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β-七叶皂苷钠、奥拉西坦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影响分析

2017-09-15范冬梅刘立杰刘永胜刘国欣李文星

河北医药 2017年19期
关键词:皂苷钠西坦奥拉

范冬梅 刘立杰 刘永胜 刘国欣 李文星

·论著·

β-七叶皂苷钠、奥拉西坦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影响分析

范冬梅 刘立杰 刘永胜 刘国欣 李文星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奥拉西坦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分析。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β-七叶皂苷钠、奥拉西坦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浆Hcy和MCP-1水平、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Hcy和MCP-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cy和MCP-1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F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Barthel指数(BI)明显较对照组改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FMD、NIHSS评分和B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介素-6(IL-6)、肿瘤环死因子-α(TNF-α)、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七叶皂苷钠、奥拉西坦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能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Hcy和MCP-1水平,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提升神经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死;β-七叶皂苷钠;奥拉西坦;临床效果;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缺血性疾病,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即使治疗成功大多也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缺损[1]。本病的发病主要由局部脑组织血流中断而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发生变性坏死,使相应神经功能缺损,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可见患侧肌力下降、偏瘫、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2]。临床研究显示,神经元缺血性损伤或死亡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为缺血后发生的氧化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因此临床对本病的治疗应侧重于阻断其炎性反应和保护神经细胞功能[3]。β-七叶皂苷钠是中药娑罗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中提取的三萜皂苷的钠盐,具有抗炎,抗渗出,增强血管张力,改善微循环,减轻血管渗透性,消除肿胀,促进血肿溶化和吸收,促进脑功能恢复,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类固醇及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已广泛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等各种神经性疾病的治疗[4]。奥拉西坦对于脑损伤及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记忆与智能障碍有明确的治疗作用,具有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等特性[5]。本研究分析β-七叶皂苷钠、奥拉西坦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保定市第二医院内科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男34例,女29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4.6±4.8)岁;病程3~28 h;对照组男35例,女28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3.7±5.3)岁,病程5~33 h;按梗死部位分类,基底节区梗死62例,脑叶梗死37例,其他部位梗死27例;伴随疾病,高血压87例,冠心病56例,糖尿病41例,高血脂69例;所有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加入本研究;比较2组患者性别比、疾病、脑梗死严重程度、伴随疾病、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经CT或MRI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发病时间均在72 h以内,表现为恶心,头痛,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单侧肢体运动障碍,意识障碍,甚至昏迷[6]。

1.3 排除标准 大面积脑梗死者,伴有昏迷、感染、出血、急性炎症等疾病者,合并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严重创伤、重大手术史者,痴呆及精神疾病者,药物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绝对卧床休息、吸氧,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依达拉奉抗自由基损害,丹红注射液改善脑部循环,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并给予抗感染、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对症支持治疗[7]。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奥拉西坦注射液(广东世信药业有限公司生产)3.0 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使用14 d为1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8]。

1.5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判定[9]。基本治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NIHSS评分减少超过90%,遗留病残为0级,生活完全自理;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NIHSS评分减少46%~90%,遗留病残1级,生活基本自理;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NIHSS评分减少18%~45%,遗留病残2级,生活部分自理;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NIHSS评分减少低于18%,遗留严重病残,生活无法自理。

1.6 观察指标 (1)测定血浆Hcy和MCP-1水平。于治疗前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MCP-1,采用循环酶法技术测定血浆Hcy[10]。(2)血管内皮功能采用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仪检测FMD值,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Barthel指数(BI)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3)治疗前后检测炎性因子以及脑梗死标志物水平,白介素-6(IL-6)、肿瘤环死因子-α(TNF-α)、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清晨抽取3 ml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吸出血清,均采用ELISA法测定[11]。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63,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和MCP-1水平比较 2组治疗前Hcy和MCP-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cy和MCP-1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血浆Hcy(μmol/L)治疗前治疗后MCP⁃1(pg/ml)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26.96±8.1515.34±5.12∗452.37±37.64204.58±18.39∗#对照组27.03±8.2420.56±6.71∗455.75±39.12314.83±26.27∗t值0.5465.6720.6075.986P值>0.05<0.05>0.05<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功能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F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Barthel指数(BI)明显较对照组改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FMD、NIHSS评分和B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组别FMD(%)治疗前治疗后NIHSS(分)治疗前治疗后BI指数(分)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5.69±1.518.23±2.24∗27.44±6.6510.27±3.51∗43.78±19.1979.47±20.93∗对照组5.71±1.486.52±2.0628.09±6.5814.06±4.7843.37±18.8461.35±17.62#t值0.4214.0320.5974.3030.4586.081P值>0.05<0.05>0.05<0.05>0.05<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炎性因子和脑梗死标志物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CRP、NT-pro-BNP均明显较对照组改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见表4。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指机体脑血管阻塞所致的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缺血中心区域脑组织出现不可逆

