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患者就诊期间跌倒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2017-09-18郑淑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8期
关键词:平车门诊患者高风险

郑淑敏

门诊患者就诊期间跌倒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郑淑敏

目的评估门诊患者就诊期间跌倒的高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门诊患者跌倒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方法抽样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门诊就诊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分析跌倒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评估门诊就诊患者,识别易跌倒的高危人群,加强预防跌倒的健康宣教、改善门诊就医环境等。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后,对比分析2016年门诊就诊患者跌倒发生情况。结果门诊患者就诊期间跌倒的发生率由2015年的6.25‰下降至2016年的2.08‰,P<0.05。结论识别门诊患者的跌倒风险、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可有效减少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

门诊患者;跌倒;应对措施

跌倒是指不能控制地或非故意地倒在地上或其他较低的平面上[1]。发生跌倒事件后轻者引发身体不适,重者产生各种损伤,导致残疾,甚至危及生命等严重后果[2],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是医疗纠纷的隐患,更成为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因素[3]。防范与减少门诊患者就诊期间跌倒是国家医院管理协会发布的十大安全目标之一[4];是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s,简称JCAHO)六大患者安全目标之一,也是评价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需要评估门诊就诊患者跌倒的高风险,及早采取预防措施,保证患者安全。对2015年的门诊就诊患者跌倒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了患者跌倒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抽样调查法,每月抽样调查门诊患者200例,2015年及2016年各调查2 400例,其中2015年1—12月门诊患者发生跌倒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6.8±13.3)岁;2016年1—12月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43~82岁,平均年龄(69.4±16.2)岁。

1.2 方法

1.2.1 跌倒高风险因素筛查 引用MORSN跌倒评估表(morsn Fall scale MFS)[5],该量表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morsn等1989年研制,并在多个国家及地区医院使用,筛查易跌倒人群及跌倒风险等级,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识别门诊易跌倒的人群,包括产科、眼科、儿科、骨科、康复科、心脏内外科、神经内外科、血液科、内分泌糖尿病科、风湿免疫科等特定科室的就诊患者;疾病导致身体虚弱出现步态不稳的患者;正在服用镇静安眠药,降压利尿药、降糖药、麻醉止痛药、散瞳药、放疗、化疗的患者;有肢体残障或行动不便人员,家属大意或者≥65岁或≤14岁儿童、婴幼儿;衣着不合适,鞋子过大,鞋底湿滑患者。

1.2.2 实施应对性措施 (1)建立健全跌倒管理责任制,多部门通力合作进行综合管理。为了将跌倒对患者的影响降到最低,医院成立了由10个人组成的跌倒质量管理小组,分别由片区总护士长任小组长,门诊护士长1名,各分诊台的小组长各1名等人员组成。建立并不断完善门诊跌倒预防管理制度。分诊台小组长每天检查门诊患者跌倒风险评估的执行情况,及时记录跌倒事件,并将跌倒发生的时间、伤情、原因分析及处理情况及时上报管理责任小组。门诊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落实情况,责任小组长每月检查一次。做到有制度有检查有记录。

(2)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学习。进一步规范分诊台护士,对跌倒高危人群做出客观的评估[6],提高门诊护士的防风险意识和责任。门诊护士在患者就诊前进行跌倒的评估,将评估的跌倒风险结果以电子记录在门诊护理评估单上。评分结果≥45分属于跌倒高风险,则在其门诊护理评估单上贴有“小心跌倒”的黄色小标志,并在患者左肩部贴上“小心跌倒”黄色标志,为医生提供就诊患者的相关信息;分诊台护士发放跌倒的“健康教育处方”,根据病情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如提供轮椅、平车并提醒相关辅助检查人员在患者上下诊疗床或在诊疗床翻身,从轮椅或平车转移时,给予关注和照顾。需住院的患者,由指定人员护送到病区。对医务人员、保洁员、物流配送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预防跌倒知识讲座,使其识别跌倒高风险患者,具备门诊跌倒管理意识,提高门诊跌倒综合管理能力。

(3)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改善就诊环境。在楼梯拐弯处、台阶都设有“小心跌倒”标识。并对年老体弱残障患者等跌倒高风险人群提供轮椅、平车或辅助器,给予及时的帮助。正确指导患者或者家属使用轮椅、平车、辅助器,以防跌倒,确保安全。防止地面湿滑,饮水机、洗手池地面易湿,设有防滑垫,发现地面有潮湿及时放置警示标示。厕所加强保洁、保持地面干燥。厕所墙壁设置扶手,并有紧急呼叫铃,每个候诊区均设有无障碍厕所,为需要帮助的患者提供方便。雨季时在各个通道入口处,配备防滑地板和吹风机,防止地面湿滑,确保患者就诊安全。提醒儿科就诊的患儿家长看管好孩子,勿让儿童攀爬窗户,扶梯,勿在诊疗场所嬉戏奔跑,穿着合适的裤子和防滑鞋。

