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生活与人生意义

2017-09-15卢风

中国德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幸福观幸福感境界

卢风,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科学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一直以来我都很赞同法国当代哲学家吕克·费西的一个观点:不关注人生意义问题是当代哲学的严重失误,哲学必须关心人生意义问题,人生意义问题甚至应该成为哲学的核心问题。苏格拉底说过:“未经省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认为,一个人的幸福感与他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密不可分。

下面我想先谈谈当代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布莱尔政府顾问理查·莱亚德的幸福论,然后再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理查·莱亚德的幸福观

1.我们生来就是为了追求幸福的

莱亚德认为我们生来就是为了追求幸福的,好像追求幸福是由我们的基因决定的,是我们的本能。他说:“幸福实在太重要了,因为它是我们整体的动力装置,我们努力是为了寻找良好的感觉,以及避免痛苦。”“幸福是所有人心之所向。”

这其实就是边沁的观点,边沁曾说过,人类是在两个至高无上的主人的主宰之下的,这两个主人一个叫快乐,一个叫痛苦。无论我们追求的是爱情、知识,还是财富、权力,无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受到这两个主人的支使。

2.幸福具有客观性

莱亚德认为,幸福具有客观性,就是说幸福或不幸并不只是純粹的主观感受,而是具有客观性的。现代脑科学告诉我们:人们所说的自身的感觉,会与脑中不同部位真实的活动有关,可以用标准的科学方法加以测量。他对西方经济学进行了批评,认为西方经济学误导人们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而忽视了对幸福的追求,他主张要把幸福作为经济学的重点研究对象,社会应该以幸福为导向,因为幸福是可以指标化、定量化的。

3.幸福取决于内在生活

莱亚德关注内在生活。他认为,幸福不仅与收入有关,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内在生活”,“发展个性中的这份内在力量”对于个人幸福至关重要。这恰恰是长期以来不被我们重视的。

莱亚德甚至还指出了一些通往幸福的渠道:“对成人而言,有很多帮助获得心灵平静的精神训练课程可供选择,包括佛教冥想、正向心理学等。”一个西方经济学家能够承认佛教对于人类追求幸福的重要性,这是难能可贵的。

4.知足者乐

莱亚德还认为知足者乐,即对个人来讲,追求最大化和最佳化“并不是达到幸福的最好道路:比起觉得自己永远都要最大最多,如果你可以满足于‘够好的选择,你可能会比较容易幸福”。但当代人受达尔文物竞天择的观点影响至深,认为凡事该争第一,争不到第一,就是失败者。持这种观点不利于生活幸福。

人是追求无限的有限存在者。一方面人是有限的,比如寿命是有限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做事能力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人之为人又在于他总有不知足的方面,一个人若对什么都知足,则无异于动物。人类该在哪方面知足,该在哪方面不知足?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人之最重要的智慧之一就在于明白对何种价值的追求该知足,对何种价值的追求该不知足。儒家要求君子对财富、地位、权力等一切身外之物的追求适可而止,但对德行、境界和智慧的追求应永不满足、死而后已。

我们也无法把自己的幸福感与获得身外之物的多少完全割裂。因收入增长或获得荣誉而感到幸福是完全健康的心态,但在追求身外之物时千万不要把个人预期定得太高,预期适度才较容易得到幸福。在今日中国,很多父母都会教导他们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他们也像西方人一样深受物竞天择观念的影响,认为争不到第一就是失败。这样就会活得很累,幸福感也会大大减少。

一个人的最高人生目标如果超越了金钱、职位、荣誉等身外之物,那么他在追求的过程中反而会因为自信和充实而增加幸福感。例如,一个虔信马克思主义的人,明知在他有生之年实现不了共产主义,也努力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明知他此世未必能成佛,也努力修行,而且乐在其中。

