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活用教材”与“分层教学”入手开展作文教学

2017-09-17付家宁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写作方法课文教材

付家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是决定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然而,一提起作文,许多学生愁眉苦脸,提笔似有千斤重,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教师也感到“无规可循,无法可依”,师生在泥泞的沼泽中前行,可谓举步维艰。如何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尤其是作为即将面临中考的一位农村毕业班语文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为此结合自己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及本学期中考作文的复习教学,我将针对这一论题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活用教材

课文是知识之舟,是能力之桥,是学生写作的金钥匙,也是写作素材的大宝库。把作文教学贯穿于平日的课文学习中,把解读课文与作文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我认为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一)写什么

同样站在中考的起跑线上,相对城里的学生,农村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则显得稍逊“风骚”。一是逊色于语文的阅读量,这样在写作中就显得缺少丰厚的文化底蕴;二是逊色于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语言的表达能力,学生习作中的语言往往很枯燥乏味。作为教师,我该怎样帮助学生来弥补这些短板呢?思索之后我想到的是教材。选入我们教材中的经典佳作都有很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这无疑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如《香菱学诗》一文中,香菱精诚所至,刻苦学诗的故事,则是写作“勤奋”话题作文的好素材;又如《曹刿论战》中的曹刿在国家有难之时挺身而出敢于担当,这无疑是写作“责任”话题时的又一典型素材;再如哲人培根在《谈读书》一文中“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的哲思之辩,则又是另一种素材积累。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这些课文时善于引导学生积累,想必学生不会再局限于浅显而又单一的“母爱就是生病的照顾,困难就是学会了骑自行车,幸福就是吃得饱穿得暖”这样令人乏味而了无新意的写作题材。其次在语言的训练上我也会立足于课文,遇到好的语段或句子时要求学生停下来,指导他们细心品味,明确好在哪里,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然后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尤其最近在进行仿写专题训练后,我发现经过一系列的实战训练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量的积累后有了质的飞跃,但这种训练,必须要长期不懈地坚持,毕竟从文化氛围与文化环境的角度来看,农村学生口语化、通俗化的语言表达方式根深蒂固。总之,从课文中积累素材,在文本中挖掘好的词句,在仿写训练中提升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二)怎么写

古语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达尔文也曾经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那么写作方法,缘何而来?我认为同样来自于教材。教材所选的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无论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或是写作方法上都有值得我們欣赏和借鉴之处。所以在教授课文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写作方法进行写作训练。这样能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并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从而获得写作的知识。例如,我在教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时,通过分析课文,明确了本文主要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个性鲜明的人物。如何娴熟地综合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工笔绘人,对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于是我趁热打铁,设计了一堂“人物的个性化描写”作文课,让学生迅速进入实战演练,以《我眼中的他(她)》为题,写一个片段。结果学生塑造的人物都很鲜活,很好地借鉴了文中的写作方法。又如,教学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时,在分析本文主要以写事来记人,即通过记叙人物的主要事件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一堂“记事写人”作文课,引导学生模仿名家的写作技巧来进行写作训练。再如最近针对“如何写驳论文”这一课题,我以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语文同步练习中的精品美文《还是多想想明天》这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为例,引导学生以“金钱”为话题写一篇驳论文。首先引导学生陈述了目前人们盲目追求金钱的现象与事实,得出错误的结论“金钱是万能的”,继而再引导学生以实例来质疑这一结论,从而树立新的观点“金钱并不是万能的,我们要明确金钱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再比如,在教授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春》时,文章多处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工笔绘景,从而使得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且富有美感,为此我设计了“佳句赏析之比喻、拟人”一课,专门从这两种修辞角度入手,引导学生赏析的同时,让他们学会运用这两种修辞手法来描绘身边的景物,也取得了明显效果。其实以名篇佳作为例进行仿写,就好比我们第一次吃螃蟹无从下手,可当我们看见别人怎样吃了之后,就不会束手无策。可见,用好教材,结合课文指导学生写作是可行的,而且见效很快。

二、分层教学

俗语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因为要和我们修行的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我认为作文教学还应因材施教,所以在作文课上,针对不同学生我提出了不同的写作要求,比如对于语言的组织、运用、感悟能力比较好的学生,我就会要求他们的作文中至少要体现明确的写作方法与写作思路,并且至少要运用一两种修辞手法或恰当引用一两句名言警句。而对于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就会降低写作的要求,比如字迹、字数达标,语言流畅,不偏离主题即可。如不这样做,那些对写作兴趣不高的学生,就会成为作文课上的闲散人员。例如本学期在以“读书”为话题进行写作训练时,我先是在课上提出了最简单的一种写作思路,即以《我的第一本书》为题,讲述我的第一本书的故事,那么在书中获得的人生启示就是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可有学生居然还提出了“不记得第一本书是什么”的问题,我班淘气的男孩子比较多,而大多男孩子又比较喜欢看《西游记》,为此我让学生以名著《西游记》为人生的第一本书,告诉他们,围绕第一本书可以介绍书的样子、书的来历、书中讲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书中令人难忘的情节,这样一来,600字左右的作文也不是很难写。诚然这样的做法也只是针对那些在语文学习中比较吃力的学生,而对于大多数的学生,尤其是学优生,我则是面批指导,从文章的结构、思路、语言等层面提出另辟蹊径、别出新意的更高要求。

另外,对于作文,不是仅凭勤奋就能得高分的,学生还应置身于更广泛的生活,开阔视野,这就需要细腻地去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并能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精炼的文字表达能力将其述之于笔端,而且还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但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来说,这方面做得不好,我曾经在我所教的两个教学班进行过专门调查,70名学生家里有专门书架,不足10人有超过20本及以上文学名著典籍。如果家庭缺少文化氛围,学生缺少厚重的语言文字积累,那么要想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语文教学的同时我会利用语文的阅读写作课与学生一起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召开班级内及学校的读书成果汇报会等活动,以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作文教学是不容忽视的课题,同样也是一项很难攻克的课题。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这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通过所有语文教师的不断努力,学生的作文教学水平能更上一层楼。endprint

猜你喜欢

写作方法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