(4)做好预防跌倒健康教育。利用门诊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及小手册,做好预防跌倒的健康宣教,在各候诊区醒目的位置贴有防跌倒注意事项,告知家属对跌倒高风险人群如步态异常,行动不便,残障人员,正在使用止痛药、降糖药、降压药、散瞳药、放化疗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来就诊应有家属陪护,提升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及跌倒防范意识。告知患者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身动作应缓慢,当发觉头晕不适,应坐下或扶物站立,必要时寻求周围人员的帮助,尽量避免空腹来就诊以免引起低血糖导致晕倒。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描述,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2015年门诊患者跌倒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2016年门诊患者跌倒例数较2015年下降,P<0.05。见表1。

表1 2015年与2016年门诊患者发生跌倒原因分析

3 讨论

3.1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门诊就诊量大,人群杂、通道多、就诊及检查流动性大、过度拥挤,硬件设施的不合理,易造成门诊就诊患者跌倒的发生。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增强医务人员的预防跌倒的意识,改善门诊就医的环境,可有效预防门诊患者跌倒的发生。

3.2 加强预防跌倒宣教

每月开展一次门诊大讲堂,在电子显示屏、宣传栏普及预防跌倒相关知识,发放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跌倒健康宣教小册子,与高危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的健康教育,讲解跌倒的预防措施,危险因素及后果,就诊必须有家属陪护,向他们讲解和示范如何正确使用轮椅和平车,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增加跌倒的机会,让他们尽快掌握操作方法及技能,通过宣教患者跌倒率显著下降。

3.3 强化医务人员的跌倒知识培训

医务人员、保洁人员、物流配送人员等相关人员可能由于防范跌倒风险意识薄弱,对患者缺乏跌倒防护意识。加强对医生、护士、医技、检验、保洁及物流配送等相关人员的预防跌倒知识培训,掌握跌倒发生的常见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才能为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知识的指导,对物流配送人员要加强辅助用具的使用指导,如坐轮椅时应系上安全带,上下轮椅时应锁好刹车,使用平车患者应加安全带及床栏[7],推行速度适宜,定期检查轮椅的性能,若性能完好用绿色小标识置于轮椅上,发现故障必须系上红色标签并报告及时维修;聘请经验丰富的退休老员工担任义务志愿者,引导患者就诊。

3.4 环境改善及设备完善

环境与跌倒有密切关系,为了改善就诊环境扩建了门诊大楼,门诊大厅及各候诊区宽敞明亮,地面整洁,标识有序,服务设施完善,提供轮椅、平车及辅助器等便民设施,楼梯口、拐弯处、台阶均贴有“小心滑倒”的标识。保洁员每30分钟巡视卫生间、楼梯口、饮水机及洗手池周围地面,保持干燥。雨季时在各个通道入口处,配备防滑垫和吹风机,防止地面潮湿,确保患者就诊安全。

导致门诊就诊患者发生跌倒的因素很多,只有客观分析,全面评估,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使跌倒安全管理更趋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8]。本研究通过对门诊患者就诊风险评估后采取干预措施,跌倒患者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因此,对门诊就诊期间的患者评估跌倒的高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可将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限度,避免就诊期间患者跌倒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1] 马虹颖,杨存美,余小英.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与防护措施[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0B):31-32.

[2] 白利颖,王贵芝,李湘萍. 老年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认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1025-1027.

[3] 汤磊雯,叶志弘,潘红英.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中华护理杂志,2013,48(9):801-803.

[4] 赵丽丽,李海霞,姚辉. 追踪方法学在老年患者跌倒防范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1):1298-1302.

[5] Morse JM,Black C,Oberle K,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to identify the fall-prone patient[J]. Soc Sci Med,1989,28(1):81-86.

[6] 王秀琴,姜彩凤. Morse跌倒评估量表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4):57-58.

[7] 张会平,欧彩华. 层级管理中设立高级责任护士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9):1074-1075.

[8] 周莲清,刘华云,谌永毅,等. 肿瘤患者住院期间跌倒预防方案的制订及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17,52(4):461-463.

Prevention and Measures of Fall During Outpatient Visit

ZHENG Shumin Client Service Center,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3, 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risk of falling-down outpatients, taking proper nursing respons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patients ’fallingdown.Methods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of falls among outpatients at a three grade hospital in 2015. The causes of falls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were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outpatients, identify the high-risk groups who fell easily, and strengthen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preventing falls and improve the medical environment for outpatients. After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were taken, the incidence of falls among outpatients in 2016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The incidence of falls during outpatient visits decreased from 6.25‰ in 2015 to 2.08‰ in 2016,P< 0.05.ConclusionProper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early recognizing the falling-down risk of outpatients, good health education and hospital environment will prevent and reduce the falling-down effectively.

outpatient; falling-down; response measure

R47

A

1674-9316(2017)18-0022-04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8.011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客户服务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3

猜你喜欢

平车门诊患者高风险
分析护理干预对门诊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度的影响
上海市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设计及应用
轨道电动平车的维修工作内容和管理模式探讨
高风险富水隧道施工技术经济分析
Pb2+胁迫对2种车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COVID-19疫情下某三甲医院1066例发热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改进平车装置在基层医院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平车安全固定带的简易制作与应用
探讨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改善分诊导诊护理服务的方法
高风险测试对英语学习的反拨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