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自觉:绵延、吸纳、圆融
2017-09-15唐松林郑洁
唐松林 郑洁
摘 要 德育自觉的本质是一种生命的自然本能力量,既包括主体内在的自然力量向外绵延,也包括主体对人类文明精华的主动吮吸,并最终使主体与世界相融。其中,绵延要求德育顺应人性,化解冲突,培养节制,防止生命被外在力量客观化;吸纳要求德育启发自觉,使主体博学明辨,阅人察已,顿悟人生,防止德育沦落为灌输与说教;圆融是绵延与吸纳的相汇与融通,它需要主体清静自明,修炼自我,拥抱世界,这是德育的最高境界。
关 键 词 德育自觉;绵延;吸纳;圆融
德育自觉也谓自觉的德育,它是个体内在的、独一无二的、卓越的生命特征和精神品性,是生命先天的自然本能的绵延,是对大千世界文明精华的吸纳,是人与世界相遇的圆融。
一、绵延:德育自觉的基点和源泉
绵延即生命内在的欲望、速度与激情由内而外的流淌,它是生命力量的自由奔涌,是人类幸福的源泉。德育是对自然绵延的德性的社会审察、检视与校正,发挥生命中的善性,摒弃其恶性。这正是《大学》开篇即点明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理想。
(一)率性
如果人性中具有善良与温暖,那应该从生活中寻找其根源并弘扬它;如果人性中具有创造与勇敢,那应该从生活中激发并保护其力量。这是热爱自然、敬畏生命的重要法则。
当前德育最大的病症是德育的外在化与客观化对人性的伤害,即教师把学生看成是客体,把生动活泼的人变成了“物”,学生迫使自己按照教师的目光来审视与判断自己,不断修改自己的意识与行为。成人的意志以及诸如“学而优则仕”“光宗耀祖”等根深蒂固的社会心理定势,长期鞭笞着儿童做有损自身健康的事情。尽管我国古代就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以及“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关于教育真谛的理解,但它只存留在少数人的思想意识中,没有成为普遍的大众文化心理而被广泛运用。
德育之道,在于顺从学生内心之“神”,绵延人性之本真。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是德性发展的“仁、义、礼、智”四端。德育的真谛在于发现、肯定与激励人的诸“善”端,如果妄以扼杀欲望与激情的方式来医治精神的贫困,从而达到期望的德性,这是不道德的。
(二)化解
如果人性中包含兽性、原罪与恶毒,那么就勇敢地面对,并不遗余力地去化解它。这样的德育生活才是值得追求的。儿童不一定是善良纯洁的代名词,在他的人格中隐含着先天之复杂,这是德育必须承认的人性之“恶”。
在德育实践中,面对人性之恶,最常见的方式不是化解,而是灌输与堵塞。有的教师没有接纳与尊重的意识,不理解学生的合理错误以及学生品德形成的复杂性、反复性与长期性,一味地对学生的行为采用禁止的方式,不给学生顿悟、发泄与改正错误的机会,遇到问题往往采用训斥、惩罚、请家长等简单粗暴的方法。堵塞的本质是抑塞生命力量的绵延,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压抑、焦虑与扭曲,或者心理逆反、公开对抗,甚至仇恨与敌视等现象。
人性之“恶”的假设,虽然难以科学论证,但它告诉我们,德育须遵循人性之“恶”的规律,消除儿童伪善与做作的欲望,舒缓其不安与被压抑的心理。因此,德育需要从根本上尊重生命、洞察人性、勤于疏导、净化与洗涤灵魂。如果一味地对儿童采用压抑与专制的手段,那么就有可能產生铤而走险的罪犯,或产生歇斯底里的精神病人。
(三)节制
为了必要的秩序,必须遵守社会礼仪;为了防止欲望的膨胀,必须遵守规则。学会遵守秩序与规则,需要井然有序的心灵,需要理解个人与整体意识的理念,接纳与尊重不同意见与个性,从而避免自我在与世界的冲突中沉沦。
