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事业单位同工不同酬问题探究

2017-09-16朗韦丹

法制与经济·上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就业歧视公平正义

朗韦丹

【摘要】文章认为同工同酬是我国《宪法》《劳动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是消除就业歧视、实现工作平等的具体体现。但是,尽管法律明确了劳动者享有同工同酬的权利,但由于相关规定过于原则,缺少操作性,导致实践中同工同酬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同工不同酬现象在我国企事业单位中依然存在。其中,因劳务派遣产生的同工不同酬问题,以及因编制所产生的同工不同酬问题是最为常见的表现。同工不同酬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违背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必要深刻认识同工不同酬潜在的危害,并找出解决之道。

【关键词】同工同酬;同工不同酬;公平正义;就业歧视

同工同酬,是指劳动者在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条件下,在同一用人单位从事同种工作时,只要提供了相同的劳动量,用人单位就应该支付同等的劳动报酬,不得区别对待。我国《宪法》第48条有“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的规定,《劳动法》第46条也明确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尽管法律明确实行同工同酬,但现实生活中,同工不同酬现象在一些企事业单位中依然存在,主要集中在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非正式工(合同工、临时工)与正式工同工不同酬等问题,特别是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中比较明显,一些企事业单位将劳务派遣视为刚低成本提升收益的工具,将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职工区别对待,损害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本文通过分析企事业单位用工过程中同工不同酬的表现形式,探究同工不同酬的危害,并提出切合我国实际的完善同工同酬原则的建议,以期对于该制度的执行及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一、同工不同酬的表現形式

总体而言,同工不同酬表现在工资、奖金、津贴、住房等显性收益,以及在教育培训、社会保险等隐性利益。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报酬区别对待

同样的岗位、从事同样的工作却拿着不一样的劳动报酬。以事业单位为例,正式在编人员的工资一般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补贴等部分构成,而聘用人员的工资结构一般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补贴。在有些事业单位,做相同工作的在编人员与聘用人员在工资、奖金、保险和福利方面的收人分配差别相当巨大,不给聘用人员缴纳“五险一金”现象十分普遍。而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企业中,基于双方之间不存在法律上的劳动合同关系,被派遣劳动者与企业直接聘用的员工在工资、奖金、福利、社会保险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二)晋升空间存在差异

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企业中,企业直接聘用的员工能否获得职务晋升,是按照企业的相关标准予以衡量的。而被派遣劳动者由于是“外人”,即使工作多年,也具备晋升资格,却因其派遣身份而被排斥在外,无法获得与正式员工对等的晋升机会。在事业单位中,有编制的员工其工资晋升一般通过提高职称、提升职务级别等方式实现,而聘用人员要想评职称难度比较大,担任领导职务者也不多。

二、同工不同酬的危害性

同工同酬是宪法赋予劳动者的一项权利,而同工不同酬实际上是一种就业歧视,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给用人单位甚至整个社会带来了潜在的危害。

(一)同工不同酬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打击其劳动积极性

同工同酬是我国《宪法》《劳动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劳动者依法享有同工同酬的权利。因此,同工不同酬就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严重侵害,挫伤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劳动者由于遭受不公正对待,就会缺少就业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久而久之就会在工作中减弱甚至丧失责任感。

(二)同工不同酬一定程度上也会损害用人单位的利益

同工不同酬会让劳动者失去工作的积极性,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由于晋升空间有限,他们容易心理失衡,不会为用人单位的长远利益着想。此外,用人单位区别对待劳动者,同工不同酬,容易使那些所谓的正式工产生惰性,从而失去进取心,工作效率下降,久而久之,损害的是单位的利益。因此,用人单位保障劳动者享受同工同酬待遇,会营造出一种良好的用人环境,同时也能消除一些不必要的隐患。

(三)同工不同酬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公正是社会各种社会关系健康维系的基础和前提,更是社会现实状态的真实反映,能否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社会公平公正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正,让‘公平公正比太阳更有光辉,才是问题的核心和根本。”同等劳动、公平分配,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同工不同酬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严重践踏,不仅妨碍社会发展,更伤害了劳动者的正常情感。

