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2017-09-15石培民叶舂美李娟孔兴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7期
关键词:髓系骨髓白血病

石培民 叶舂美 李娟 孔兴美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石培民 叶舂美 李娟 孔兴美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21例。对照组予以地西他滨展开治疗, 试验组予以地西他滨协同CAG方案开展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回访1~3年, 对照组生存时长为(17.37±1.29)个月, 有15例患者生存, 总生存率为71.43%;试验组生存时长为(18.99±1.28)个月;有20例患者生存, 总生存率为95.24%;试验组生存时长及总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对照组社会功能评分为(77.99±12.76)分, 心理功能评分为(78.25±13.91)分, 身体功能评分为(79.32±15.64)分;试验组社会功能评分为(92.26±21.41)分, 心理功能评分为(95.73±21.12)分,身体功能评分为(94.12±24.85)分;试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具备较优的成效, 值得大力推行及使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地西他滨;急性髓系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指的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出现的恶型克隆类疾病, 罹患这一病症的患者预后状况极差, 且生存期限不长, 对这两种疾病的病理机制目前于临床内尚未查明[1]。本文探讨并研究了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6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4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21例。试验组男16例, 女5例;年龄49~71岁, 平均年龄(60.00±4.78)岁。对照组男11例, 女10例;年龄53~73岁, 平均年龄(63.00±4.1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地西他滨(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20066)开展治疗, 20~50 mg/d, 持续服用5 d, 28 d即1个疗程。试验组予以地西他滨协同CAG方案开展治疗, 依据15 mg/m2这一剂量静脉注射地西他滨试剂, 1次/d(需注意注射时长要超过1 h), 持续治疗5 d;同时,静脉注射阿克拉霉素(扬州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0196), 10 mg/d, 1次/d, 持续治疗4 d;并依据11~15 mg/m2这一剂量经皮下注入阿糖胞苷(国药一心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5127), 2次/d, 持续治疗1周。并回访1~3年。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状况。依据WHO有关不良反应的等级规定对全部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开展评测。借助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中包含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身体功能, 总分100分, 分值愈高代表生活质量愈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生存状况比较 回访1~3年, 对照组生存时长为(17.37±1.29)个月, 有15例患者生存, 总生存率为71.43%;试验组生存时长为(18.99±1.28)个月;有20例患者生存,总生存率为95.24%;试验组生存时长及总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

2.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 对照组社会功能评分为(77.99±12.76)分, 心理功能评分为(78.25±13.91)分,身体功能评分为(79.32±15.64)分;试验组社会功能评分为(92.26±21.41)分, 心理功能评分为(95.73±21.12)分, 身体功能评分为(94.12±24.85)分;试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指的是一种异质型的造血干细胞类病症, 于临床内的表现多种多样, 大多患者出现死亡的原因都是由于骨髓衰竭产生的并发症[2]。规范的支持型治疗方式无法促进疾病的改善及生命的延缓, 唯一可以治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对策即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3]。

地西他滨本身的作用体质就是借助磷酸化, 直接渗透到DNA内, 进而阻碍DNA甲基化转换酶, 所以, 如此就能够促使DNA低甲基化及细胞分散或是死亡以凸显出抗肿瘤这一作用[4-6]。再者, 借助对其开展体外实验的成果表明, 地西他滨能够阻碍DNA甲基化, 同时于出现这一作用的浓度内不会显著地阻碍DNA的形成。地西他滨诱使肿瘤细胞发生低甲基化, 进而促使把控细胞分散增殖基因本身的正常作用得以恢复[7-9]。相关学者[10]探究表明了少剂量的地西他滨和扶持治疗比较治疗无法耐受化疗的危险性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 两组的生存时长[(17.37±1.29)、(18.99±1.28)个月]没有明显的差别, 但是试验组显著增加了朝白血病转化的时长, 降低了朝白血病转化的发生率, 改进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次选取的患者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评分都是高危型患者, 肿瘤载荷较大, 在这一条件内地西他滨尽管无法于短时间中完全缓解病症, 但可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依旧优于最佳扶持治疗。总之, 老年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不够理想, 缺少较优的治疗方式, 生存时长不长。除最优扶持治疗, 地西他滨变成这一病症临床治疗的新兴选择。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回访1~3年, 对照组生存时长为(17.37±1.29)个月, 有15例患者生存, 总生存率为71.43%;试验组生存时长为(18.99±1.28)个月;有20例患者生存, 总生存率为95.24%;试验组生存时长及总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对照组社会功能评分为(77.99±12.76)分, 心理功能评分为(78.25±13.91)分, 身体功能评分为(79.32±15.64)分;试验组社会功能评分为(92.26±21.41)分, 心理功能评分为(95.73±21.12)分, 身体功能评分为(94.12±24.85)分;试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刘林等[5]调研成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运用于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具备更为优良的成效。

[1] 杨雪良, 吴亚妹, 曹永彬, 等.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及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5, 23(4):1056-1061.

[2] 梁亮, 吴国才, 聂丽容, 等.减低剂量的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白血病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8):2073-2075.

[3] 李章坤, 赖应昌, 李坤, 等.地西他滨联合减量CT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应用.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 23(9):1095-1098.

[4] 袁明, 王琼, 吴丹, 等.紫杉醇联合地西他滨对老年胃癌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72-4水平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6(22):5643-5644.

[5] 刘林, 朱俊锋, 马悦, 等.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联用地西他滨与半量白血病预激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当代医药论丛, 2016, 14(22):8-9.

[6] 杨华, 朱海燕, 姜孟孟, 等.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3, 21(1):121-125.

[7] 孙涛, 杨丽刚.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5(12):1522-1523.

[8] 李菁媛, 周敏, 冉启杰, 等.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3(1):19-22.

[9] 李娜.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山西医科大学, 2014.

[10] 周淑秋.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9):138-13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7.072

2017-07-10]

225400 泰兴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猜你喜欢

髓系骨髓白血病
白血病“造访”,人体会有哪些信号?
伊达比星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价值探究
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米托蒽醌与地西他滨药物联合CAG方案综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安全性分析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赞美骨髓
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