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肝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7-09-1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肝病心理评分

王 艳

(新泰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山东 泰安 271200)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肝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王 艳

(新泰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山东 泰安 271200)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肝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并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为(27.3±5.7)分,SAS评分为(25.8±5.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环境领域评分为(14.8±2.1)分,社会生活关系评分为(13.8±2.3)分,生理功能评分为(14.9±2.4)分,心理功能评分为(14.0±2.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慢性肝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强治疗预后效果,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综合护理干预;慢性肝病;生存质量;睡眠状态

慢性肝病是指基于现代解剖形态学,发生在肝脏器官中的慢性疾病,其包括慢性乙肝、慢性丙肝、酒精性肝病以及药物性肝病等[1]。由于慢性肝病患者体中内毒素增加,激素水平变化,心理、生理的变化,严重影响患者肝功能恢复与预后效果,进而制约了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2]。本研究中给予36例慢性肝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预后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肝病患者,男42例,女30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47.6±6.3)岁。全部患者生活均可自理,病情稳定,无其他系统疾病及严重并发症,语言表达能力良好。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健康宣教、口头饮食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1)环境干预:保障干净、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保持适宜的湿度、温度。定时开窗通风,以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2)饮食干预:养成科学均衡的饮食习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类食物,避免食用气胀食物,少吃多餐,在睡前2 h需禁止饮食,控制饮水量。(3)用药干预:告知患者利尿剂的起效时间,并指导其如何灵活掌握用药时间,以防在夜间频繁起夜排尿,早晨应是最佳服药时间。(4)皮肤卫生护理:睡前患者可采用薰衣草温水擦拭全身,每个部位可擦拭5 min使皮肤的存在灼热感即可,与此同时可对足底、脚趾按摩。皮肤瘙痒患者可在擦拭后涂抹止痒剂。(5)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常与患者进行沟通,纠正其对睡眠的错误认知,消除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根据患者性格、病情、家庭的不同针对性给予心理指导。

1.3 效果评定指标

心理状态评定:采用SDS、SAS进行综合评定;生活质量评定:采用WHOQOL-BREF进行评定,其中四维度包括:环境领域、社会生活关系、心理功能、生理功能,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改善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为(27.3±5.7)分,SAS评分为(25.8±5.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SDS SAS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36 50.9±7.3 27.3±5.7 52.4±7.6 25.8±5.2对照组 36 51.2±7.9 35.8±6.7 52.9±7.7 33.6±6.8 t 0.583 7.881 0.420 8.209 P 0.492 0.004 0.621 0.000

2.2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环境领域评分为(14.8±2.1)分,社会生活关系评分为(13.8±2.3)分,生理功能评分为(14.9±2.4)分,心理功能评分为(14.0±2.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环境领域 社会生活关系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观察组 36 14.8±2.1 13.8±2.3 14.9±2.4 14.0±2.3对照组 36 12.3±2.0 11.4±2.1 11.5±2.0 10.4±2.1 t 7.632 6.492 9.032 7.102 P 0.008 0.019 0.000 0.012

3 讨 论

在临床上慢性肝病属于多发性疾病,其具有病程较长、症状复杂、易于反复发作等特点,目前临床缺乏杀灭慢性肝病病毒的特效药物,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相关研究表明,由于慢性肝病患者需长期服药,住院治疗,会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因此疾病治疗期间给予护理干预非常必要[3]。综合护理干预属于新型护理模式,其能够通过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与患者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改善护理质量[4]。除此之外,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还可提高护理人员的素养,使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临床工作中,效果显著[5]。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其主要从环境干预、饮食干预、用药干预、皮肤卫生护理以及心理干预等方面展开护理工作,充分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规范患者饮食与用药等,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环境领域、社会生活关系、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改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给予慢性肝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强治疗预后效果,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1] 尚丽丹,林惠明,李 宁,等.自制止痒剂在肝病患者皮肤瘙痒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8):101-102.

[2] 刘长云,周建光,吕 礁,等.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主观睡眠质量与心理因素的关系[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4):277-279.

[3] 王湘平.分析慢性肝病病人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2):5308.

[4] 王其芳,钱 淼.循证护理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2):85-86.

[5] 张 琳.健康教育对慢性肝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1,32(6):1218.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12.50.02

猜你喜欢

肝病心理评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我给爸爸评分
心理感受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An Optimal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Scheme for Caching-Based Content Distribution in Backhaul-Limited Small Cell Networks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肝病很复杂,久患肝病未必成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