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角下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传承大学精神的探索与思考

2017-09-15王彦富红丹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0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立德树人

王彦 富红丹

【摘要】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中,通过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精品”工程,用校园文艺的“体”承载大学精神的“魂”,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形成大学生德育新模式。内蒙古医科大学原创话剧《生命之歌》以一种艺术感化的方式,诠释大学精神的内涵,把本校特有的思想优势转化为师生的社会主义理想自信和奉献青春力量的坚定决心。

【关键词】立德树人 校园文化 大学精神 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0-022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除了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更应该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文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生产形态,是校园文化活动中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学以打造校园精品活动为切口,用校园文艺的“体”承载大学精神的“魂”,以独特的形式、形象、意境感染青年、影响青年、塑造青年,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一、话剧本身

内蒙古医科大学原创话剧《生命之歌》以一种艺术感化的方式,在促使医学生思考人生方向、树立人生理想、自觉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生命之歌》取材于内蒙古医科大学建校初期支边来到内蒙古的北京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刘其端教授的真实事迹。该剧讲述了作为第一批建校工作者的刘其端教授放弃北京优厚的待遇和条件,来内蒙古从事解剖教学,艰苦创业,把毕生的精力奉献予内蒙古医学高等教育事业,为内蒙古医科大学的解剖教学、科研发展鞠躬尽瘁,去世后把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学校用于解剖教学。该剧故事感人至深,情节跌宕起伏,结构简洁明了。该剧的演员全部来自于内蒙古医科大学师生,他们用朴实的演技和真实的情感,生动地塑造了无私奉献、热爱医学、心怀责任、目标坚定、乐观坚强的刘其端教授形象,鲜明地突出了他献身医学教育的无私精神。

剧本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次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过程。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人物的原则,主创团队从剧本调研、创作到演员遴选、排练,历时一年半的时间,通过拜访刘其端教授的女儿、生前同事、学生,查阅大量刘其端教授编写的教材、讲稿手稿等资料,尽可能详实地了解刘其端教授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事业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对事的胸怀。

二、意义所在

人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有价值呢?话剧《生命之歌》通过主人公刘其端教授一生的奋斗,以及临终前的惊人决定,对这一问题给出了答案。刘其端教授就像一面旗帜,用个体生命的绽放,为人们诠释了奉献的意义,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凸显了人格的魅力,作为一股很强的正能量,激励和鼓舞着后辈不断奋进。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是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这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大学精神的丰富内涵对大学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蒙古医科大学经过60年的发展,奠定了其特有的大学精神。话剧《生命之歌》通过传承前辈们热爱事业、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更是在弘扬“艰苦创业、和衷共济、革故鼎新、洁己奉献”的“内医大精神”,“博学、尚行、精诚、至善”的校训,“团结、严谨、进取、求实”的校风,“严格、规范、创新、求精”的教风和“惜时、好学、慎思、求真”的学风。

对于医学生而言,坚定职业理想、坚持职业精神、坚守职业道德,是基本底线,也是最高信念。将医德教育、生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大学精神融入话剧《生命之歌》,通过剧情进一步诠释大学精神的内涵,坚定广大医学生勇攀科学高峰、扎根祖国边疆、服务基层百姓、奉献青春力量的决心。

三、社会影响

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话剧《生命之歌》从文本灌输到艺术感化,把有意义的思想变的更有意思。大学精神的传承、弘扬和升华,就需要一系列围绕大学精神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内蒙古医科大学围绕大学精神提出一种文化理念,即“一个人,一本书,一部戏,一种精神”。《生命之歌》就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精神、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的优秀品牌剧目,充分发挥“精品”“名牌”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努力占领青年大学生的精神市场。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内核和最高表现形式,校园文化建设则是促进大学精神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发挥大学精神的思想引领功能,把本校特有的思想优势转化為师生的社会主义理想自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提供因地制宜的思想土壤。

参考文献:

[1]朱洪娟,马斌.立德树人视阈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J].江苏高教.2016(2).

[2]刘智强.对当代“大学精神”的思考——从大学的历史角度解读“大学精神”[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1).

[3]吴磊,刘建荣.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培育和提升大学精神[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1).

[4]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2016-12-08.

基金来源:内蒙古医科大学2017年思想政治专项课题《“土默特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与创新》(项目编号:YKD2017SXZZ010)。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立德树人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关于大学和大学精神的思考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大学精神的培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大学精神培育是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的必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