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发展的现状

2017-09-15周晓艳

河南畜牧兽医 2017年16期
关键词:畜牧业营养饲料

周晓艳

(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100026)

浅析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发展的现状

周晓艳

(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100026)

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产品消费在城镇居民食品消费中的比例日益增高,对保障消费者“菜篮子”供给、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但随之我们也应该看到,畜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不良现状也令人担忧。该文浅析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发展的现状,以期抛砖引玉为解决措施提供思路。

1 “人畜争粮”问题已经涉及国家粮食安全

我国人多地少、人多粮少是不争的事实,要养活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因此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显得比任何国家都重要得多、严峻得多。尽管如此,继续发展壮大畜牧业,从数量和品质上保障人民对肉、蛋、奶、皮、毛需求的持续增长仍是农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如何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满足日益增长的饲料用粮,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当前中国的粮食构成是1份人用口粮和2.5份畜用饲料,即口粮与饲料的比例是1∶2.5。以此概算,我国的农业结构应是2亿t口粮和5亿t饲料(含工业饲料和农家自配料)。因对肉蛋奶等动物蛋白的需求增加,动物用掉的粮食已经远超人们的口粮,存在实实在在的“人畜争粮”矛盾。而且随着人们对动物性食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这一矛盾呈更加突出的趋势。也就是说,粮食需求缺口主要体现在饲料用粮上。因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是要立足国内,在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解决饲料安全问题。利用生物技术、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饲料加工工艺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和饲料营养技术手段,提高存量资源的利用效率,开发饲料资源是解决饲料资源严重短缺、降低目前玉米等粮食库存、缓解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

2 “粮改饲”政策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截至目前,“粮改饲”政策已经连续三年写入中央1号文件,也是农业部开展的重要农业改革举措。目的是立足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引导种植优质饲草料,推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因地制宜,在适合种优质牧草的地区推广牧草,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2015年中央补贴3亿元在10省区30个县启动粮改饲试点,2016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17个省区的121个县,补贴资金增加到10亿元,2017年粮改饲政策继续在17个省区实施,中央财政补贴资金规模有望继续扩大,任务面积增加到66.67万公顷。

据统计,每年我国玉米消费量的60%以上都用作饲料,农作物秸秆、粮食加工副产物等也大量用于畜禽养殖,但种养结合不紧密,很多情况下不能满足养殖业的实际需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推广“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发展农区畜牧业。

3 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和食品安全中最重要的基石,保证饲料安全是保证人民“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保障

饲料是动物的食物,是动物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投入品之一。动物对饲料养分的采食、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中,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也可能同时被吸收、代谢转化,并最终蓄积在动物体组织和产品中。饲料安全是确保畜产品安全的前提条件。因此,保证饲料产品安全,促进养殖业健康、持续的发展,让消费者吃上“安全肉”、喝上“放心奶”,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

第一,确保饲料安全,是关系我国人民健康、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等法律法规的颁布,是健全饲料法律法规、禁止在饲料中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品、保证养殖业健康发展、维护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对严格动物源性饲料的生产、加工和使用提出了明确标准和范围。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动物性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饲料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也已经扩展到整个畜牧业和食品业的各个方面。饲料不仅要保证动物本身的营养安全,而且要保证不会产生残留,要保证对人体不造成危害,要保证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重视饲料安全。目前,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由饲料安全问题及动物疫病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欧洲的“二噁英”事件、西班牙和中国的“盐酸克伦特罗”事件、中国的“三聚氰胺”污染牛奶事件等直接危害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瘦肉精”“苏丹红”“孔雀石绿”等违禁药品在饲料中的添加使用,造成了多起畜禽和鱼类致人中毒事件的发生。对于今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的一些饲料企业瞒天过海地往饲料中非法添加各种“禁药”,包括“人用化学药”,农业部于3月17日紧急出台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饲料生产和养殖环节违法使用兽用抗菌药物行为的通知》。我国在加入WTO后,获得了世界各国贸易的市场准入证,但畜产品在欧盟、日本等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面前连连受挫,这些都使我们更加关注食品安全。

第三,确保饲料安全,必须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保障饲料生产安全、注重动物的科学饲养。现代社会对于较高的动物生产力、动物产品质量与安全、动物福利与健康、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畜牧业生产中仅仅获得高的生产力是不够的。人们在动物福利、环境、产品安全和质量方面日益提高的意识和重视程度,使动物产品质量与安全、动物福利与健康等成为涉及动物的食品生产体系中的有限考虑因素。动物性食品所带来的饲料安全问题与公共安全休戚相关,如果饲料产品中存在不安全因素,不仅直接关系畜种的生长发育、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而且其残留转移、积蓄,污染环境直接导致食品存在安全问题,最终也会影响甚至危害人类的健康。

4 传统畜牧业的根本转变,实施生态环保的可持续性战略迫切需要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

