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妊娠期指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健康状况的影响

2017-09-16陈桂兰

关键词:产儿体重孕妇

陈桂兰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产科,广东 广州 510800)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妊娠期指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健康状况的影响

陈桂兰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产科,广东 广州 510800)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妊娠期指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15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孕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指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健康状况。结果 干预组孕妇羊水指数、BMI、孕期增长体重、分娩时体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妊娠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孕妇,干预组孕妇剖宫产、妊高症、前置胎盘、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尿路感染、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孕妇均显著降低,干预组新生儿窒息、肺炎、缺血缺氧性脑病、巨大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低体重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改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健康状况,值得推广。

综合护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围产儿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血糖异常升高的现象,属于妊娠的高危因素,给母婴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病情严重甚至会危及孕妇和胎儿生命[1]。因此一旦确诊妊娠期糖尿病要给予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改善妊娠结局。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妊娠期指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健康状况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5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经检查均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符合《妇产科学》[2]关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排除多胎妊娠,心、肝、肾功能异常,糖尿病史,恶性肿瘤,免疫系统和血液系统疾病及精神障碍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其中干预组孕妇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6.89±5.10)岁,孕次1~5次,平均(1.51±0.29)次,确诊时孕周25~30周,平均(27.34±1.16)周。对照组孕妇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6.32±5.05)岁,孕次1~5次,平均(1.22±0.56)次,确诊时孕周25~30周,平均(27.45±1.11)周。两组孕妇年龄、孕次、确诊时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入院后评估孕妇的病情,执行医嘱进行药物注射,完善各项检查并控制血糖,进行饮食指导、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病情监测:对孕妇的病情和宫内的胎儿发育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处理,血糖控制:空腹血糖<5.8 mmol/L,餐后2h血糖<6.8 mmol/L,超过上限给予孕妇胰岛素治疗,检测血糖时要动作轻柔,降低孕妇的疼痛感;(2)健康教育:采用健康讲座、视频、宣传册等方式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讲解妊娠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式、行为干预及妊娠结局,并且告诉孕妇预防并发症的相关注意事项,产前、产后为产妇提供育儿知识的讲解,包括喂养方式等,帮助孕妇提前适应母亲的角色;(3)饮食干预:健康的饮食可以有效改善孕妇的血糖水平,促进其大便通畅,同时满足子宫内胎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指导孕妇按照医师和营养师制定的饮食计划进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维生素的比例要根据孕妇的孕周、活动量进行计算,总体要求少食多餐,每餐后进行加餐一次,相当于6餐/d,但是在制定饮食计划之前要与患者做适当的沟通,掌握患者的喜好、口味,对于高盐、高糖、高脂、辛辣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要进行劝阻;(4)运动干预:适量的有氧运动使孕妇的肌肉耐力提高,免疫功能和代谢功能均显著改善,降低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改善患者体质,有利于产后恢复,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散步、瑜伽、妊娠操等,2次/周,鼓励患者多晒太阳,促进钙质的吸收,孕产妇在运动时,丈夫陪同既能保护孕妇的安全,同时孕妇能够感受到丈夫的关爱,保持身心健康,提高运动计划的执行力;(5)心理护理干预:妊娠期间孕妇的心理敏感性提高,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而糖尿病孕妇对于胎儿和疾病的担忧经常出现恐惧、害怕的负性心理情绪,护理人员要与孕妇进行沟通,了解其主要心理问题,针对相关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疏导,减轻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可以向患者举例已经顺利分娩的孕妇的相关情况,使患者的信心增加,树立积极面对疾病和分娩的信心,适当的时候与丈夫进行交流,告知丈夫要给予孕妇鼓励和理解,让孕妇有安全感,对孕妇家庭支持、关心要增多,减少孕妇不良心理情绪的产生;(6)产后护理:分娩后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子宫收缩和宫底情况,若出现阴道流血的现象,要及时对出血量进行监测,并告知医生进行止血处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指标(羊水指数、BMI、孕期增长体重、分娩时体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妊娠结局(剖宫产、妊高症、前置胎盘、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尿路感染、早产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围产儿健康状况(新生儿窒息、肺炎、缺血缺氧性脑病、巨大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低体重发生率)。

2 结 果

2.1两组孕产妇妊娠期指标比较 干预组孕妇羊水指数、BMI、孕期增长体重、分娩时体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妊娠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产妇妊娠期指标比较

