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研究综述
2017-09-15李楠楠陈梅
李楠楠 陈梅
【摘要】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有广泛、深刻的内涵,本研究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聚焦在教学层面,以CNKI总库平台为数据来源,以2004-2017年间发表的267篇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以及信息技术能力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从研究年度和研究领域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介绍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的标准、现状和对策以及能力培训的研究趋向,以期总结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 文献分析法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0-0001-02
2014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开启了中小学教师新一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21世纪的今天,教育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而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则是提升教育信息化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在CNKI进行高级检索,共获得267条相关记录。通过分析发现,大部分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研究都是聚焦到某一课程或者具体的学科背景方面并且多强调全国统一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发展。
一、研究的主题和概念界定
本研究中,将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具体称为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有学者将其称为“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等,虽然称谓不同,但都在积极追寻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能力的本质。
1. 信息化教学能力
何济玲等(2011)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在信息化条件下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综合能力,具体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
从上述观点可知,不管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定义是什么,该含义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将信息技术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相融合,能够针对具体的教学问题,确定需要使用的技术工具,以此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能力标准》从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两方面对其进行了界定。基本要求:"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发展性要求: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在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中小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其工作效能、促进学生学习成效与能力发展,以及支持其自身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核心在于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体现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执行、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多个教学环节当中。
3.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
决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操作技术本身的技能和技巧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具有正确的信息技術教学应用理念。相比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是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能力的进一步要求,如果教师能做到其中的某一方面,也是该能力的一种表现。
本研究中,将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具体称为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是指在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正确选择技术工具,改善学习方式以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笔者对中国知网中的相关研究进行收集与分析,检索范围从2004年至2017年5月1日,以“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为篇名检索词获得4篇文献;以“中小学教师”为全文检索词,“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篇名检索词进行精确检索,分别获得129和134条记录共263篇文献。共收集到的267个研究样本。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浏览文献,对文献内容作调查,对研究样本的发表年份进行数量统计,对研究领域作分析判断,并做出叙述性说明。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由于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的文献只有4篇,不足以总结该研究内容的发展规律,因此笔者在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文献的研究将综合对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文献的研究综述。
1.现有研究时间分布
笔者通过CNKI总库平台检索,截止到2017年5月1日,以“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为篇名检索词,分别在2006年、2008年、2013年和2016年各获得1篇文献,这4篇文献的时间间隔没有明显规律,为进一步探究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的研究情况,以 “信息化教学能力”为检索词,得到相关论文有129篇文献(从2004年的1篇到2016年的26篇);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检索词,得到相关论文有134篇(从2004年的1篇到2016年的47篇)。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有关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的研究总体是成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13年底教育部启动“提升工程”,2014年制定“能力标准”并推出能力测评工具之后,有关研究引起研究者的兴趣,成为他们研究的热点,一时间有关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相关研究文献增多。由此可见,国家的相关举措和支持政策对该领域的研究有重大推进作用。
2. 现有研究内容情况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正在成为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话题,国内学者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应用能力的标准(4篇)、现状和对策(73篇)以及培训(54篇)等方面。
(1)应用能力标准的研究
2014年分别发布了《能力标准》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两个文件,文件旨在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师信息素养。检索出的138篇文献中有4篇文献是对这些文件的解读。
(2)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和对策的研究
在检索到的73篇文献中,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的文献对应用能力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的同时,大多给以提升策略描述。关于信息技术与具体学科教学的应用共有36篇文章,其中关于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则是最多。
笔者发现,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依托某一具体的学科来分析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应用问题,侧重点在微观层面,比较有针对性。关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相对而言比较丰富,且多依据区域学校借助某一具体学科而展开的。
(3)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研究
研究发现,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研究偏向于探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模式和培训方法。在教师培训模式方面的研究已趋于成熟,既有普遍适用的模式方法,也有地方区域特色的具体培训操作程序。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前人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的研究已做了许多工作,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首先,单独对中学教师(初、高中)為对象的研究很少。不同学段的教师由于面对的教学对象不同,其承担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也不同,相应的,其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其次,大部分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研究多从区域研究角度出发,针对某一个课程或者具体的学科,推广性和可借鉴性较弱。
最后,我国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发展的研究,多强调全国统一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发展,而忽视教师区域性的差异,对结合区域发展特点的研究相对而言比较少。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就是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从而培养信息化人才。对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的研究不应只停留在应用方面,后续的应用模式总结、效果研究有着广阔的前景和价值,笔者期待不久的将来,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给教师培训带来全新的改观。
参考文献:
[1]何济玲,江铃,陈仕品.面向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技术,2011(03).
[2]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S].2014-3.
[3]赵勇,雷静.国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
[4] http://baike.baidu.com/item/%E6%96%87%E7%8C%AE%E5%88%86%E6%9E%90%E6%B3%95.
[5]徐莹.中学理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研究[D].宁夏:宁夏大学,2016.
[6]李冉.农村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发展个案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6.
基金项目: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生公共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YJG20151013505);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年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基于微信平台的教师“教学资源的创新能力”微型学习资源的设计。
作者简介:1.李楠楠,女,硕士研究生,汉族,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数字化学习与资源研发;2.陈梅,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蒙古族,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数字化学习与资源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