5.经济增长与幸福感提高并非正相关

莱亚德说:“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西方发达社会的人均收入增长了2倍以上,但人们的幸福程度还比不上五十年前。” 同时,他还说:“当人们变得比其他人相对富裕时,他们会变得更幸福;但整个社会都变富裕了,人们却没有变得更幸福。”

这两句话,我觉得对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来说很重要。我自己就亲历了两个时代,分别是计划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很穷,许多人吃不上饭。而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经济逐年增长,由原来的吃不饱饭逐年走向温饱无忧,在那段时间,我想国人的幸福感确实和经济增长成正比。今天,我们的经济还在增长,但我们的幸福感是否还在上升呢?我想莱亚德的结论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味追求GDP增长无疑是错误的。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们不必追求GDP增长了,只是说我们要反思“GDP至上”的观念是不是正确。

二、莱亚德幸福论给予我们的启示

1.信仰指引我们找到人生意义

我不赞同“我们生而为了追求幸福”这种功利主义的观点,不认为追求幸福是我们的本能。我认为人对幸福的追求从属于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而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依赖于人的信仰。我特别赞同马克斯·韦伯的一句话:“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文化动物。”莱亚德也谈到了这一点,他说:“幸福取决于我们的内在自我和人生哲学”,也承认“在某种程度上是信仰导致幸福”。但他没能深入论述“人生幸福”与“人生意义”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与他的功利主义立场有关。

现在有些学生觉得学习没有意义,甚至觉得活着没有意义,有明显的自杀倾向,这是典型的“空心病”,是一种对人生意义的迷茫。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信仰,更没有对信仰的省思。所谓“空心病”就是因为没有信仰而导致的精神空虚和痛苦。患“空心病”者的自杀倾向恰能说明追求幸福不是人的本能。人若本能地追求幸福就不会产生自杀倾向,因为本能地活着就幸福。患“空心病”者因为没有信仰而感受到一种“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于是才会产生自杀倾向。endprint

对一个人来讲追求幸福最大化只能是特定情境和时限中的努力方向,以此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则是愚蠢的。因为,当我们认为幸福可以最大化时就已经预设了幸福是可以量化的,甚至已预设了物质主义幸福观。我们别忘了,幸福作为一种生命体验总是与痛苦相对的,人生总是有苦有乐的,只有快乐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你有坚定不移的信仰,自信人生是有意义的,那么,你就既能安享生活中的快乐,又能承受必须承受的痛苦,你不会患抑郁症,也不会自杀。

另外,你的坚定不移的信仰还决定着你的道德标准,而你的道德标准又规定着哪一类快乐是可以享受的,哪一类快乐是必须拒斥的,哪一类痛苦是可以逃避的,哪一类痛苦是不可逃避的。对一个社会来讲,无论其公共政策是GDP至上的,还是幸福至上的,都不可能使人们的幸福感线性增长。人生总是有苦有乐的,只是有信仰的人能够以苦为乐。

2. 幸福生活与人生意义有关

不同的人对幸福理解不同,莱亚德似乎混淆了“快乐”“幸福感”和“幸福”。快乐或快感是可以测量的,快感与痛感是动物本能,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幸福感是当代经济学家建构的概念,可通过问卷调查而加以统计,它与快乐有关,但不等于快乐。而作为人生目标的幸福则是抽象的,它与我们的信仰和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密切相关。

当你问一个人“你所理解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时,他的答案必然与他所理解的人生意義密切相关。例如你问一个商人,“赚钱这么劳神费力,你为什么乐此不疲?”他可能回答:“我赚钱虽然辛苦,但可以让我的老婆孩子过上幸福生活。”也可能回答:“我赚钱虽然辛苦,但我赚的钱多了,就能让别人羡慕我。”可能还有其他答案,但每一种答案都包含着一种对人生意义的理解。

