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夏收粮油作物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及其影响分析*
2017-09-16谭方颖毛留喜钱永兰郑昌玲
谭方颖,毛留喜,钱永兰,张 蕾,何 亮,郑昌玲,程 路
2017年夏收粮油作物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及其影响分析*
谭方颖,毛留喜,钱永兰,张 蕾,何 亮,郑昌玲,程 路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2016/2017年冬小麦、油菜生育期内,主产区大部时段光热充足、墒情适宜,气象条件总体好于2015/2016年和常年,利于夏收粮油作物生长发育。江淮江汉连阴雨造成小麦播期偏晚、长势弱,气温偏高导致北方小麦冬前旺长,灌浆后期受强降雨和大风影响,部分小麦出现倒伏。长江流域部分油菜产区阶段性阴雨寡照,不利于油菜健壮生长和抽薹开花,影响产量形成。
冬小麦;油菜;农业气象条件;影响分析
2016/2017年冬小麦生育期内,全国主产区气温偏高,≥0℃积温较常年偏多100~400℃·d。返青以后麦区大部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多,光热充足,利于冬小麦健壮生长和产量形成。冬小麦生长期间,降水量正常略偏多,且时空分布较为均匀,大部时段墒情适宜,水分条件总体好于2015/2016年和常年。但是,江淮江汉地区2016年10月下旬和11月中下旬出现两次连阴雨,对小麦适时播种影响较大;冬前和冬季气温偏高,北方部分小麦出现旺长,灌浆后期较强降水和大风天气造成部分小麦倒伏,对产量提高有一定影响。总体来看,2016/2017年度全国冬麦区光温水条件好于常年,冬小麦长势好于2015/2016年(图1)。
注:NDVI为遥感归一化植被指数,用以表示冬小麦长势,数值越大长势越好
2016/2017年油菜生育期内,产区大部气温偏高1~2℃,降水充足,大部时段气象条件利于油菜生长发育。主要表现在:播种-移栽期间热量、水分充足,冬季和4月中旬以后光温水匹配较好,利于油菜播种移栽、移栽后生长以及结荚灌浆。但苏皖鄂等产区苗期多雨寡照,造成油菜发育期偏晚、长势弱,3月中下旬连阴雨导致部分油菜开花授粉不良、结荚少,且部分产区菌核病发生重于2016年。
1 冬小麦生育期气象条件及影响
1.1 秋播期墒情适宜,麦播总体顺利;江淮江汉连阴雨导致小麦播期晚
2016年9月中旬-10月中旬,北方冬麦区大部降水量有25~100mm,土壤墒情适宜,冬小麦播种顺利、出苗质量高。但黄淮西南部、江淮和江汉大部10月19-31日遭受连阴雨,雨日达10~12d,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6倍、江淮大部偏多6倍以上(图2),土壤持续过湿导致小麦晚播面积大;11月15-25日,江淮、江汉再次出现连阴雨天气,尚未播种的小麦播种进度进一步推迟。两次连阴雨导致江淮、江汉大部冬小麦播种偏晚10~20d,已出苗小麦叶龄偏小、长势弱。
1.2 出苗-冬季墒情好、热量足,小麦长势良好;但气温偏高导致部分小麦旺长
2016年10月下旬-冬前,北方大部麦区降水量有25~100mm,黄淮西部和南部降水量达100~250mm,冬前土壤蓄墒充足,且≥0℃积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50~100℃·d。充足的热量、良好的墒情利于冬小麦冬前生长,大部小麦壮苗越冬。
冬季,北方冬麦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4℃,大部降水量有10~50mm,较常年偏多30%~200%,水热条件较好,冬小麦安全越冬,大部地区进入越冬时间较常年偏晚5~15d,华北南部、黄淮部分小麦带绿越冬。河北、山东、河南等麦区受播种-冬季气温持续偏高影响,部分冬小麦出现旺长,其中山东旺苗比例达7.3%,加之冬前日照不足,冬小麦扎根不稳,抗倒伏能力较弱。
南方冬麦区大部冬季气温正常偏高,墒情较好,日照偏多,利于小麦幼苗生长及分蘖拔节。尤其是江淮、江汉气温偏高1~4℃,日照时数正常或偏多,气象条件好于2016年和常年同期,前期播种晚、长势弱的小麦苗情转化升级快,至冬末,大部小麦苗情接近2016年同期。
1.3 春季水热条件总体较好,灌浆后期大风、强降水等不利小麦产量提高
2017年春季,麦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1~4℃,光照正常,北方冬麦区先后出现8次大范围降水过程,累计降水量普遍有50~250mm,土壤墒情得到阶段性改善,利于小麦生长以及穗数、穗重增加。2017年5月17-19日河南中北部、河北南部和山东中部部分麦区出现1~2d轻至重度干热风天气,与常年相比,河北南部干热风发生时间偏早2~5d,山东中部偏早3~6d,部分墒情偏差田块的冬小麦灌浆受到一定影响。5月22-23日北方冬麦区出现较强降水和大风天气,河南中北部、山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冬小麦出现倒伏,造成小麦茎穗总鲜重、穗鲜重、鲜粒重和千粒重减小,影响冬小麦产量提高。
