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在上消化道出血中临床运用分析
2017-09-14李泓涛
李泓涛
【摘要】 目的 探讨在上消化道出血中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45例。对照组应用西咪替丁进行治疗, 研究组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 明顯高于对照组的82.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上消化道出血中应用奥美拉唑治疗, 临床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奥美拉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应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4.077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类内科疾病。据相关资料统计上消化道出血占急性消化道出血的75%~80%, 病死率为5%~10%, 常见病因有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糜烂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1-3]。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分析在上消化道出血中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45例。对照组中男25例, 女20例, 年龄最大68岁, 最小25岁, 平均年龄(42.5±8.5)岁。研究组中男24例, 女21例, 年龄最大70岁, 最小22岁, 平均年龄(42.8±9.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禁食、禁水, 给予患者纠正电解质紊乱, 及时补充血容量, 纠正水平衡。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注射血凝酶(山东北大高科华泰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10541), 静脉注射0.25~0.50 U, 而后按照0.5 U/次的量给予;静脉注射维生素K注射液(山东益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7021817), 10 mg/次, 2次/d给予;凝血酶冻干粉(湖南一格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3020122), 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37℃)溶解成10~100单位/ml的溶液, 口服。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西咪替丁注射液(福建古田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5021164)进行治疗, 使用剂量0.2 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 溶解混匀, 按照14 mg/(kg·h)的速率进行静脉滴注。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注射用奥美拉唑注射液(扬州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9053)进行治疗, 按照7 mg/(kg·d)的剂量进行治疗, 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 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同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4]:患者接受治疗24 h后,均成功止血, 各项临床症状消失判断为显效;患者接受治疗3 d内成功止血, 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好转判断为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3 d病情均未出现好转, 临床症状满没有改善判断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止血、临床症状改善、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治疗过程中发生恶心呕吐、头晕、腹泻、白细胞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 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头晕、腹泻、白细胞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10/45), 研究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类高危疾病, 由于患者的胃黏膜和食管黏膜出现溃疡或是糜烂, 引发上消化道出血, 该疾病一旦发生, 病情进展迅速, 若不及时治疗, 可能引发贫血, 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甚至导致死亡[5-8]。
临床多应用抑酸剂进行治疗, 通过抑制胃酸分泌, 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凝块的凝集, 不仅有效止血和预防再出血, 又可治疗消化性溃疡[9, 10]。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较对照组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及临床症状, 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提高临床疗效, 降低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 且上述各指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上消化道出血中应用奥美拉唑治疗, 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缩短患者上消化道出现时间和住院时间, 临床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三仁. 消化内科高级教程.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3:9.
[2] 邹扬军. 奥美拉唑静滴用于小儿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医学创新, 2017, 14(7):69-72.
[3] 贺华, 王义杰, 吕剑平. 奥美拉唑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当代医学, 2015, 21(23):124-125.
[4] 崔立红. 奥美拉唑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转化医学杂志, 2005, 18(3):151-153.
[5] 陈玉萍. 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实用预防医学, 2007, 14(5):1520-1521.
[6] 强华琼. 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 13(9):25-26.
[7] 王玲, 高东. 奥美拉唑预防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5(3):476-478.
[8] 章在奎. 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当代医学, 2014, 20(4):139.
[9] 卢建梅. 奥美拉唑与西米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 中国医药指南, 2009, 7(11):88-89.
[10] 周玉涛, 张进, 苏宝印, 等. 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在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10):46-47.
[收稿日期:2017-05-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