幸福和人生意义只能在一定的信仰体系中得以理解和诠释。由于信仰的多样性,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的,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永远不可能一致。马克思主义者有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基督徒有基督教的幸福观,佛教徒有佛教的幸福观,儒者有儒家的幸福观……这些不同的幸福观或有某些共同之处,但不可能完全一致。快感的可测量性或客观性与幸福观没有多少关系,但幸福感确实与幸福观密切相关。如果你的幸福观是物质主义,那么你的收入降低了,幸福感就会大大降低;如果你有大卫·梭罗的幸福观(崇尚自然、简单的生活),那么你收入的多少就不会影响你的幸福感。

形成或确立信仰的缘由多种多样。一个人出生的家庭、家庭所属的阶层或所在的社区及其所上的学校、所交的朋友都可能对其信仰产生影响。你的父母若都是虔诚的马克思主义者,那么你也极有可能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你若出生在一个基督徒的家庭,那么你也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基督徒。当然,你可能因为有独立的反思而改变当初的信仰。学习不仅是我们确立信仰的必要途径,也是我们反思信仰的必要前提。所以,不仅学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是重要的,学习哲学人文科学也非常重要。不学哲学人文科学就容易在信仰上盲从。融会贯通地学习自然科学和哲学人文科学才能确立起合理的信仰,从而既不堕入物质主义泥潭,又不患“空心病”。

3.修身是追求幸福的最好途径

莱亚德指出,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内在生活”,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且重视“内在生活”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基本特征之一。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都非常重视“内在生活”。孟子把人追求的东西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的,这主要指仁义礼智信。这些德性本是植根于我们的本性的,但因为后天的习染,我们就可能失去这些德性。你若真心想找回这些德性,就肯定能找回。把这些德性加以扩充,即不断地修身,我们的人生境界就会越来越高。另一类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的,指的是一切外在的东西,即身外之物,比如财富、荣誉、权力、地位等。追求这些东西的时候要走正道。那么走正道是不是就一定能得到这些东西呢?不一定,还得看你是否有“命”。儒家一直告诉我们要把自己内在的德性扩充起来,前提是守住“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的这部分。德行圆满的人必然是幸福的人。

但在今日中国,受物质主义的影响,人们越来越重视收入增长和身外之物。多数人只把收入增长看作“有所得”,而根本不理解什么是“内在生活”。这便使多数人失去了一条最为智慧的追求幸福的途径——修身。古代中国圣哲一向很重视修身,但今人大多已没有了修身的耐心,不肯下修身的功夫。人们学到了一点知识,特别是能谋生、赚钱的知识,就会认为自己有所得,赚了钱更觉得自己有所得,但鲜有人明白一个人养成了德行、提高了境界、获得了智慧(不同于知识)才是真有所得。

每个人的幸福感归根结底是他自己的主观感受。在具备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前提下,一个人幸福不幸福取决于他的境界。孔子、颜回和大卫·梭罗之所以能够做到“贫而乐”,就因为他们有境界。一个人只能通过修身来提高自己的境界。修身而提高境界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的事,即下一分功夫就有一分收获。正因为如此,才说修身是最为智慧的追求幸福的途径。追求身外之物能否成功,不仅与你的才能和努力有关,还与你的运气有关。把自己的幸福完全寄托于追求身外之物的成功,就类似于赌徒把自己的快乐寄托于赌博中的赢,这是不理智的追求幸福的方式。

莱亚德说:“幸福应该成为政策目标,国民幸福的提升应该能被评量及分析,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合并研究。”其实,有信仰的人们会自然地按自己的信仰去追求人生意义,从而会自然地追求他们所理解的幸福,无需公共政策的激励。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应确立为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这里的公平是与效率互补的公平,不同于“效率至上,兼顾公平”中的公平,因为后者似乎蕴含公平与效率的分离。

总之,个人追求的最高目标应是德行、境界和智慧,对身外之物的追求当适可而止。较好的境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高的境界是:“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责任编辑︱李 诗

读者热线:010-62027829

栏目投稿信箱:zgdy_jiangtang@163.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幸福观幸福感境界
父亲不断更新的幸福观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画与话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退休老人经典感悟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
最高境界
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