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癌症晚期患者居家临终关怀服务模式效果评价

2017-09-15李爱霞王森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居家家属癌症

李爱霞 王森

·社区医疗·

癌症晚期患者居家临终关怀服务模式效果评价

李爱霞 王森

癌症晚期患者医疗护理工作一直是临床课题讨论的重点,居家临终关怀服务理念一经提出,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医院、机关单位等需要通过居家临终关怀服务保证患者的就医感受,患者也希望在生命最后的阶段接受较为丰富完整、科学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1]。本文围绕现实病案,从基层医疗角度评价分析居家临终关怀服务模式的应用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至2016年10月本院体检和首诊发现疑似肿瘤患者,经绿色通道转入三甲医院确诊为癌症晚期患者105例,男73例,女32例;年龄28~71岁。所有患者均为晚期恶性肿瘤,其中胃癌20例、肠癌18例、肺癌31例、淋巴癌9例、骨癌5例、皮肤癌4例、乳腺癌6例、宫颈癌8例、卵巢癌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与对照组40例。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居家临终关怀服务,具体方法:(1)从患者身体情况、家庭情况及癌症治疗历程等,综合讨论处于癌症晚期的患者需要哪些医疗护理服务,如止痛、生活问题处理解答、心理抚慰、压力排解、恐惧调节、生活救助等。从患者角度,确定居家关怀的方式方法及路径,便于针对每例患者的特殊疾病情况及生活状态,给予有效、贴切的医疗护理服务。(2)定期巡诊,由于本文所选患者大部分为农村居民,文化水平较低,患者家属在癌症晚期患者临终护理、关怀方面无经验,故基层医疗会给予这部分患者定期巡诊服务,由院方派出巡诊小队,对患者进行家庭疾病探视,探视内容包括了解患者当前居住生活条件、服药状况、疾病感受、缓解方法、患者家属对待患者的情绪方式等,针对存在问题进行纠正、完善[2]。如患者病痛感受过于强烈,可以指导使用镇痛效果好的药物;如家庭无用药条件,医护人员可以到家对患者给药;如患者存在恐惧、焦虑等情绪,医护人员可以从专业角度对患者进行心理抚慰、排解他们不良的情绪状态,或教育传授患者家属与患者沟通较好的方式。(3)答疑解惑,为癌症晚期患者建立咨询窗口,患者或患者家属可以通过打电话、到院咨询的方式,就家庭中护理癌症患者出现的问题进行询问,由医护人员耐心解答,如解答不到位,可出诊,以确保癌症患者在居家护理期间出现的任何问题均可得到专业性、科学化的处理与帮助[3]。(4)心理沟通教育,处于生命最后阶段的患者,其心理和情绪均极度敏感,甚至有家庭情况不佳的患者,身体上已经遭受疾病伤害[4],应与患者及患者家属心理沟通教育,排解患者的不良影响,让患者或家属在接受死亡时更加坦然、从容、安详。如预估患者生活时长,在稳定患者情绪的同时,通知患者家属,做好心理准备、丧葬事宜;给患者正确的生活暗示,尽可能与患者家属协助完成患者的愿望和期盼;尽可能杜绝患者家属因患者死亡诱发经济纠纷、生活纠纷等[5]。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如用药指导、护理建议等,虽医护服务内容科学,但相关服务未体现居家特征,大部分均在医院完成。

1.3 效果评价标准 (1)生活质量评分: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及对患者的护理观察,评价患者临终前的生活质量,评价内容为:患者疾病感受、心理情绪状态表现、生活情况,以及患者家属反馈的患者临终前家庭生活及心理表现等。共5项,每项10分,总分50分。(2)服务效果评价:根据《癌症晚期患者医护服务标准及内容》中的相关内容评价:①显效:患者疾病感受良好、心理情绪状态平稳、与患者家属家庭配合紧密,无不良事件产生。②有效:患者疾病感受良好、心理情绪状态较为平稳、与患者家属家庭配合恰当,无不良事件产生。③一般:患者疾病感受一般、心理情绪状态有轻微起伏波动、与患者家属家庭配合一般。④无效:患者疾病感受不良,心理情绪状态有波动,存在抑郁焦虑情绪,与患者家属家庭配合不佳。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

2.2 两组癌症晚期患者服务效果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癌症晚期患者服务效果比较[n(%)]

3 讨论

20世纪开始,随着我国医疗体系的逐步完善、推广,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越来越好,面对日益提高的癌症发病率和病死率,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的是为广大癌症患者提供更全方位、立体化的,带有人文理念的医护服务、照料[6]。居家临终关怀服务模式在农村医疗领域逐渐开展。但从服务效果及表现看,该理念的推广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农村居民在医疗知识方面的匮乏及不足得以有效补充,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也变得更加完整、人性。基层医疗的医疗、护理服务有限,在对癌症晚期患者提供服务时,面临专业技术不足、能力短缺的客观问题,但对居家临终关怀服务,基层医疗不仅贴近患者、了解患者的家庭生活,消费水平还更易被患者及患者家庭所接受,其发展空间应进一步拓展[7]。

居家临终关怀服务模式对于癌症晚期患者,其医疗服务理念和特点非常适用于现实医疗情况,给患者临终生活带来较大帮助和安慰[8]。本资料中,观察组患者,在居家临终关怀服务模式的帮助下,生活质量评分、服务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居家临终关怀服务模式及理念在推广与建设的过程中,会被引入更多的医疗课题中,在服务模式建立、内容补充完善、服务路径进一步拓展的发展环境下,居家临终关怀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应用,是我国基层医疗人性化服务的具体体现。

[1] 王凌云,韩琤琤,刘春燕,等.家属对癌症晚期患者终末期治疗与抢救决策的质性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4,10(31):3770-3772.

[2] 张燕,张海生,徐丹,等.癌症晚期患者居家临终关怀服务模式研究及效果评价.中国全科医学,2014,12(16):3773-3776.

[3] 顾文娟,江勤康,黄艳,等.上海市四平社区晚期癌症患者居家临终关怀服务回顾性研究.上海医药,2015,12(10):47-51.

[4] 陈涛,陈越.晚期肿瘤患者及家属对家庭医生制舒缓疗护的满意度现况评价.职业与健康,2015,10(13):1644-1652.

[5] 朱雅铃,汪苗.晚期癌症病人家庭临终护理的研究进展.全科护理,2015,10(22):2139-2142.

[6] 刘晓惠,王清云,霍艳丽,等.社区晚期癌症患者家属身心副反应的质性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5,11(16):3505-3508.

[7] 周永红,钟华娟,徐珊珊,等.60例临终患者社区优质服务与家庭照护相结合的临终关怀实践.护理学报,2016,10(14):71-75.

[8] 陈国荣,段嘉,李君艳,等.医学生义工服务对晚期癌症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3,12(17):1540-1542.

102211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居家家属癌症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staycation居家假期
癌症“偏爱”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