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语文魅力的回归(上)
2017-09-16李百艳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实验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
李百艳/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实验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
呼唤语文魅力的回归(上)
李百艳/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实验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
从1997年由《北京文学》发起的语文大讨论到新课程改革,再到当下的“后课改”时代,当代语文教师一直在积极探索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语文,也一直在理想与现实的种种背离与纠结之间努力突围。笔者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育,深感语文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从课程到教学、从教学到考试、从老师的教到学生的学各个层面、各个要素、各个环节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在初中阶段最核心的问题是:语文,作为母语原本具有的得天独厚的学科魅力,在现实的教学中却严重失落,机械琐碎、平淡乏味、低效重复抑或凌空蹈虚,不着边际的语文教学难以使学生感受到母语之美,学生学习语文兴味索然,学习语文的动力严重不足,语文素养差强人意,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难以实现。
现实:语文魅力的失落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语文是最有魅力的一门学科,语文老师也颇有些与众不同。于漪老师就曾经满怀深情地赞美:“哪一门学科能有语文那样的灵动蕴藉;哪一片天地能有语文世界那样的斑斓多彩。”几乎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学科情结”,然而,初恋一般浓浓的“学科情结”却变成了令人欲哭无泪欲罢不能的种种“学科症结”。关于语文教育,圈外非议种种,圈内歧义重重,有太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语文一会儿被批判为缺乏人文气息太僵太死的“呆语文”“死语文”,一会儿又被批判为缺少语文味道的太浮太泛的 “非语文”“去语文”。原本自信甚至有些“自恋”的语文老师也常常沦为“困惑一族”“迷惘一代”,不由地感叹“越来越不知道该怎样教语文了”。
语文究竟怎么了?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找出语文教学的症结所在。
(一)价值追求功利化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育人价值,诚如培根在《论求知》中所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作为母语的语文教育也当然有其独当其任的“任”。纵观语文教学的目标从“双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到“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再到“四个核心素养”(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审美的鉴赏与创造)的嬗变,可以说课程标准的定位越来越力图凸显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注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培育学生的心灵与人格,提升学生的审美层次,建构学生的精神家园,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忘记了远方的灯塔,只看到头顶上的那根考试指挥棒。“考试至上,训练为主,做题为业,体验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一篇篇富有生命色彩的文章,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语文的趣味消失了,变得枯燥乏味。为了分数,我们异化了语文,放逐了语文,这已是一种悲哀,更大的悲哀还在于我们 “盯着分数,却得不到理想的分数”,因为语文学科的学习强调厚积薄发、体验感悟,当我们用大量“刷题”的方式来学语文的时候,我们常常事与愿违,背道而驰。
(二)改革行为简单化
新课程改革之前,教学目标偏重于强调知识、能力一个维度,导致语文教学偏重知识传授,机械地剖析文本,肢解语言,学生感受不到语文的精神之美、人文之丰,学到的是一堆支离破碎的“拧干了”的知识。新课改提出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相对于过去,是一个了不起的飞跃。但是,这让语文教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现象,一种是很多老师“抱定‘双基’,坚定不移”,课堂教学涛声依旧。另一种极端是摒弃语言和语文知识的教学,偏重人文熏陶,随意地游离文本,机械简单地联系生活,架空语言,学生学到的是一堆云里雾里的大道理,学生学会了说空话、大话、套话、假话。一篇课文学下来,生疏得像没学过一样,很难学到真正的“干货”,语文能力无从提升。语文课被质疑为“和思想品德课有什么不同”“和主题班会课有什么不同”。如此简单地教学,导致“泛语文”“非语文”的现象充斥课堂,语文放逐了自己,还有什么魅力可言!
(三)主体地位虚无化
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师生间的对话是主体之间的对话。在目前的教学中,两个主体“彼竭我盈”的悖离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是教师的强权霸主地位不可动摇,学生的主体地位虚无,主要表现为教师重传授,力求面面俱到,讲深讲透,忽视学生自己的体验实践,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另一种现象是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向了极致,推崇自主学习,在师生对话中对学生的发言信马由缰,不能积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与之对应的教学模式都暴露出教学低效的弊端。片面地强调任何一个主体,必然会带来另一个主体地位的虚无化。
(四)阅读教学概念化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花的时间最多,问题也最多。突出的问题是每节课好像在教新文本,好像在教新知识,但实际上还是不断重复学生已知的东西,真正建构新知的课太少,真正获得新知、启发思维、触动心灵的阅读太少。绝大多数的课停留在语文知识概念的传授阶段,为知识概念找例子、找依据,从概念出发,最后又回到概念上去,学生不能与文本进行深入接触,感觉似是而非、似懂非懂,品尝不到阅读的“真滋味”,求不到“真经”,上这堂课与不上这堂课的差别并不大。课堂设计的千篇一律,课堂面貌的千课一面,学生学得越来越腻味,败坏了学生的语文“胃口”。
