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感培养的策略

2017-09-15陈慧

课外语文·下 2017年8期
关键词:低年级语感培养策略

陈慧

【摘要】语感是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人对字、词的一种最直观的判断和感受。低年级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文本资源,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朗读感悟,读写结合,使语感之花在学生自主实践中升华、绽放。

【关键词】低年级;语感;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那什么是“语感”呢?叶圣陶先生曾做过明确界定:“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通常叫做语感。”简单地说,语感就是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低年级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朗读感悟,培养语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行之有效的方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有层次地朗读,如指名读、引读、评价读、配乐朗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以读代讲,让学生从读中理解内容,读中体悟情感,读中掌握方法……当然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的范读显得尤为重要,在范读时应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把握课文的语速、节奏、情感、基调,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在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句末标点问号,说明问句的句末语调要上扬;然后教师范读问句,学生模仿后教师给出评价,生再读;接着教师引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谈读后的感受。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又可以培养其閱读兴趣。

朗读的延伸就是背诵积累,这同样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方法。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背诵的最佳时期,教师应指导学生随堂背诵,活学活记,主动积累。

二、创设情境,培养语感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不能充分理解、感悟。他们容易接受真实的、具体的事物,在特定的情境中会产生一定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运用一切具体形象的事物,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教学情境中积极主动学习。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比尾巴》一文中的内容,进入‘比尾巴大赛的情境,接着通过问题“小壁虎也特别想参加“比尾巴”大赛,但是它的尾巴怎么没有了?”引入本课的学习。回顾旧知的同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学生戴上动物头饰,分角色一边表演一边朗读,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读好文中的对话,尤其是疑问句的语气,了解不同动物的尾巴的不同作用,以及感受小壁虎借尾巴的着急和其他动物不能借尾巴的无可奈何。

三、激发想象,培养语感

低年级学生对外界知识有很强的接受能力,也充满好奇心,正是激发他们想象力的好时机。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语感。如在教学《荷叶圆圆》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一边朗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并交流自己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在朗读—想象—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语感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

四、联系生活,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可见,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条”是要求会写的字,也是一个常用的量词,除了课文中出现的“一条蛇”和“一条尾巴”,教师首先出示图片(围巾、项链等),引导学生用上量词“条”说短语,接着让学生联系生活自由拓展。这样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积累词语,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荷叶圆圆》一文时,学生理解小水珠的话“荷叶是我的摇篮”有困难,教师便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躺在摇篮里的感觉,学生很快说出“舒服、温暖”等感觉。通过联系自己儿时的体验,学生很容易理解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的感觉,当然也能读出小水珠那种快乐、幸福的情感。

五、语言运用,培养语感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习就是为了运用,正所谓“学以致用”。因此,加强语言运用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策略。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实践,把听到、看到的语言材料中所蕴含的内容、意义说出来、写出来,这样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在写中得到发展。这同我们现在一直倡导的“一课一得”“读写结合”的理念不谋而合。如在教学《荷花圆圆》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还有什么动物会把荷叶当成什么,并出示句式 说:“荷叶是我的 。”引导学生说话、写话。

总之,语感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过程。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文本资源,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朗读感悟,读写结合,使语感之花在学生自主实践中升华、绽放。

参考文献

[1]封江丽.简论对小学生“语感”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35).

[2]娄菊梅.培养一年级学生语感的几点做法[J].语言教学通讯,2014(9).

[3]吕叔湘.吕叔湘语文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温桂端.小学语文语感培养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6]郑丽花.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的语感[J].学术研究,2012(5).

注:本文所提到的课文均出自部编版语文教科书。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低年级语感培养策略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