2017,16(3):291-293.

[6] 李莉,王霞,陈茂君.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J]. 西南国防医药,2015,25(5):543-545.

[7] 罗媛榕,万美萍. 浅析对行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J]. 当代医药论丛,2014,4(19):78-79.

[8] 李菊花,任兴珍.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50-151.

The Perioperative Care of Parkinson’s Patients After Treated With Deep Brain Stimulation

CHEN Yixia JIANG Weichao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3,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oints of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for parkinson’s patients after treated with the 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Methods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6, and the clinical nursing data of parkinson’s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ResultsAll of the 51 parkinson’s patients ha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symptoms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nursing care. One of the patients, because of scratching, had an inflammation of scalp after 6 months of surgery, and then caused some of the deep wires exposing. Three patients caused narcolepsy, irritability, and mild language impairment after surgery. The remaining 47 patients with no complications, were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in 5 ~ 7 days after surgery.ConclusionClose observation of perioperative, targeted psychological care, strengthening the limb functional exercise and giving the correct discharge guidance will improve the prognosis and survival qualities of parkinson’s patients after the surgery of DBS.

parkinson’s disease; deep brain stimulation;perioperation; nursing

R473

A

1674-9316(2017)18-0161-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8.088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福建 厦门 361003

猜你喜欢

帕金森病电极手术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全陶瓷电极可用于锂离子电池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氧电极的研究进展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手术之后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针对电极事故的控制系统方案应用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