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本能与缺陷没有理性的认识,不能从自身的内在需要理解人性与世界的关系,就很可能陷入多重人格与自我沉沦的情况:要么伪装、表演、敷衍,成为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要么每天绞尽脑汁算计、斗争;要么一旦遭遇声誉危机,就有可能“头撞南墙”,破罐破摔,走向不可收拾的局面。
尽管存在人性之“恶”,教师也要怀抱最大的理解与善意,引导学生自我节制,使学生怀着自由和正义之情感,做应该做的事情;学会忍受生活的痛苦,克制盲目的鲁莽,控制自己的冲动与坏脾气。这需要耳濡目染和坚持不懈的非凡毅力,勇敢放弃不当利益,克服人性之“恶”所遭遇的可能伤害与危险,力求心胸豁达,不受物利烦扰,在恰当的时间优雅地妥协与退让,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
二、吸纳:德育自觉的生成和转化
如果说,绵延是生命内在力量由内而外的自由流淌,那么,吸纳则是生命由外而内吸取“营养”的主体自觉,它是人特有的吮吸万物精华与人类文明乳汁的理性力量。没有主体对人类文明价值的吸纳,德育就可能沦为一种外在的灌输,德育过程就会充斥着专制与霸权,道德就沦落为一种自愿奴役的盲从与愚忠。
(一)博学之
吸纳的重要方式是博览群书,它是一种深刻的伦理体验,使人审视先辈的苦难人生与思想行为,顿悟生死、处世、苦乐和幸福等人生命题;使人心底澄澈,豁然开朗,妙看世间沧桑,体悟人生哲理,做最好的自我。
现实德育常常割裂了道德知识、伦理实践与自我反思的有机联系,殊不知,德性、良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一个整体。为了德育而德育,纯粹地记忆道德知识,会导致德育过程演变为纯粹的道德说教。学生盲目模仿,德育缺乏生活、情趣与人性,道德主体的理性力量无法确立,不可能产生真正的人文情怀与包容力量。一个没有道德理性的人,当然是愚蠢的并可能是恶毒的人,这样的德育是没有效果的。
为了建构德育之理性根基,克服盲目照搬与模仿,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为自己安排探索、发现与思考的时间,经过对自身的伦理关系的反思与实践,不断吮吸先哲的经验与智慧,在慎独中甄别、觉悟与笃行,使道德知识内化成为道德的理性力量,从而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endprint
(二)阅成人
任何人都是一部著作,任何人都是一颗地球上的智慧之星,“阅成人”是一个典型的伦理实践,是将社会道德内化成个人品德的精神活动,也是德育的必要过程。从成人那里,可以学到经过磨砺的人生智慧,体验人生的幸福与苦难。
现代学校与社会生活的隔离,阻碍了学生与成人之间的亲密交往,少了思想碰撞与情感交流的心灵涌动。如果孩子与成人之间缺乏深度、融洽的情感对话,那么孩子就无法体验真正的生命过程,就不可能发现人性中最珍贵的赤子之心,就无法养成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所需要的智慧与良知,也就无法生长出给予、责任、奉献与平等精神。
因此,与家中长辈交往,可学习到勤俭、努力、礼仪与规矩,使家庭传统与家族精神在自己身上绵延;与教师交往,可以获得自由、公平与民主的理念,他会告诫我们不要介入粗野之争与乡野之欺,不轻信流言,不勾心斗角,使我们在人生逆境与人性冲突中,更加智慧与勇敢。
(三)好交往
朋友是人生成功路上的良师益友,是失落阴霾里的陪伴与明灯。我们可用朋友的理智照亮自己,顿悟为友之道,发现生命的缺陷或不圆满,开发自己的独特潜能与开创未来的无限可能。
在德育中,我們很少关注学生交友的倾向、趣味与习惯,没有意识到对话、包容、节制与情感的需要正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内涵与原因。我们很少叮嘱学生:朋友是自己的镜子,从朋友那里寻求自我存在的价值与证据,从朋友的眼神中发现与证明自我,领悟自我与他人之间永恒而不可回避的现实矛盾与冲突,从而生成自我约束与自律精神,感受人伦关系的复杂抑或美好!