长期以来,唯生产效益的饲养决策观一直在饲料科学和动物营养学理论及技术体系占据着统治地位。畜牧业要向更为可持续发展的路线转变,必须考虑多种复杂变化情况下(包含经济、生态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可持续性问题,需要大范围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努力,推动畜牧生产体系的健康发展,减少动物产品需求和供给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当前,学科体系创新、应用技术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是摆在我国动物营养学和饲料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伟大的历史任务。动物营养学也正面临一个转折点,动物营养学直接影响动物的生产力、动物产品安全与质量、动物福利和健康、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此外,动物营养还影响食品和能源竞争、土地利用和土地流转、全球氮循环。这就要求畜牧业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用全新的动物营养实用技术,制定科学的饲养方案,提高畜禽养殖效率和安全性,从而实现相关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安全、高效、节约、减排、少污染的多赢局面。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与时俱进直接关系整个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如开发安全、环保、无公害的新型饲料添加剂,采用营养调控技术,优化饲料配方,降低日粮蛋白水平,推广减少氮、磷排放的高新技术,开发降低氨气、甲烷等有害气体和重金属排放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和饲养技术,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来组织和指导饲料工业生产,大力发展循环饲料业,促进节能减排,打造“种植-养殖-加工-综合利用”的产业链条,与时俱进,制定更加规范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质量检测和环境监督。减少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其中通过营养措施减少对环境污染是一项最根本、最有效的技术措施。减少石粉、磷酸氢钙、铜、锌等矿物元素的使用,降低饲料矿物质和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等,迫切需要先进的科学养殖和技术理念,需要科技的支撑和引领。因此,畜牧业传统养殖理念必须从根本上进行转变,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来推动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这不仅能有效提升我国畜牧业的整体生产水平,而且其生产会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畜牧业将会向“高效、低耗、生态、持续”的模式发展。

5 精准营养、精细化养殖是养殖业降成本、去污染的重要措施和必需技术途径

饲料营养价值和动物营养需要量基础数据是配合饲料生产的基本依据,是现代饲料产业的技术核心。美国、英国、法国等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均以国家行为成立了研究机构(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英国农业研究委员会(AFRC),法国农业经济委员会(AERC)),并定期发表数据,以指导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快出版用以指导我国养殖行业发展的营养参考标准,对于推进我国饲料产业向配方多元化、精准化,饲料加工工艺精细化方向发展,对于我国饲料产业和畜牧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双重重要作用。另外,虽然近十年来我国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反映其重大理论突破的科学论文主要用外文发表在国外的SCI刊物上,客观上阻碍了其在生产体系中的推广应用。

6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亟待解决一些基础性的难点问题

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营养过程的科学,饲料科学是研究饲料的营养、饲料生产、饲料加工、饲料配合、人畜卫生、畜产品品质及环境保护等的学科。营养与饲料科学是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不但是动物生产的理论基础,也是生命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物需要什么、为什么需要,是营养研究的基础。经过一个多世纪,营养学研究已进入较深层次,但仍有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如各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畜禽营养需要量和供给量之间“供”与“求”的矛盾问题、动物营养与免疫之间的关系问题、饲料养分有效利用率和营养抑制因子的关系问题、畜禽饲养环境与营养方向的关系问题,等等。

7 解决我国饲料原料资源紧张、饲料资源开发滞后的现实问题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饲养体系的迫切需要

我国饲料原料市场已经逐步与国际接轨,饲料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直接推动饲料产品进入高成本时代。针对此情况,又如何破解?

第一,加强饲料科学研究与资源综合利用,充分开发每一种原料的饲用价值迫在眉睫。虽然关于饲料营养价值、养分含量、饲料原料的标准,国家进行了多次修订,并日臻完善,然而一方面,中国如此之大,不同地区、不同资源条件下,饲料营养价值、利用方式各异。在设计日粮配方时,饲料原料营养成分大都依据《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相应数据库或企业自身测定的常规营养成分进行调整,因此指标的准确性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对饲料原料特性、饲料饲用价值的开发应用还不够,人们思想中一直存在“一种饲料替代另一种饲料的”观念及“玉米-豆粕-鱼粉日粮”被视为最佳日粮组合。因此,“小麦替代玉米”“棉粕代替豆粕”“肉骨粉替代鱼粉”的观念很深。其不知任何两种饲料都不可替代,每种饲料原料各有其优缺点,营养上如何互补、缺陷怎样弥补是关键技术。

第二,大力发展非粮型饲料,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由于饲料行业对粮食资源的依赖性强,因此饲料用粮短缺已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而一些农副产物,如各种秸秆、玉米芯等农副产品下脚料、酒渣等糟渣类,可代替部分常规饲料,适合不同地区开发有当地特色的饲料资源,从而有效减少饲料行业对粮食的依赖性,并大大降低饲料成本。因此,加强大宗非粮型饲料的利用对于缓解粮食安全问题和解决动物饲养相关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尽管我国非粮型饲料资源十分丰富,但对其开发、加工和利用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亟须理论的指导和研究的继续深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作为畜牧业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其健康发展不但对于保障动物的科学饲养、提高我国饲料工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大大减少畜禽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进而早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

猜你喜欢

畜牧业营养饲料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粤海饲料
映像畜牧业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