组别IL⁃6(pg/L)治疗前治疗后TNF⁃α(pg/L)治疗前治疗后CRP(mg/L)治疗前治疗后NT⁃pro⁃BNP(pg/ml)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13.46±3.127.61±1.35∗#18.62±3.8512.84±2.93∗#24.08±7.226.81±2.65∗#220.47±25.6398.42±12.65∗#对照组13.27±3.229.87±1.52∗18.59±3.7815.96±3.43∗24.67±6.9916.23±3.82∗224.58±23.92102.79±10.38∗t值0.5414.2540.4764.4330.5026.4650.6323.708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性病理改变,而周围脑组织处于缺血损伤可逆状态[12]。其发病后可继发缺血性脑水肿,加重对病灶区域的病理损害。此时及时改善缺血、缺氧症状,促使脑血液循环恢复,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13]。机制主要为:(1)通过消除脑水肿及局部毒素,改善局部循环,消除局部神经元恢复的有害因素[14];(2)脑组织结构及功能神经具有可塑性,新的突触连接的侧索芽生肌原先潜在的神经功能通路的显露,使得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获得调节[15]。因此,临床对本病的治疗应抓住时机改善脑部缺血及继发脑水肿对神经功能的损害,并保护脑神经细胞功能,促进其修复和再生。

β-七叶皂苷钠主要针对缺血性脑水肿的治疗,可明显降低脑梗死水肿区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的信号强度比及脑水肿体积,发挥明显抑制缺血性脑水肿的作用[16]。其作用机制为:(1)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发挥抗炎、抗渗出、消除肿胀的功能[17];(2)作用于抗磷酸组胺和缓激肽等炎性介质,减少其分泌[18];(3)稳定细胞膜,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得到恢复;(4)清除自由基,减少氧自由基对脑组织的过氧化损害[19]。临床对小鼠实验研究显示,β-七叶皂苷钠能明显减少脑梗死后3、5、7 d的脑梗死体积,提高水肿吸收率[20]。奥拉西坦为新型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能够选择性的作用于大脑皮质和海马区域,发挥激活、保护和促进受损神经细胞功能恢复,改善学习及认知功能的作用[21]。其作用机制为:(1)能够促进磷酰胆碱及磷酰乙醇胺的合成,稳定神经细胞膜结构和机能,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刺激特异性的中枢神经通路[22];(2)在脑缺血时激活糖酵解,增加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提高能量代谢,提高大脑中ATP/ADP的比值,加速脑中的蛋白质及核酸合成;(3)还可促进大脑皮质联络纤维突触的可塑性,激活其功能重组和重建,恢复神经功能[23]。因此,β-七叶皂苷钠和奥拉西坦联合使用能够发挥良好的修复脑组织损伤、提高身价功能的作用。