(四)同工不同酬易引发社会矛盾,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出现

当前,老百姓的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后,越来越多老百姓会通过合法的途径寻求救济,但不可否认,仍有一些老百姓会采取非正常途径维权。用工过程中,如果劳动者无法享受同工同酬待遇,且这样的劳动者达到一定数量时,就容易出现集体非法上访,甚至缠访、闹访的现象,使劳务纠纷演变成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安定因素。

三、解决同工不同酬问题的建议

(一)完善立法,加强普法

造成同工不同酬的原因主要是法律存在漏洞。虽然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均有同工同酬的规定,但这些规定都比较原则,缺乏操作性,导致同工同酬难以落实到位,因此,国家应不断完善现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在立法上要提高针对性。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反就业歧视法》,切实保障劳动者遭受同工不同酬对待后能够获得有效救济,适时制定《工资法》,将“同工同酬”作为工资立法的重点内容,把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法律六进”(法律进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活动是由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提出并布置的一项普法工作,自开展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普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年国家都会新颁布不少法律法规,因此,当前仍有必要继续深入推进“法律六进”活动,通过报纸、电视、电台、微信、微博等多渠道广泛开展“法律进企业、单位”活动。endprint

此外,要从根本上解决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必须引导企业管理人员主动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当前,我国的法律服务队伍在不断壮大,其组成人员包含了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应积极组织他们适时深入企业宣传法律知识,通过加强普法,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让劳动者在同工同酬权益受损时,自觉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履职尽责,加强法律监督

劳动保障监察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强制性手段,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劳动行政机关,应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用人单位,监督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要依法进行严厉处罚,不断提高对用人单位违法用工的打击力度,增加其违法成本。

劳动行政机关要经常深入企业,对企业存在的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尤其是同工不同酬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杜绝企业对劳动者区别对待。此外,政府要不断完善监督平台,将那些违规违法企业列入“黑名单”并及时向公众发布,形成长效监督机制。同时,政府也要杜绝成为企业的“保护傘”。

(三)用人单位应完善薪酬管理机制

作为用人单位,如果薪酬制度设置不科学,顾此失彼,就难以把全部薪酬标准同实际劳动量联系起来,造成同工不同酬、不同工却同酬现象,造成人浮于事。在涉及劳动者薪酬方面,我国《劳动合同法》赋予了职工代表大会和职工相应的参与权,即主要由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协商确定。同时,法律也对用人单位的权利进行了限制,即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的规章制度时,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四)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要切实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工会的基本职责是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而职工的所有权益中,获得劳动报酬权是最核心的权利。因此,在涉及劳动者薪酬问题上,作为职工代言人的工会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积极参与相关制度的制定,尤其是要切实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通过平等协商为劳动者争取更多合法权益。

(五)劳动者要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维护权益

首先,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自身权益的法宝,是万一遇到劳动争议主张权利的重要书证,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证。劳动者要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就业前应与用人单位就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薪酬待遇等协商一致,并在此基础上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其次,劳动者应主动学习和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现实生活中,一些劳动者由于对法律法规政策不熟悉,即便自身权益受损了,也不知道该如何主张权利,任由用人单位摆布。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赋予了劳动者相关权利,劳动者在遇到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具体规定,学会利用法律武器维权。

第三,劳动者要敢于与用人单位摆事实、讲道理。实践中,一些劳动者遭遇了不公正待遇,忍气吞声,做出种种让步,这不仅使自己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还纵容了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因此,劳动者必须勇于向用人单位主张自己的权益,敢于指出用人单位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可通过工会举报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来维护自身权益。

第四,劳动者要及时通过公权力途径依法维权。当权益受到侵犯时,从有利于双方角度而言,鼓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通过协商解决争议。但如果双方不愿调解,或者调解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劳动者可通过公权力途径维权,即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劳动者还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四、结语

同工不同酬,违背了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初衷,既伤害了劳动者的正常情感,也伤害了劳动者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安全隐患,要切实将同工同酬落实到实处,维护好劳动者的同工同酬权益,需各方共同努力。当前,我国劳动立法正逐步走向完善,但仍有不尽人意之处,而通过立法实现同工同酬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根本之策。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歧视公平正义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选任好人民陪审员 让群众感受更多公平正义
坚持公平正义 增强裁判效果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论就业歧视对精神障碍患者社会保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研究
隐性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
精神障碍患者就业歧视的解决途径和方法探究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
关爱弱势群体 维护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