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读写相济”教法,让初中语文课堂更有效

2017-09-15范黎

课外语文·下 2017年8期
关键词:高效初中语文

范黎

【摘要】阅读是输入,而写作则是输出,加在一起才能算是真正走进了文学殿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运用“读写相济”的教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帮助学生积累经典语句和典型素材,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要让他们既能享受阅读的乐趣,亦能切实提高写作水平,让初中语文课堂更有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相济;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一直在强调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将其视为语文课堂改革的必由之路。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学要将“读写相济”的教学进行到底,让阅读成为基础、铺垫,让写作成为提高、升华。在教学中,语文老师要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要让学生品味修辞,更要让学生放飞想象、涵泳技法,并在拓展补写、扩写中不断锤炼学生的语言,全面提升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沉浸在阅读和写作的快樂中,会读、乐写。

一、阅读经典,积累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通往奇妙、丰富世界的最佳途径。在那里,学生可以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摆脱思想的平庸,更可以点燃生命的火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为学生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中,获得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领略大千世界的万种风情,摘录经典片段、词句,积累大量的素材,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冰心诗四首》教学中,学生大声诵读诗篇,在抑扬顿挫中感受语言的节奏,体悟文字背后的情韵,获得心灵上的共鸣。他们将其记录在自己的摘抄本里,还随手写下自己的感悟。刘淼同学在本上抄写了“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同时写下了这样的随笔:“我们总是在追求成功,可成功是什么呢?成功就是辉煌和璀璨吗?其实成功也可以是平凡和渺小的,就如干瘪的种子突破而出,就如滴水汇进大江大河,就如微弱的火光点燃生的希望。”李子木同学则摘抄了“母亲,倘若你梦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不需多言,学生对母爱的体悟更加深刻。

读书是获得学问的重要途径。“不动笔墨不读书”,让中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感。年常日久,学生就会有一手丰富而多样的素材,写作时可以随手拈来,随心所欲。

二、品味修辞,升华情感

为了提升语言的表达效果,作者会使用特殊的修辞,以提升表达的准确性、可理解性和感染力,让文本波澜起伏、生动多姿。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析修辞、赏修辞,直到弄懂每个修辞的特点和作用,进而将其应用到写作中,从仿到创,让语言富有变化,增强语势,收到形象、生动、突出、鲜明等特点,深化表达力,倾吐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春》教学中,学生领略到了文本中“贮满的诗意”,更不忘高唱“春的赞歌”。这篇文章多处使用修辞手法,有反复、比喻、拟人、排比、通感等,将“春”贯穿全篇,做到了情景交融。在结尾处的春之礼赞处,作者不吝笔墨,真情写道:“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比喻形象,渐次排比,情感饱满,表现力非常强。”在仿句训练中,有的学生写道:“家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不需要多么绚丽的颜色,简单就好,自然就好;家就像一个最温暖的港湾,不需要多么巨大的面积,温馨就好;家就像爱的驿站,不需要多么复杂的语言,包容就好。”

修辞,即修辞词语,手法多种多样,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引用、借代、反问等,作用各不相同,但都是为了提升表达效果、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在阅读中,学生学习手法;在写作中,学生应用手法。学生的情感表达更加到位。

三、放飞想象,补写空白

阅读在于不断深入文本,与文本积极对话。在课堂教学中,中学语文老师要特别注意抓住细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思想感情如骏马纵横奔驰,从而获得美的熏陶,感悟文本的美好,深入挖掘文本,细致入微地体悟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倾听人物的心声,补写文本的空白之处,读出弦外之音,写出言外之意。

在《最后一课》教学中,学生解读了“最后一课”的内涵,领会了文本的思想意蕴,同时也在心中掀起一场情感风暴——爱自己的语言,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祖国。随着钟声和号声响起,小弗朗士知道下课了,知道这难忘的最后一课就要结束了,“法兰西万岁”,他和在场的所有人一起呼喊。此时他想到了什么呢?学生的想象力被激活,还原了人物的心声:“以前的自己太不懂事了,虚度了大把的光阴,连自己祖国的语言都没有学好,我,我……我要学!就算普鲁士人打来,我还是会坚持学自己祖国的语言!可是,我要怎么学呢?谁能告诉我?”这样的心理表白,将教学推向了高潮。

文本总会在情节发展中、标点符号处、结尾处等地方给读者留下不确定的“空白”,等着读者去填补。借助想象的平台,学生还原了文本的情境、意境、心境,做到了行云流水。这正如爱因斯坦说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四、涵泳技法,锤炼表达

读书,需要虚心涵泳,切己省察,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在个性化阅读中研读、琢磨文本的结构和脉络,找出背后的技巧和方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样一来,中学生便能在课内阅读中逐步掌握文章表达的技巧、手段,如前后呼应、故设悬念、欲扬先抑、倒叙、虚实结合、蒙太奇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体悟文本在谋篇布局上的独到之处,更好地驾驭语言,把握文章写作的思路和脉络,创作出精彩的习作。

在《白杨礼赞》教学中,学生学到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即先压抑、控制,而后再放开、赞扬,在鲜明对比中,让文章富有变化,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凸显文本的主题。在课堂练笔中为了应用这一写法,学生做出了多种尝试。一个学生写道:“这个老头,全身脏兮兮的,透着一股来自垃圾箱的味道。脸上更是沟壑遍布,被岁月无情地冲刷。我怎么会相信他的说法呢?可后来,事实证明,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如果是文章的主旨决定了大树根的深浅,那么写作技法则决定了大树叶子的稀疏。学生掌握了写作规律和技巧,做到驾轻就熟,就能化平淡为神奇,化陈旧为崭新,让文章焕然一新。

五、拓展续写,创新生成

在特定的语文教学情境下,学生全情投入,直到结尾还恋恋不舍。初中语文老师恰恰可以因势利导,对故事的结尾进行续写。在原来情节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期望,生成新的故事,为故事增色,为课堂增色。在拓展补写中,学生拿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记叙有方,议论有理,描写生动,说明简洁,抒情多样,一展自己的风采,充分享受写作的成就感。

在《范进中举》教学中,学生意犹未尽,续写非常精彩:范进中举后,岳父胡屠夫借机垄断了本乡县衙的猪肉生意,每天日进斗金,着实阔气。范进的母亲也打出了“欢迎举人回家”的横幅,一时间生源不断。就连范进家周边也成了“学区房”区域,购房者一时趋之若鹜……只可怜我们的范进还在家中“一疯不起”。唉!此文嬉笑怒骂,针砭时弊,发人深省。

从读到写,从生疏到熟练,从平淡到生动,中学生将课内积累的素材和方法应用于具体的实践中,充分展开联想,写出有个性且符合常理的故事,既能深化对文本的认知,又能挖掘自己的潜能,让课堂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基于此,在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要找好练点,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将读中的感悟,学到的修辞、技法等应用到课堂练笔中去,及时地开展创造性的仿写、补写、续写等,锤炼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明芝.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讨[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3).

[2]张吉彬.加强语文实践 重视读写结合[J].中学语文,2008(9).

[3]祁明霞.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5).

[4]潘一平.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10).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效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