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早期肢体功能康复护理体会
2017-09-14王芳
王芳
250031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医院
脑卒中患者早期肢体功能康复护理体会
王芳
250031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医院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收治脑卒中患者150例,给予心理干预、体位护理、肢体的功能训练与认知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上下肢肌力平衡和日常生活能力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进一步康复。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中的比较常见的病种,也是一种多发病,其中,70%~80%的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康复护理的介入,以促进患者在肢体功能方面的恢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力(ADL)以及运动功能(FMA)进行改善。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脑卒中患者150例,男99例,女51例,年龄39~85岁。其中脑出血44例,脑梗死106例,患者的临床诊断都符合下列标准:①首次发病时间<3 d;②经头颅CT和MR检查得以证实;③在入院的时候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平稳的;④患者具有无意识、认知障碍与失语,而且还存在偏瘫。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心理干预:在护理人员给药的过程中,对患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做一分析,并开展早期的心理干预。在恰当的时候可以让已经治愈的患者将一些体会分享给正在治疗的患者,有助于患者及时地进行角色的转换;制定短期内的护理目标,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②时间选择:脑卒中患者在康复训练中对肢体功能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国外对脑卒中的早期康复实践、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在患者发病后的21 d内,几乎25%的患者会出现再发和进行性的病情加重现象。所以,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应该选择在患者的病情稳定之后的24 h开始,按照病情的轻重选择不同类型的康复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脑梗死发病之后的第2天就已经开始了肢体功能的训练,脑出血患者在病情稳定之后的4 d进行训练。③体位护理: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取的是患侧卧位和健侧卧位体位交替。ADL训练中,让患者的肢体时刻处于正确的姿势与体位,能够防止患者的肢体出现挛缩以及关节变形。此外,还要在固定的时间对体位进行变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④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患者在进行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过程中,运用的是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两者相互结合的方法。前者主要指的是由医生、护理人员或者家属对患者的瘫痪肢体进行活动,主要有患肢的所有关节的屈伸和旋前以及旋后与内收等方面的运动。要遵循先大关节再小关节的治疗顺序,要缓慢进行。对每一个关节的运动次数都是3~5遍/次,2次/d。当患者的患侧肌力逐渐恢复达到Ⅱ级时,要鼓励患者运用健肢带动患肢的被动活动,如果患者的肌力恢复到了Ⅲ级,就要以主动运动作为主要的锻炼方式。需要注意4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坐位锻炼,如果患者自身的肌力已经恢复到Ⅱ-Ⅳ级,则可进行坐位练习,需要让患者的躯干平稳以适应逐渐下床活动,让患者扶稳躺好,将床头抬高30°,之后再将床头的角度上升,让患者增加坐的时间。一般持续15 min随后,缓慢进行躯干俯仰和侧屈以及扭曲运动,要和上肢加强配合,帮助患者对坐位时自身平衡功能进行锻炼,让患者运用双手掌或者是脚掌挪动身体,紧接着,进行坐位的生活自理方面的锻炼。其次是站位锻炼:患侧的肢体肌力恢复到Ⅲ级以后,可以进行站立锻炼。让患者先做扶床站起训练,患者的双手扶床,做原地踏步,逐渐将重心转移。在锻炼的过程中,要求1名护理人员在患者身边起到保护的作用。再次是步行锻炼:所谓步行功能,主要是指人体中的多个部位之间相互协调和配合的具有复杂性的运动功能。患者的下肢肌力恢复到V级以上,可以进行行走的训练。活动时间与程度要以患者自身没有疲劳感作为标准。初始阶段的步行锻炼,可以在平行杆中进行,搀扶患者或者给予患者支撑物,要防止患者在练习的过程中摔倒。最后是日常生活的训练,这一部分主要是对患者进行技巧性的训练。包括手指功能和步态与精细协调等。训练患者使用汤匙和刷牙以及洗碗等,进而促进患者的自理能力。⑤认知教育:要加强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要不断向患者和其家属进行该病的防治知识介绍,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患者在早期康复中的依从性教育。
疗效评定期:对两组患者在发病1周与发病4周进行评价,运用FMA评分法以及Barthel指数记分法对FMA和ADL做评定。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上肢 治疗前下肢 治疗后上肢 治疗后下肢
讨 论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脑出血及脑梗死。近年来其发病率仍在上升,且好发于中老年人,是威胁人类生命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病死率下降,但发病率和致残率将会增加。虽然脑卒中所致功能障碍目前在药物治疗方面无重大突破,但近年康复治疗和护理有所发展。一般认为康复医学是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之后的一门新兴学科。经几十年的实践与发展,康复医学对卒中的疗效已获广泛肯定。脑卒中患者早期功能训练能够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潜在的护理费用,节约社会资源。
本研究表明,早期的康复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最终让患者回归家庭,进而回归社会。
[1]钟捷,张月娟,余艳兰,等.早期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病人瘫痪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3,23(2):2115-2117.
[2]何爱华.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2(3):161-162.
[3]董慧玲.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J].中外妇儿健康,2011,10(9):306.
Nursing experience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of limb function in stroke patients
Wang Fang
Hospital of China Heavy Duty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250031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of limb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troke.Methods:150 stroke patients were selected.They were treat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postural care,as well as functional training and cognitive education.Results:The strength balance and daily life ability of the upper and lower limb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fter 6 weeks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26 cases were cured,23 cases were markedly improved,1 case was ineffective,an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8%.Conclusion:Early interventi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stroke patients can promote further rehabilitation of limb function.
Stroke patients;Limb function;Rehabilitation nursing
10.3969/j.issn.1007-614x.2017.2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