NT-pro-BNP为急性脑梗死的特异性指标,研究表明,NT-pro-BNP水平与梗死面积成正比,因此检测NT-pro-BNP可直接反应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24]。IL-6为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当脑缺血后受损的脑组织产生大量抗原,引起强烈的免疫应答反应,使得IL-6大量分泌。TNF-α是多种刺激因子的介导因子,可通过细胞毒性作用加重病情。CRP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可反映机体炎症程度,CRP升高可以诱导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增加血小板的粘附聚集,使血栓加重。因此,将IL-6、TNF-α、CRP 3个炎性因子指标作为脑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FMD为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易出现损伤,使得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管顺应性降低,血管张力调节功能减弱,导致了各级血管床压力的升高。因此检测FMD可显示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情况,有利于疗效的判断。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2%;2组治疗前Hcy和MCP-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cy和MCP-1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MD、NIHSS、BI指数明显较对照组改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治疗前FMD、NIHSS评分和B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CRP、NT-pro-BNP均明显较对照组改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β-七叶皂苷钠、奥拉西坦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降低Hcy和MCP-1水平,降低机体炎性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1 王强.β-七叶皂苷钠联合奥拉西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影响.中国基层医药,2014,21:2776-2778.

2 张宁,齐帜,银涛.奥拉西坦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23:667-669.

3 方荣,计高荣.红花注射液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329,1331.

4 肖继东,李吕力,罗永坚,等.奥拉西坦对脑梗死老年患者血清S100β、乙酸和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30-231.

5 杨萍华,孙金监,朱立菁,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干预治疗探讨.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26:303-305.

6 邓远琼,刘伯胜,邓远琪,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其治疗.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057-3061.

7 吴宏,陈俊抛,吴宇琳,等.β-七叶皂苷钠应用于脑出血后脑水肿治疗临床效果观察.河北医学,2016,22:61-63.

8 黄佐才,徐招柱,石佳泉,等.β-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海南医学,2016,27:3479-3481.

9 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81-383.

10 陈升王,吴世才,谢堪玉.七叶皂苷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17-1218.

11 孙建华.β-七叶皂苷钠对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功能的影响.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541-542.

12 方磊,方明,王成友.奥拉西坦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现代药物与临床,2013,28:933-936.

13 Starling AJ,Wellik KE,Hoffm AN,et al.Surgical decom pression im proves m ortality and m orbidity after large territory acute cerebralinfarction:a critically appraised topic.Neurologist,2011,17:63-66.

14 张美玲.奥拉西坦联合长春西汀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27-128.

15 胡雪,王恒敏.奥拉西坦联合血栓通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16-117.

16 冯骏,肖新莉,刘哲,等.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膜联蛋白A1水平的关系.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1939-1942.

17 Cheuk BL,Cheng SW.Annexin A1 expression in atherosclerotic carotid plaque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laque characteristics. Eur J Vasc Endovasc Surg,2011,41:364-371.

18 杨月仙,刘波,张茂林.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关系.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462-465.

19 丁钦慕.急性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关系的临床研究.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39-40.

20 李玉华.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同型半胱氨酸和S100B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3587-3589.

21 Petras M,Tatarkova Z,Kovalska M,et al.Hyperhomocysteinemia as a risk factor for the neuronal system disorders.J Physiol Pharmacol,2014,65:15-23.

22 庄丽丽,李晓宾,李传玲,等.急性脑梗死后白细胞介素6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相关性及 β-七叶皂甙钠的治疗作用.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840-842.

23 刘敏,孙宏侠.奥拉西坦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血小板聚集率、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及核转录因子水平的影响.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7:52-54.

24 Okabe T,Aida N,Niwa T,et al.Early magnetic resonance detection of cortical necrosis and acute network injury associated with neonatal and infantile cerebral infarction.Pediatr Radiol,2014,44:597-604.

项目来源:保定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编号:16ZF159)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范冬梅、刘立杰、刘永胜、李文星);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南奇乡卫生院(刘国欣)

10.3969/j.issn.1002-7386.2017.19.029

R 743.33

A

1002-7386(2017)19-2983-04

2017-05-18)

猜你喜欢

皂苷钠西坦奥拉
七叶皂苷钠对HepG2肝癌细胞氧化应激和体内成瘤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七叶皂苷钠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轻型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486例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主动监测情况分析
维克多·奥拉迪波进步最快球员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奥拉星:进击圣殿》
分析奥拉西坦治疗慢性脑缺血引起的痴呆
奥拉西坦联合丁苯肽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预后分析
七叶皂苷钠与化疗药联合对HT-29 结肠癌细胞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