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RG理论视域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探析
2017-09-16郭艳吴永平
郭艳+吴永平
摘 要: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新时期大学生目标的实现起关键作用,提高辅导员自身的思想道德,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是研究辅导员职业生涯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基于ERG理论,提出通过提高工作待遇、改善工作环境、转变观念等措施,并运用层次理论,分析如何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稳定辅导员队伍,从而促进大学生更快地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关键词: 职业认同感 ERG理论对策 高校辅导员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他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是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教育的骨干力量[1]。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相关意见,并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明确要求大学要建设一支水平高、责任心强、会管理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2]。可见高校辅导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要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并增强辅导员工作的责任心和信心。
1.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概念
就目前研究看,对于职业认同的概念各研究者强调的重点不同,笔者倾向国内学者张斌武的解释:他认为职业认同感是人的心理活动产生的,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就是辅导员对自己职业的肯定和赞赏。职业认同是状态与过程的统一,所谓状态就是从人员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和认同的程度;所谓过程指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涯中对职业认同随着经历不同而发生变化和变迁[3]。可见辅导员职业认同感既是指辅导员对所从事职业的性质、功能及意义的主观认知,又是外部环境不断反馈作用于辅导员个体产生的职业认同程度。
2.ERG理论的基本内涵
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人们在相互关系中最核心的需要有三种:一是生存(Existence)的需要,二是相互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三是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通常简称“ERG”理论。生存方面的需要指的是与生理和物质相关的一切需要,这些需要一般情况下需要通过金钱消费才能满足;相互关系的需要是指在与其他人之间相互交往的、相互关联的多种与外界相互联系方面的需要;成长发展的需要是指个人的成长成才、谋求发展、潜力的挖掘与开发,以及自我实现方面的需要。在“ERG”理论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发现了“受挫—回归”的存在,是指一种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实现时,人们往往会寻求低一层次的需要,以此降低自己的目标,这样层次越低的需要所占的人群就越多。ERG理论的这种倒退现象的揭示,对研究工作人员的行为很有启示[4],需要理论的研究可以引导高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按照辅导员的需要结构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
3.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现状
3.1职业待遇对辅导员满足生存需要影响。
生存的需要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和物质的需要,是最低级、最基本的需要,这种需要的实现对人们目标的实现起着基础的推动作用。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辅导员的生存需要中普遍认为职业待遇相对较低,与他们付出的劳动不相匹配。一方面,輔导员肩负着繁重的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工资薪酬却相对偏低。与此同时,由于辅导员工作性质和高校的内部制度约束,辅导员很难获得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可见,在目前的高校激励政策中,某些高校对于辅导员的激励方式和方法相对不成熟,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对辅导员没有明确的岗位说明,导致岗位职责不明,工作内容不清等现象,对于辅导员自身发展目标不明确,他们对身份地位界定不明。这势必削弱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进而影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3.2工作环境对辅导员满足关系需要的影响。
关系需要是指人与外界相互交往必需的相互联系,它的范围较广,主要涉及社交需要、尊重需要等多方面内容。建立广泛的联系、获得他人的尊重、找到归属感,从而满足关系的需要,进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首先,从辅导员自身看,某些辅导员认为自己的工作地位不高,工作上的尊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其次,某些任课老师不甚了解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加之学校领导管理者对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缺乏了解和认识,辅导员接触的人群主要是大学生,他们进行的是大学生有成人教育和思想与行为教育,这一教育的特殊性,导致学校的各层次人员及社会对辅导员认识片面性。结果,辅导员在社会交往中的一些需要不能满足,从而影响辅导员社会关系的需要。
3.3工作前景对辅导员成长需要的影响。
成长需要是指人生潜能实现方面,是人们对高层次目标的追求,更是人们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一种开发创造潜能的需要[5]。辅导员成长需要的满足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能力,获得发展。
从目前看,辅导员的工作前景并不乐观。第一,辅导员的繁重任务是管理好大学生的生活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当前大学生独生子女占比高,相对独立性差,这方面的工作成果难以立竿见影,因此很容易挫伤一些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其创造性精神很难发挥,最终影响能力发挥。第二,某些地方院校不能满足辅导员学习心理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得辅导员在获得岗位晋升和实现自我发展的职业能力不足。工作现状和前景不能完全满足辅导员的成长需要,影响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弱化他们对工作业绩的追求。
