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适合我国当前慢性病发展形势的慢性病管理模式

2017-09-14吴祎芬侯娟吴忠颖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4期
关键词:发展形势慢性病管理模式

吴祎芬+侯娟+吴忠颖

【摘要】 查阅相关文献综述, 结合当前本院收治的患者中慢性病的发展形势, 探讨适合我国当前慢性病发展形势的慢性病管理模式。目前我国慢性病管理模式呈现多样化, 不同模式之间各有优劣, 相关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在商议制定有效的慢性病管理模式中, 政府应起到主要的引导作用, 利用互联网建立信息化的慢性病管理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同时培养相关的慢性病管理团队人才, 从而从多个方面加强我国对慢性疾病的防治工作, 提升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 慢性病;发展形势;管理模式;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4.119

目前, 我国慢性病发展呈现出上升势头, 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患病人群中的致死率较高, 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我国当前的慢性病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本院结合近年来有关文献资料, 简要研究分析了适合我国当前慢性病发展形势的慢性病管理模式, 以加强我国对慢性疾病的防控力度, 现将本次研究作如下详细报告[1]。

1 我国当前慢性病管理模式中尚存的相关问题

相较于发达国家, 我国的医疗体系尚不完善, 仍有许多地方需要不断改进, 其中慢性病管理模式发展起点低, 起步较晚, 目前主要以慢性病个人自我管理模式、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以及慢性病信息监测模式等主要的管理模式, 其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 1 慢性病个人自我管理模式覆盖面广, 应用门槛低, 可起到让尽量多的人进行慢性病自我管理的作用, 但不容忽视的是, 其实际的效果因个体差异、地区差异等而产生较大的差别。个人自我管理注重通过简单的健康知识宣教, 提高慢性病患者对自身疾病发展的控制力与预防能力, 增强普通未患病人群的防治意识, 鼓励患者或未患病人群积极参与到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自我管理中去。

1. 2 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所受到的重视较个人自我管理模式更多, 其具有立足于社区便于为患者提供帮助、经济花费较低、专业性较强等优点, 相较于医院的相关服务, 其无疑更加受到患者的欢迎, 但其发展普及速度慢, 无法满足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慢性病防治的普遍要求。因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点的工作人员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不如医院, 其更多的停留在基础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上, 社区民众对其信任程度不高, 而社区慢性病管理团队则由于缺乏人才、管理模式混乱以及相关制度不完善等而无法产生有效的作用, 社区慢性疾病防治工作并不理想[2]。

1. 3 慢性疾病信息监测管理模式可将不同地区的慢性病发展情况进行统一整合, 可系统性的、持续的进行常规监测工作, 从而利于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但我国慢性疾病信息监测信息化进程起步晚, 不同的地区所采取的方式各不相同, 以至于无法形成整体的、大区域性的信息监测模式, 慢性病信息监测呈现出零碎状态, 不同区域间的慢性疾病相关资源、信息共享困难, 较难实现不同地区间医疗卫生信息的相互交流与防治合作。

2 适合我国当前慢性病发展形势的管理模式的几点建议

我国当前的慢性病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而各地所侧重采取的慢性病管理模式不尽相同, 故利用有效的慢性病管理模式, 以提高我国对慢性疾病的防治工作质量, 从而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近些年来本院对慢性疾病防治的工作经验, 联系相关的实际状况, 本院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 以期对健全我国慢性病管理模式起到一些作用。

2. 1 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与政策, 提高我国对慢性病防治的重视程度, 对社会合力进行充分调动, 整合相关的医疗协会与服务团队, 形成有序的、整体的、高效的慢性病管理模式。从本院对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些年的防治中来看, 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总体来看政策的力度不够, 有指导意义的、操作性强的、可变化范围大的政策支持环境仍没有形成, 因此政府应当建立在其领导下的多部门协调合作的、综合的以及全面的慢性病管理模式, 形成良性的政策支持环境, 从而提高我国慢性病人员的健康生活水平, 提高普通群众对慢性疾病的重视程度与防治意识。

2. 2 完善医疗保险与慢性疾病防治的衔接制度, 避免贫困家庭因經济原因而不愿主动参与到慢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中, 将慢性病的健康管理与医保进行合理结合, 进一步扩大对慢性疾病的报销范围, 尽量保证最广大人民群众可利用医保减轻慢性疾病防治中的经济负担, 从而提高慢性病管理的普遍性与经济性。医疗保险可根据不同慢性疾病设立不同的报销起点与报销比例, 增加医保的设立点与机构, 不断完善我国目前现行的医保政策, 最大程度的发挥医保定点机构的作用, 帮助慢性病管理模式快速发展[3-5]。

2. 3 加大对相关慢性病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 提高此类人才的工作待遇, 激发基层工作人员的学习与工作热情, 从而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 有利于我国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发展[6-8]。各地的医疗人才分配应从集中于大型医院向基层医疗机构分流, 使每一个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均有专业知识强、医疗水平高、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医生, 从而以优秀人才带动基层工作人员, 共同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医疗水平, 有利于慢性疾病防治工作的开展[9, 10]。

3 小结

目前我国需要及时地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 以促进我国慢性病管理工作的开展, 形成具有普遍性的、全面的、综合而有效的慢性病管理模式, 做到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相互配合、信息资源相互共享以及财政投入力度加大等, 建立健全全国性的慢性疾病信息监测网, 以提高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力度与效果为目标, 最终建成适合我国当前慢性病发展形势的、科学合理的慢性病管理模式, 从而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顾厉, 陈向韵. 我国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49(7):862-865.

[2] 张银华, 陈燕, 晋溶辰, 等. 我国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及其评价. 全科护理, 2015(24):2351-2354.

[3] 黄淑惠, 叶世岳, 刘豫瑞. 从脑卒中筛查防治实践探讨我国慢性病管理新模式.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 29(4):65-67.

[4] 黄燕. 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服务模式与价值探讨.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11):469-470.

[5] 钱雪荣. 慢性病病案管理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28):313-315.

[6] 曹丛, 郭秀君. 我国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6, 33(8):54-57.

[7] 毛君花. 社区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研究. 中国卫生产业, 2016, 13(14):195-198.

[8] 仇华, 顾健. 社区慢性病管理与干预.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4, 25(1):153-155.

[9] 柏涌海, 朱有为, 李静. 我国慢性病健康管理实施模式探讨.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3, 7(6):418-421.

[10] 王春燕. 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义.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5):98.

[收稿日期:2017-04-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形势慢性病管理模式
慢性病管理对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评价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看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论改革思路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我国财会行业创新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