2.2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比较 干预组孕妇剖宫产、妊高症、前置胎盘、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尿路感染、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孕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比较[n(%)]

2.3两组孕产妇围产儿健康状况比较 干预组新生儿窒息、肺炎、缺血缺氧性脑病、巨大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低体重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孕产妇围产儿健康状况比较[n(%)]

3 讨 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孕妇在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极易造成不良的妊娠结局。近年来,随着我国孕期保健在临床上的大力推广以及孕产妇和家属对孕期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孕期的均衡营养越来越受到孕妇和家属的关注,但是仍有部分孕妇认为孕期应该摄入足够多的营养物质,又担心在孕期进行运动会对胎儿的安全造成影响,整个孕期孕产妇的营养过剩、体重增加过快,出现糖代谢异常,进而出现妊娠期糖尿病[3]。有研究显示:孕期孕妇的心理状况对其血糖造成影响,不良的负性心理情绪使其血糖升高,若血糖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极易出现流产、早产、感染、妊高症等并发症的发生,而子宫内胎儿容易出现宫内窘迫的情况,分娩后的新生儿极易出现低血糖、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4]。

随着孕期保健技术与制度的不断完善,妊娠期糖尿病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孕妇和家属所知,极大多数孕妇在孕期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为孕期干预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能,使得孕妇接受孕期干预的依从性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在孕期得到良好的控制对其血糖水平、体重增加过速等,对母婴安全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旦确诊妊娠期糖尿病后给予健康教育,为其他干预措施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对孕妇提供健康教育使得其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知识有足够的认识,尤其是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促进孕妇积极配合完善检查和治疗。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孕妇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健康教育引起孕妇及家属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视,甚至有学者认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健康教育比药物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并且健康教育后实施的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对于控制孕妇血糖,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意义[5]。通过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其饮食、运动习惯的改善,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饮食干预是控制孕妇血糖最基础的干预措施,通过饮食干预使孕妇的体重增长和分娩时的体重得到控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饮食干预与孕妇的饮食习惯和家庭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相对困难,受到的干扰较多,要家庭成员积极配合对孕妇进行饮食干预,在确保孕妇和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热量时,要注意避免饿性酮体和进餐后高血糖的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较多,单一的干预措施效果较差,因此要采取病情监测、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心理干预、产后护理系统性、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更好的改善妊娠期糖尿病的妊娠结局。适当的运动可以降低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并且适当的运动对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和分娩均有益,孕妇骨骼肌肉运动消耗摄入的热量,促进胰岛素与受体结合,致使胰岛素的需要量降低,但是运动的强度、方式、时间要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健康教育、饮食干预及运动干预促进孕妇生活方式的改变,改善妊娠结局。

妊娠期高血糖是引起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孕妇确诊妊娠期糖尿病后,由于对该病相关知识的缺乏,过分担心其对胎儿的影响,孕妇产生焦虑、恐惧的不良情绪,对母婴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使孕妇了解掌握疾病知识,并给予有效地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及心理干预,孕妇的血糖可以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心理干预可以使孕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促进母婴健康。若孕妇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血液中的胰岛素进入胎盘屏障,促使胎儿胰岛素和血糖水平异常,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高血糖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本研究显示综合护理干预的孕妇其新生儿窒息、肺炎、缺血缺氧性脑病、巨大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低体重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围产儿的健康状况,综合干预的孕妇羊水指数、BMI、孕期增长体重、分娩时体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妊娠期指标均优于常规护理的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过心理护理、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孕妇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改善不良妊娠结局,促进新生儿健康。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改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健康,值得推广。

[1] 李翠吟,邹钢,尤晓玲,等.强化饮食、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16(13):50-51.

[2]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0.

[3] 张桦.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13(2):134-135.

[4] 胡艳粉,李领侠,张莹,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我国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生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143-150.

[5] 谭海杰.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2(10):190-192.

陈桂兰(1983—),女,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产科护理工作。

R473.71

:B

:1004-7115(2017)09-01070-03

10.3969/j.issn.1004-7115.2017.09.042

2017-06-09)

*

猜你喜欢

产儿体重孕妇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你的体重超标吗
鞍山市2011~201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
探索妊娠期糖尿病正规治疗对孕妇及围产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