4.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
辅导员担负着如何把大学生快速培养成合格人才的重任,是大学生的引路人,他们身处一线,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弱化势必影响其工作效果,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关键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让辅导员真正实现这三种需要的满足,真正改变高校辅导员对职业认同感弱化这一现状,本文运用“ERG”理论指导,提出一些建议。
4.1提高辅导员的工作待遇,满足生存需要。endprint
提高工作待遇,满足生存的需要,这是全面提高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首要保障。调研发现,工资待遇高的辅导员,其职业认同感较高。工资薪酬的需求是经济社会中人的最基本的需求,是满足人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高校应该因地制宜,合理分配辅导员与大学老师、工作人员的各种薪资待遇,适当从绩效奖金、课时津贴、加班劳务费、电话补贴等方面调节,以期满足辅导员的基本需求。同时,适当增加辅导员提升层次和培训的机会,也是辅导员的基本需要。这方面的需要除传统的外出学习、培训外,还可以通过座谈研讨、校外学习、学术研究、出国考察、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等,形成辅导员队伍科学的“养用结合”长效机制。选拔优秀在岗辅导员提高学历(学位)层次和专业化教育,像继续博士学位教育和参加有关辅导员工作的专业课程班,以便推动辅导员队伍向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真正使辅导员成为大学生教育的专家型人才。
4.2改善工作环境,满足关系的需要。
近年来,党和国家就辅导员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以促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这些政策的出台为辅导员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搭建了坚实的舞台。然而,国家政策颁布之后,落实的关键在于高校。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2006年4月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会议上指出:落实辅导员的待遇关键在于内部的管理,在于大学的主要领导、在于大学校长要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改善辅导员的生活待遇、工作待遇,这项工作才是真抓实干[6]。由此可见,只有领导干部思想上重视辅导员、行动上认可辅导员、政策上支持辅导员的工作,辅导员的地位才能相应提高,根本上满足辅导员关系的需要。
如何从环境改善上满足辅导员关系需要?调研发现:首先,完善制度建设,以制度促进辅导员处理大学内部人与人的各种关系,用制度促进辅导员发挥人格魅力,吸引其他人群对辅导员的赏识与亲近。通过制度建设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避免职责分工上与其他部门或人员出现错位或扯皮现象;建立严格考核制度,督促各部门完成育人工作;根据辅导员的特点和专业优势,进行专业化的细分,如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日常事务管理辅导员、生活社区辅导员等,在学生的思想品德、党团教育、心理健康、职业规划与指导、社团活动、生活社区管理等各方面配备专业化辅导员。通过细化辅导员工作职责,减轻其工作压力,才能使辅导员在保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又有自由支配的时间申报课题,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辅导员在高校教职工中的地位。
除此之外,辅导员的关系需要还要创造很好的外部环境,让社会、家长对辅导员认可。对内,学校要在校内树立辅导员的职业威信,增强辅导员的自信心和进取心,真正提升辅导员的学校地位。加强辅导员同专业老师的交流与沟通,加强他们同大学管理层的交流;对外,可以通過座谈会、交流会、信息、网络、广播电视等宣传形式,外树形象和地位,融洽辅导员同社会各界及学生家长的关系。这样辅导员在对大学生教育过程中,更能得到大学生的信任和崇拜,辅导员对自身职业会更加认同。
4.3转变观念,拓展发展路径,满足成长的需要。
首先,辅导员要转变观念,培养职业精神。辅导员要从内心深处认同和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相信大学生的成人教育比成才教育更重要。激发辅导员高涨的从业热情,真正实现责任重于泰山,让自信、自豪促进其工作进步,从而从内心深处感知无私奉献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自始至终对工作兢兢业业。其次,高校应该根据辅导员岗位的工作需求,在严格辅导员用人标准的基础上,从培养学工管理干部型、教学科研型、教育专家型等方向不断拓展辅导员的发展路径,辅导员结合工作实际和自身的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职业发展道路,既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个人能力。长此以往,不仅促进辅导员自我能力的不断提高,顺利完成本职工作,而且增强辅导员的成就感,以便他们准确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设定可行性目标前景和实现目标的策略,实现辅导员事业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高度统一。相信通过不断探索新的改革路径,以新的思维模式推进各项工作,满足辅导员各层次需求,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自然就会提高。
参考文献:
[1]汪猛.关于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5(3):53-55.
[2]曾平.辅导员实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32-33.
[3]王阳.教师职业认同的“期望—收益”匹配模型的研究[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5(23)4:66-70.
[4]宋歌.基于ERG理论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思考[J].知与行,2016(3):23-25.
[5]张淑梅.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6]黄勇,冉静,余红梅.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与其人格特点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四川高校辅导员为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32)4:107-111.
基金项目: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4SJD443。
通讯作者:吴永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