(五)写作教学套路化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到“夫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寥寥数语道出了作文教学的规律,那就是写作机制中的两次关键的“转化”。一是客观生活、人生百态转化到主观思想的感情世界,心灵里“生”出写文章的动机和内容。二是主观的思想感情转化成文字,即用语言来表情达意。作文的功夫应当下在如何打开生活之源、心灵之泉,如何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努力用恰切的、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然而,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却重术轻道,热衷于教授各种奇招妙法,传授各种写作套路,甚至教学生如何去背作文、套题目,背离了写作的基本规律,结果导致作文的千篇一律,缺乏灵气与魅力。
(六)学科地位边缘化
语文学科是母语教学,号称“百科之母”,在课程表中位居“老大”,然而,目前这“老大”的地位,是有些名存实亡。在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课可以当作放松课、休息课;在完成各学科家庭作业时,也常把语文排在最后,很多学生认为,做不做语文作业意义不大,与考试没有特别直接的关系。语文教师倡导的课外阅读,常常被其他学科所挤占,即便有时间,学生的兴趣也另有所寄,语文学科的地位面临边缘化的危机。
思考:语文、魅力与魅力语文的内涵
(一)关于语文
面对语文林林总总的问题,语文教师需要有原点思维和终极追问的意识,深入思考“语文是什么,应该教什么?学什么?”这类似乎早已解决然而答案并不十分明确的问题。因为只有这些基本的问题想清楚了,才能找到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
资深教研员赵明在《语文教学咏叹调》中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述:“我是语文,语文教育的本质是民族语言的教育,民族语言与民族精神水乳交融,民族精神蕴含于民族语言之中。如果一定要说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特性的话,那么二者应该是统一的。一旦把它们分开来去研究、去分析,并且从不同的方面去雕琢、去强化,那肯定是我又要被扭曲了……我想告诉研究我、教学生学习我、努力想学好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弘扬人文精神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我是交际工具;在强调掌握交际工具的时候,请不要忘记蕴含于我体内的人文精神。”
长期从事语文实践研究的名师大家也都试图清晰地表达自己对于语文最基本的理解。钱梦龙老师认为:“语文教学要回归它的本体,中小学设置语文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下一代进行民族语教育。语文教学认定了民族语教育这个目标,多一点对民族传统、民族文化的尊重,多一点对自身经验的研究,少一点花里胡哨,少一点食洋不化,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实实在在地触摸语言,实实在在地在读写听说中摸爬滚打,也就找到了语文教学的魂。”
于漪老师认为:“对学生进行汉语教育,不仅让他们理解、领悟汉语言文字的优美、简洁、深刻、和谐、内涵丰富、联想空间大,而且能以优秀的文化传统对他们进行精神哺育,培养他们的民族情结。因而,我们的语文学科,就必须从母语教学的个性特点出发,把学生领进大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把语文学习的课堂延伸到课外、校外,为学生打开认识现代社会、认识生命价值的大门,用时代的活水灌溉语文园地,这构成了我的大语文观。”
有什么样的语文观必然会有与之相应的语文教学面貌。虽然每个人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限度,虽然语文学科作为母语存在着很大的边界模糊性,然而综合分析类似于上述核心的研究成果,结合历次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表述,我们还是可以逐步确立起相对明晰、稳定的语文观。
(二)关于魅力
何谓魅力?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吸引人的力量。雅虎公司原高管蒂姆•桑德斯在《魅力赢天下》中这样定义:“魅力是一种给他人带来积极的态度的能力。”韦志成在《语文教学艺术论》中谈到:“所谓魅力,从心理学角度说,是一种悦人心目、牵人情思的吸引力,是一种扣人心弦、激人追求的感染力。”这些表述都在试图清晰揭示“魅力”的内涵,但是谈到魅力,还是给人一种难以言说的模糊感。魅力可以用来形容一切美好的、有价值的事物,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很有人格魅力,一个城市很有魅力,一件艺术品很有魅力,一本书很有魅力,一堂课很有魅力……虽然都用“魅力”这个词来表达,但“魅力”的内涵是不一样的,魅力的最佳定义也许只有一个,但标准却有千百种。当我们用“魅力”来形容一种事物、描摹一种状态的时候,其实我们主要是指其独有的特质通过最恰当的表达给人带来的积极的影响。
(三)魅力语文
鉴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求新好奇,易于感兴,兴趣先导、自我意识觉醒”的心理特点,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彰显语文学科固有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魅力语文的学习中感受到主体的魅力与价值。以下从三个维度阐述魅力语文的内涵。
一是语文本体魅力,即语文之美。主要包括:语言的魅力、思想的魅力、情感的魅力、文化的魅力,逻辑的魅力等,即以魅力汉语为载体而呈现出来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本(也包括口头语言)所蕴含的诗情画意的语言美,启人深思的哲理美,承古融今的文化美,合理而又巧妙的逻辑美,等等。
二是教学“导体”魅力,即教师教学之善。语文教师在对语文之美有了切身的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把这种理解和感悟通过有兴味的、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传递、转化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去,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力。《礼记·学记》中强调“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语文教师要做语文之美的“良导体”,追求“使人继其志”的教学境界,不但要以自己的善教帮助学生学好语文,更要让学生能够传承自己对语文的那份热爱与志趣。
三是学习主体魅力,即学生人格之真。培养学生主体的人格魅力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教师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涵养学生的心灵人格,引导学生做一个自觉自信、有人格魅力、能活出真我风采的真正意义上的人。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展示其自信与魅力的时候,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持续提高。
所谓“魅力语文”就是通过有魅力的语文教学来彰显语文学科的魅力,培养有人格魅力的一代“新人”“真人”“中国人”。简而言之,就是指“善教”的语文教师“左手托着文,右手举着人”,“以文为根,以人为本,教文育人,立文立人”,以“美文”来育“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