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环醇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7-09-15冷飞李鹏飞施克新戴筱君杨梅曲琨贺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7期
关键词:双环保肝肝功能

冷飞 李鹏飞 施克新 戴筱君 杨梅 曲琨 贺颖

双环醇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分析

冷飞 李鹏飞 施克新 戴筱君 杨梅 曲琨 贺颖

目的 观察双环醇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应用抗甲状腺药物致肝损害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患者口服双环醇片保肝治疗, 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片治疗, 疗程均为9周。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9周后,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 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9%, 高于对照组的60.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消化道症状、肾功能改变、皮疹等不良反应。结论 双环醇治疗抗甲状腺药物物所致肝损害疗效可靠, 安全性较好。

双环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抗甲状腺药物;肝损害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治疗的过程中, 应用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他巴唑等)后出现肝损害者并不少见, 给临床医生进一步抗甲治疗带来阻碍, 安全有效的保肝治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对比观察甲亢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出现肝损害后分别接受双环醇及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保肝治疗后的肝功能变化, 以了解双环醇对抗甲状腺药物致肝损害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8月于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后出现肝损害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7例, 女51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排除酒精性肝损害、非酒精性脂肪肝损害、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及其他原因所致肝功能异常。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男7例,女28例, 平均年龄(38.3±17.2)岁;对照组男10例, 女23例,平均年龄(39.8±15.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入组患者均暂停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口服, 治疗组患者口服双环醇片(北京协和药厂, 国药准字H20040467)保肝治疗, 25 mg/次, 3次/d;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片(丹东医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1023819)治疗, 40 mg/次, 3次/d, 疗程均为9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及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肝功能酶学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 肝功能酶学指标下降幅度>50%。无效:未能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肝功能改善情况 治疗9周后,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 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治疗效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9%, 高于对照组的60.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

2.3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消化道症状、肾功能改变、皮疹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双环醇片(商品名:百赛诺)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制的国家一类化学新药, 目前广泛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对于抗甲状腺药物所引起的肝损害, 双环醇亦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分析其机制可能如下:①双环醇可增加肝脏中抗氧化物谷胱甘肽的含量, 而谷胱甘肽是细胞内一种非常重要的调节代谢的物质, 其结构中有巯基基团,对细胞膜完整性有保护作用, 故其间接达到了其抗氧化、保护肝脏细胞的作用。②其通过调控肝细胞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在维持细胞稳定、促进损伤细胞修复及提高机体免疫力方面有一定的作用。③双环醇诱导27kDa和70kDa热休克蛋白过表达, 从而抑制细胞核因子NF-KB表达, 进一步通过清除氧自由基, 维持肝细胞膜与线粒体的稳定, 使DNA免受损伤,抗肝细胞的凋亡与坏死, 从而大大减少血清氨基酸转移酶的释放, 减轻肝组织的炎症坏死和脂肪变性, 保护肝脏[1-6]。

动物实验中显示, 双环醇对刀豆蛋白A(Con A)、顺铂、四环素、酒精等引起的实验性肝损害均具有保护作用, 一定程度上可促进肝细胞再生。对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胺等引起的转氨酶升高均有降低作用。近期有研究表明, 双环醇片对药物性肝损害, 如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引发的肝损伤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改善作用[7-9]。

本研究应用双环醇片治疗抗甲状腺药物致肝损害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指标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9周后肝功能指标均有所下降, 且治疗组更为明显, 表明双环醇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所致肝损害临床疗效显著, 且无不良反应,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1] 冯福平.双环醇联合二甲双胍、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观察.福建医药杂志, 2013, 35(1):99-101.

[2] 于英男, 郭江, 李烨, 等.双环醇对刀豆蛋白A引起肝损伤小鼠肝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药学学报, 2008, 43(6):596-600.

[3] Yu YN, Chen H, Li Y.Effect of bicyclol on cisplatin-induced hepatotoxicity in the hepatocarcinoma 22 tumour-bearing mice.Basic Clin Pharmacol Toxicol, 2009, 14(4):300-305.

[4] Yu HY, Wang BL, Zhao J, et al.Protective effect of bicyclol on tetracycline-induced fatty liver in mice.Toxicology, 2009, 261(3):112-118.

[5] 刘耕陶.双环醇的抗病毒与肝细胞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中国新药杂志, 2001, 10(5):325-327.

[6] 赵冬梅, 刘耕陶.双环醇对刀豆蛋白A所致小鼠肝细胞核DNA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14):844-848.

[7] 王建军, 成军, 刘妍, 等.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双环醇作用HepG2细胞后的差异表达基因.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 12(7):1711-1714.

[8] 李烨, 戴国炜, 李燕, 等.双环醇对扑热息痛引起小鼠肝脏能量代谢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影响.药学学报, 2001, 36(10):723-726.

[9] Lu H, Li Y.Effects of bicyclol on aflatoxin Bl metabolism and hepatotoxicity in rats.Acta Pharmacol Sin, 2002, 23(10):942-94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7.075

2017-06-29]

125001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双环保肝肝功能
首个聚集可调双发射性质的手性双环分子研发成功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模仿到底
保肝药别随便用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
保肝药物体内活性筛选方法的建立
高含量DHA/EPA甘油三酯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