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最怕黄梅天
2017-09-15郑安琳
文/郑安琳
心脑血管病最怕黄梅天
文/郑安琳
专家简介
郑安琳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内科学教授,上海华东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上海心身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历年来,从黄梅天开始一直到炎夏,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高峰期。因此,在湿热的黄“霉”天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要“未雨绸缪”,及早做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准备工作。
黄梅天,暑湿夹杂影响心脑血管
黄梅天时,雨量增多,平均空气湿度可达80%左右,气温高,气压低。中医认为,此时阳气盛,湿气重,暑邪和湿邪并存夹杂,对健康有不利影响。
首先,梅雨天空气湿度大、气压低,心脏病患者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等。
其次,由于下雨,人们减少了外出活动,血液黏稠度增高,易使心脑血管血栓形成,引起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肺栓塞等心脑血管意外。
黄“霉”天,如何让自己不发病
1. 保持规律的作息。放慢生活节奏,减轻心理压力,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有资料显示,平时午睡小憩30分钟,可以使心肌梗死的发病和死亡危险减少30%。
2. 为居室除湿。平时在家可使用各种家电除湿降温,比如除湿机,将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保持室内空气干燥。有不少老年人平时生活节俭,觉得“气温又不高,没必要开空调,浪费电”。但事实上,适当开启空调除湿,每个月电费最多花费几十元,感觉却舒爽了很多,是一种很好的健康投资。尤其是心脑血管病患者,千万不要舍不得。开启风扇也可以加速空气的流通,让人感觉不那么闷热。梅雨天的傍晚是一天内湿度最低的时候,这时可以开开窗,透透气。
3. 别做剧烈运动。夏季湿热,老年人如果进行剧烈运动,容易中暑、体力不支,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要知道,剧烈运动会使心跳骤然加快,引起心脏血管突然扩张,再加上黄梅天本来心脏负担就重,就易出现危险。
出现不适症状,如何及时应对
黄梅天期间,心脏病患者服药、饮水要及时,锻炼要少,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和联系卡。如果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心跳不规则、口唇苍白青紫、意识丧失等,往往就是心脏在报警,应及时就医。
◎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心病引起的一个急性发作症状。心绞痛发作时,患者会突然感到胸骨下出现持续的压榨性或窒息性剧痛。此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休息。患者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平静心情,原地站立休息,无需躺下,以免增加回心血量而加重心脏负担。
2. 服随身携带的急救药品。
比如,硝酸甘油一片,嚼碎后含于舌下,通常两分钟左右疼痛即可缓解;如果效果不佳,10分钟后可再在舌下含服一片,以加大药量。但无论心绞痛是否缓解,或再次发作,都不宜连续合服三片以上的硝酸甘油片。硝酸甘油片可维持药效达30分钟。
若疼痛剧烈,且随身带有亚硝酸异戊酯,可将其用手绢包捏碎,凑近鼻孔将其吸入,通常在吸入后10~20秒即可见效。亚硝酸异戊酯扩血管的效果更快、作用更强,但维持药效的时间短,仅7~8分钟。而且,用药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低血压,为防不测应立即找地方坐下休息。
3. 别恐慌,保持心态平稳。因心脏突发剧痛而陷入恐慌,对缓解心绞痛十分不利。恐慌会明显加快心跳的频率,从而加重了心脏负担。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可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检查后会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疼痛为此病最突出的症状,发作多无明显诱因,且常发作于安静时。该病疼痛持续时间久(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用硝酸甘油无效。
确认是心肌梗死发作,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进行急救。如果患者没有呼吸、脉搏及心跳,应实施心肺复苏术(CPR),解开患者颈、胸、腰部比较紧的衣服,保持患者温暖,必要时可用毛毯或衣物覆盖其身体。用凉的湿毛巾敷在其前额上。注意不要摇晃患者,或用水泼患者试图弄醒他,不要让他进食及喝水。
另外,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平时应常备缓解心绞痛的药物(如硝酸甘油,必要时舌下含服,争取充分的救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