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重复畸形一例
2017-09-15程琳田学斌何乾春
程琳 田学斌 何乾春
结肠重复畸形一例
程琳 田学斌 何乾春
结肠重复畸形是一种先天消化道畸形,临床上较罕见。2016年1月18日本院收治1例结肠重复畸形患者,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7岁,反复右下腹部胀痛6个月余,自诉平素排便不规律,1次/2~6d,色黄,质软,无黏液脓血便。体检:腹平,右下腹未发现局部隆起,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肿块,肝脾未及肿大,肠鸣音正常。癌胚抗原(CEA)1.0μg/L;糖蛋白抗原(CA)19~97.4U/ml;肝肾功能电解质无异常。B超检查:右下腹距体表1.9cm处可见6.4cm×3.2cm×5.2cm条索状囊性包块,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有细小光点,子宫附件未见异常,不排除阑尾黏液性囊肿(见图1)。手术见:阑尾外观正常,长约11cm,浆膜面光滑无囊肿,盲肠末端可触及7cm×4cm×4cm包块,质软,呈囊性感,位于结肠壁间浆膜层下,与结肠壁肌层粘连紧密,突入肠腔使其明显受压变形、移位,遂行回盲部切除术(见图2)。术后病理检查:回盲部囊性肿物,壁厚0.2cm,囊内可见褐绿色黏液样物质,诊断:结肠重复畸形。
图1 B超:条索状囊性包块,内有细小光点
图2 术后标本证实结肠重复畸形
2 讨论
结肠重复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约占消化道重复畸形的5%~25%[1]。男女比1:2.4,分为囊状畸形(90%)和管状畸形(10%)[2],管状畸形更为稀少,其中管状畸形又分为双管型和Y形。结肠重复畸形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病理特点:重复畸形与主肠管有相同的组织结构,有相同的浆膜、平滑肌及黏膜,其黏膜内有异位的胃黏膜及胰腺组织等。病理形态分4型[3-5]:(1)肠外囊肿型。(2)肠壁内囊肿型。(3)管状型。(4)胸腹腔重复畸形。临床表现多不典型,10%的患者可无任何异常表现,最常见症状为慢性低位不完全性肠梗阻,如腹痛、腹泻、便秘、排便不畅,严重者可有并发症表现,如出血、穿孔、肠套叠,有些患者合并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直肠肛门闭锁等。术前常不易诊断,诊断率仅20%,主要依靠病史、彩超、电子肠镜等辅助检查。结肠重复畸形一经诊断,建议手术切除,一方面是缓解症状,另一方面为避免结肠重复引起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肠套叠、癌变。因重复的结肠可伴有异位胃黏膜、结肠黏膜、支气管黏膜等,这些黏膜可能伴发溃疡、穿孔甚至癌变。若术前彩超检查见囊性肿物与盲肠壁相连则更应考虑此病,但应注意与阑尾周围脓肿、阑尾黏液性囊肿等鉴别,后者多由低年资住院医师操作进行手术,缺乏经验,对本病认识不足,导致误诊、漏诊。
[1] 赵玉元,何晓东,严祥,等.实用消化外科学.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2:233.
[2] 陆凯,陈涛.结肠重复畸形一例.江苏医药,2015,7(14):1601.
[3] 李兴杰罕见乙状结肠重复畸形1例《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15(1):4.
[4] 孙凤梅,邱枫.成人结肠重复畸形内镜下切除1例并文献分析.药物与人,2014(6):173-173.
[5] 柯峰,程艳.尹定尧横结肠降结肠重复畸形1例报告.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4(2):195-195.
745100 甘肃省庆城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