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2017-09-15任素霞
任素霞
(内蒙古包钢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任素霞
(内蒙古包钢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目的 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高血压患者154例仅提供常规护理,并接受临床基础降血压治疗的作为对照组;同期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的作为观察组。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存质量各项内容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提供个体化延续护理,可帮助患者稳定控制血压,改善病情,提高生存质量,建议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推广。
个体化;延续护理;高血压;生存质量;效果
现如今高血压已成为中老年人多发疾病,高血压常作为基础疾病,随病情发展影响心脑肾等多个器官,严重干扰患者的生活质量[1]。而目前针对高血压尚无确切根治的方案,以胰岛素等药物来稳定血压值,且治疗具有长时间、规律性等特点,多数患者在住院期间由医护人员监督可遵守,而出院后缺乏自觉性,导致血压升高,引发不良后果。此时个体化延续护理则发挥其重要性,将院内护理延伸至患者家中,提供其所需帮助,将血压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为进一步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的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就诊我院并确诊为高血压的1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93例,女61例,平均年龄(64.51±6.32)岁,平均病程(5.89±4.25)年;同期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55例高血压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中男96例,女59例,平均年龄(65.72±6.93)岁,平均病程(5.24±4.36)年。本研究所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已剔除合并心脑肾等脏器功能异常或精神障碍患者[2]。患者均知晓研究过程,并自愿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降血压治疗,并给予日常基础护理,待患者血压恢复平稳后,根据其整体病情状况予以带药出院,并在患者出院前进行简单健康教育,告知正确的服药方式。为观察组出院后提供个体化延续护理,主要措施有:(1)专业培训:组建一支合格的延续护理小组,需经过专业、系统的相关培训,培训内容要突出个体化延续护理理念、高血压专业知识、规范随访的方法等,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2)建立健康档案:在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了解其个人资料,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状况等记录在内,并根据所得资料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继而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3)随访:对出院患者做好回访工作,详细了解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与心理状况,多数患者在降血压治疗期间,易出现不同的负面情绪,对疾病恢复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在重视疾病的基础上,需给予患者正确的情绪疏导,配合一定的心理支持,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在积极乐观的状态下接受治疗,自觉遵守正确的服药方式,使血压趋于平稳。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血压值情况;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进行评价[3],抽选表中五项内容: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情绪角色、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等,每项内容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血压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且干预后血压值较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s,mmHg)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s,mmHg)
干预后收缩压 舒张压 收缩压 舒张压观察组(n=155) 149.26±8.64 95.18±3.25 100.73±6.25 84.49±3.44对照组(n=154) 150.23±7.52 96.46±5.84 125.29±8.12 90.53±5.67 t 1.052 1.340 29.805 11.329 P>0.05 >0.05 <0.05 <0.05组别 干预前
2.2 干预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比较
观察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控制血压,多数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降低,暂停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压稳定。而实施延续性护理后,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个体化护理,以便及时了解患者出院后遵医性与病情控制情况,提供整体、连续性的治疗措施,从而预防或减少高危患者出现并发症现象。
由于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时间、规律性的服用降压药物来
表2 干预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比较(±s,分)
表2 干预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比较(±s,分)
组别 躯体功能 心理健康 情绪角色 社会功能观察组(n=155) 94.26±4.64 95.18±3.25 96.73±3.25 95.49±3.44对照组(n=154) 87.23±8.52 86.46±5.84 88.29±4.12 87.53±5.67 t 9.015 16.231 19.999 14.930 P<0.05 <0.05 <0.05 <0.0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的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较干预前有明显好转,且好转程度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随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发现,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情绪角色、社会功能等内容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个体化延续护理,既能改善其血压现状,稳定病情,也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具有实际效应的临床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1] 丁兆梅.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5(20):238-239.
[2] 吉云兰.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6):4403-4405.
[3] 吉云兰.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401-1403.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12.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