麦收期间,冬小麦产区以晴好天气为主,大部无降水天数达20~30d(图3),未出现明显连阴雨天气,夏收进展顺利,且进度较常年偏快。6月3-5日,西北地区东部、黄淮西部、江淮和江汉部分地区出现1~3d强降水天气,冬小麦收获短暂受阻。
1.4 河南省冬小麦倒伏情况调研
1.4.1 麦田倒伏原因和倒伏小麦群体特征
2017年5月22-23日,受大风强降水影响,河南北部冬小麦出现大面积倒伏,笔者与当地技术人员于5月31日-6月2日对豫北冬小麦受灾较重的大田开展了联合实地调研。调查结果表明:豫北地区大部麦田遭受不同程度的倒伏灾害,局部地区出现大面积倒伏,豫北总体倒伏受灾面积约为144.3万亩(1亩=666m2),大约占总面积的12.8%。
短时大风强降水为小麦倒伏主要诱因。5月22-23日,河南大部出现大风强降雨天气,累计降水量在10~50mm,豫北和豫东南局部降水量达50~88mm;在降水的同时,并伴随大风,部分地区风速达7~9级,其中鹤壁淇县西岗区域气象站的极大风速达23.1m·s-1,夺丰水库区域气象站21.9m·s-1,新天成区域气象站21.2m·s-1。
群体密度大、植株高、穗重重、土壤湿度高、发育期偏晚的高产田块倒伏较多。通过对调查麦田的实地考察和采样对比可以看出,倒伏麦田群体密度较大,个体竞争激烈,小麦茎秆较之未倒伏细;倒伏小麦在前期生长较快,株高较之未倒伏小麦高;倒伏小麦水肥充足,发育期偏晚,麦叶发青,而未倒伏小麦叶片已经变黄。此外,田间土壤湿度高,根系不稳也容易导致倒伏发生。
1.4.2 倒伏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对4个地区12个相同或相邻地块倒伏和未倒伏小麦进行田间随机采样10株,分别对倒伏和未倒伏的茎穗总鲜重、穗鲜重、鲜粒重和千粒重进行称重,称重计算结果显示,倒伏与未倒伏后小麦茎穗总鲜重分别是43.8g、46. 8g,穗鲜重分别是23.6g、24.58g,鲜粒重分别是18.8g、19.8g,千粒重分别是13.1g、14.2g。倒伏后小麦无论是茎穗总鲜重、穗鲜重、鲜粒重和千粒重都比未倒伏后的小,这说明倒伏后10d已经对小麦产量造成了显著影响,通过千粒重计算单产的减产率大约为8.3%。与此同时,倒伏后小麦的品质也受到影响,主要原因是倒伏后小麦光合能力不足,灌浆不充分,麦粒出现干瘪和营养不足。
倒伏对河南小麦总产影响有限,产量整体仍然保持较高水平。通过此次实际调研可以看出,由于未倒伏麦田与常年相比,穗数足、穗粒数接近,而且落黄好、灌浆充分,虽然倒伏麦田单产有所下降,但倒伏面积占总比例并不大,大风强降雨对冬小麦总体产量的影响有限,2017年河南冬小麦产量仍保持较高水平,属于丰收年景。
2 油菜生育期气象条件及影响
2.1 播栽期产区大部水热充足,苏皖鄂等地苗期多雨寡照导致油菜长势偏弱
油菜播栽期产区大部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1~2℃,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多1~4倍,充足的水热条件利于油菜播种出苗、幼苗生长和移栽成活。2016年10月中旬-11月,江苏、安徽、湖北大部和湖南北部降水量偏多80%~400%,日照偏少30%~80%,多雨寡照导致农田土壤持续过湿,油菜播栽较常年偏晚5~10d,移栽后生长缓慢、长势偏弱,部分弱苗出现烂根死亡;11月22-24日的寒潮雨雪天气使江苏、安徽、湖南等地最低温度降至0℃以下,部分长势弱的油菜受冻。
2.2 冬季光热充足,3月中旬-4月上旬多阴雨影响油菜抽薹开花
冬季,油菜产区大部气温偏高1~4℃,日照偏多,墒情适宜,前期晚播晚栽油菜生长进程加快,生长量得到有效补偿,油菜长势转好。2017年3月10-25日和4月3-11日长江流域大部油菜产区出现连阴雨天气,尤其是3月10-25日产区平均降水日数达11d,为1993年来同期最多(图4)。持续阴雨天气造成低洼田块遭受湿渍害,部分油菜薹茎开裂、开花授粉不良、结荚少。适温多雨也导致湖南、湖北油菜菌核病发生重于2016年。
2.3 4月中旬-5月多晴少雨,利于油菜结荚鼓粒和收晒
2017年4月中旬-5月,南方油菜主产区晴好天气达20~35d,日照偏多20%~50%,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1~2℃,光热条件十分利于油菜角果灌浆和收获,晴多雨少的天气也利于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油菜收获期间,江汉大部、江南油菜产区出现2~5d大到暴雨天气,主要降水时段为5月3日、7-8日、11-12日、20-23日,不利于油菜灌浆成熟及收晒。
2017-07-03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506001)
谭方颖(1982-),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气象业务与科研工作。E-mail:tanfangying0803@163.com
10.3969/j.issn.1000-6362.2017.09.008
谭方颖,毛留喜,钱永兰,等.2017年夏收粮油作物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及其影响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7,38(9):609-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