因此,与朋友深度交往,能够学会信任、劝勉、真诚,珍惜“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的宝贵,从而产生崇高的给予与宽容之情;学会对待朋友的抱怨,学会好言相劝,学会恢复冷静,学会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独立思考与自主抉择。我们从中明白这样的道理:作为一个人,拥有独立之人格与自由之权利;作为一个团体,人与人彼此平等,遵守共同的规范与纪律。
三、圆融:德育自觉的超拔和升华
圆融的本质,不仅是生命之灵肉的自然圆融,而且是“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呈现,即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生关系的自然反应,是人赖以生存的生命自觉,他人不能替代,这是德育的最高境界。
(一)清静
德育的关键是灵魂的返璞归真,倾听内心,摆脱浮躁喧嚣,追求朴实无华。德育从根本上说不是教师利用教科书在课堂中完成的,而是通过宁静与冥想的理智活动,在慎思、明辨、认同、觉醒与顿悟中完成的。
浮躁是心灵清静的最大宿敌,其本质是人性中自私、妒忌、虚荣、贪婪、骄傲、淫欲等“恶”的蠢蠢欲动。它由教育中的“竞争”“起跑线”“奋斗”“拼搏”等似是而非的理念唤醒,绩效主义是其最大的外在驱动力,它掩盖了人的“仁、义、理、智”等善端,使人的德性无法回归本真。心灵在互相攀比中互相折磨、勾心斗角、猜疑恐惧,无法得到自由与解脱。
我们现在能够做的,是通过教师放慢脚步,沉淀内心,在宁静冥想中净化,释放自身的知识与人格魅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传递善的意志,释放一种正气。德育不宜提太多口号、树太多榜样、灌输太多客观知识,否则,就会制造噪音,使学生的幸福与自由输给外在的书本知识与偶像。德育在于启发自觉,使学生经常以平和的心态对自己发问:“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将走向何处?”如果灵魂偏离了对自己“无知”的审察与校正,人就不由自主地偏离了谦虚、节制与超越等良好品质。
(二)劳动
劳动是德育的必要课程,是一个遭遇冲突、充满想象、克服偏见、解决困难的德育情境。它融入个体的选择、行动、勇敢、意志与调整等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人性获得解放的重要方式。勤勉不辍、诚信低调、开放负责,既是劳动的基本道德,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现实德育中,许多学生不明白劳动创造人类与文明的道理,几乎脱离了体力劳动,其脑力劳动也只是浸淫在“题海”之中,沦落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代病人。其严重后果是滋生了懒惰、低能与被动的个性,最终使个体陷入“他人的地狱”之中。因为,放弃劳动,无疑是选择了服从,依赖于他人的目光,按照他人的评判标准去塑造自己,这样的德育缺乏圆融所需要的自由根基。
只有在做每一件小事的过程中,学会守本分、讲奉献、重实效、会等待、抓机遇,才会发现自身的不足,获得为人处世的智慧与奥秘,达到“一日三省吾身”的境界,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这是一个既完善了自我又成全了他人的圆融过程。
(三)爱人
德育的最佳方法与最高境界就是让爱弥漫。爱是一种灵性,它包含对世界的感悟、理解、尊重与接纳,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德性的唤醒与提升,进入天人合一、自然审美的道德自觉之境。
许多成人虽然知道教育需要爱,但不知道如何爱。有的家长或祖辈对孩子视之如命,一切包办代替,但没有经验、记忆、情感、责任与正义的传递与心灵的交流,缺乏对孩子个性特征与成长状态的了解,父母便成了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许多孩子在学校是“听话的”好孩子,但他们以追求老师的赞美为目的,一旦遭遇现实,就会陷入种种冲突,并且,他们常常把矛盾归结于客观原因,看不到自己的“无知”。
爱的传递,需要从爱自己开始,将其绵延至亲缘、学缘、人缘与整个世界。用心去爱而不是用眼睛去爱。用心去爱的最佳方式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涌动,彼此学会善良与快乐,谦卑守下,体谅宽容,相互欣赏,给身边的人带来理性与情感的力量与温暖。用不断增长的自我认知和对真善美的认识,使自己变得有文化、不退却、有气场,这样既充实了自己,又感染了身边的人。
责任编辑︱李 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