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历史课堂的语言运用艺术
2017-09-13张璐
张璐
摘要 语言是课堂的重要表达形式,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更是需要教师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才能展现自己的课堂艺术魅力。本文结合自己的历史课堂,探讨了历史课堂语言的运用艺术,从语言表达要富有感染力,要形象生动,要幽默风趣,要准确严谨,还要借助肢体语言等五个方面对课堂语言的运用艺术作出了自己的尝试与思考。本文对于提升历史课堂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感染力;形象生动;幽默有趣;准确严谨;肢体语言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人们常常说,文史不分家。这也充分说明历史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语言的表达力,需要历史教师有较强的语文功底。因此,一堂课讲得生动与否,往往和教师运用语言的艺术直接相关,富有感染力、形象生动、幽默有趣、准确严谨的语言,辅之以自然、贴切的肢体语言,能更好地表达教学中的学习内容,提高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呢?
1 语言表达要富有感染力
语言的感染力是指教师通过语言或者肢体语言,引发学生相同的思想感情,或者形成相同的想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总是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态度、情感倾向,对历史事件的评判等对学生有感染、熏陶的作用。教师要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其或褒或贬、或喜或悲、或爱或恨,或鞭挞假丑恶、或讴歌真善美,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如讲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教师运用控诉性的语言,悲壮而愤怒的语调,强烈谴责西方列强的犯罪行径,把他们在我中华大地上犯下的令人发指的罪行印刻在学生的心中。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才能让他们牢记历史,勇于进取,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为了提升语言表达的感染力,教师要在多读、多练、多听上下足功夫。多读,是指大量阅读历史书籍,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形象库。多练,是指在多读的基础上,精选一些语段进行朗读训练。很多历史老师没有朗读的习惯,造成的后果是课堂表达上缺乏流畅。多练,就是要练习朗读,练习演讲。要练嗓子,对语音、语调、语速、语气等表达技巧特别注意。要训练自己语言的轻重缓急,实现课堂语言的抑扬顿挫。历史教师还要多听“百家讲坛”,看看钱文忠、袁腾飞等名师是如何把历史演绎成生动的讲演的,并把它借鉴到课堂上来。
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有助于还原一段鲜活的历史,有助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实现了文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从而,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点燃了他们思想的火花。
2 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因此,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就显得非常重要。历史课堂语言表达首先要学生“听得懂”,其次要学生“喜欢听”。要保证学生“听得懂”,就要结合学生现有的生活体验,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点出发。要让学生“喜欢听”,就要让课堂充满乐趣,富有想象的空间。如何让历史课堂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呢?除了锤炼自己的语言表达外,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力。
首先,要结合语文知识学习历史。我们知道,那些历史名著其实也是文学佳作。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就被誉为“无韵之离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不少篇章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一些稗闻野史如《左传》也是文学的精品。还有《资治通鉴》。这些著作都是史以文传,文史交辉的典范。又如,学习《隋唐时期的文化》,就可以结合语文学习过的古诗。重温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代诗人的优秀诗篇,体会诗歌的意境,感悟其美感。
其次,尽量口语化表达。我们知道,《南京条约》是英国攫取的权益,引发了美、法等国的垂涎。这里“攫取”“垂涎”都是书面语言,不容易理解。我们可以把“攫取”口语化为“捞到好处”,“垂涎”口语化为“流出了口水”。另外,如“囹圄”指的是“監狱”,“唾骂”我们说成“责骂”,“叩首”今天说“磕头”。把文言的、书面的表达尽量用口语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它们。
最后,还可以借助视频材料。如学习《外交关系的突破》时,乔冠华部长在会上发出了“最爽朗的笑声”。这个“最爽朗的笑声”是怎样的呢?历史老师怎么讲都不如回放一下视频,因为这个场景视频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直观印象。
3 语言表达要幽默有趣
语言的趣味性并不是指用粗俗的话语或者用“傻瓜”等语言逗引学生捧腹大笑,而是指善于运用和剖析事例,恰当地使用比喻、摹状、夸张等方面,把复杂、抽象的历史事件说得具体、生动、通俗易懂。如袁腾飞老师在讲到《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慈禧太后不自量力向列强联军宣战时,是这样风趣的评价慈禧太后的:当时的慈禧太后,是那些愤青们心目中的偶像,最伟大的中国老太太。没有一个人有比慈禧更伟大。一口气向十一国宣战,大清创古今未有之举。戏谑中把慈禧好大喜功又不自量力的一面表达得淋漓尽致。
语言的趣味性还表现在教师讲课的发音清楚,咬字准确,音调的抑扬顿挫,语言表达的轻重缓急和音量的高低起伏上。为此,教师在讲课时,音量的大小轻重,要根据教学内容,环境条件、学生数量和情绪来把握。
4 语言表达要准确严谨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语言表达要力求准确严谨。
首先,要求发音准确。特别是作为客家人,要努力克服客家方言的不利影响,力争发音准确。另外,还要克服一些不必要口头禅和粗俗的俗语。
其次,精心组织课堂语言。要在备课、试讲、或者开展其它教研活动的过程中,认真修改教案或者讲稿,删除一些牵强附会、可有可无、模棱两可的空话、套话,做到课堂语言精确。如《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而不是2100万两。《鸦片战争》中是虎门“销烟”而不能说成“烧烟”。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割据局面,但并非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这些都要注意表达的准确严谨。
再次,理清思路,突出重难点。每一节课的教学语言都要围绕教学内容,事先考虑好如何讲好开场白,怎样连接好上下文内容,怎样讲好结尾,特别是重点、难点问题的小结,归纳性的语言,更要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句句扣题,前呼后拥。切忌夸夸其谈、故弄玄虚、信口开河,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使学生理不清思路,抓不住重点。
最后,教师的语言表达要有严肃性与思想性。
教师的语言要有严肃性。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有影响。学生们常常不自觉地把教师视为“道德形象模特”加以效仿。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的内容和方法对学生都有深刻的影响。
教师的语言要有思想性。教师的教学语言都要与教学目的相一致,保证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语调上要庄重,即使需要激昂的表达,也应在热情中透出沉稳,绝不可以油腔滑调,哗众取宠。在内容上,要始终围绕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把重点内容讲得有深度、有板有眼、声声入耳,使学生就事导理,常听常新。
5 要借助肢体语言
也就是无声语言的运用。无声语言指的是教师的手势,面部表情、仪态、仪表等。在课堂教学与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无声语言,加强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身体的造型、手势的动作能给有声语言以补充。站立的姿势应给人以挺拔、稳健、活跃之感。例如,学习到近代西方殖民主义者在美洲实行种族灭绝政策时,教师要表情严肃沉痛,眼睛里似乎要冒出愤怒之火,辅之以手势变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教师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也认识到欧美殖民者对美洲原住民犯下的可耻的侵略罪行。
综上所述,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历史教师应努力提升自己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使自己的课堂语言表达富有感染力、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准确严谨,同时借助肢体语言,使历史课堂更加富有生命力。本文仅是笔者对历史课堂语言的运用艺术的初步尝试与思考,限于笔者水平,表达上可能挂一漏万。写出来,希望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大家更多的关注与思考。从而,更好地提高每一堂历史课的教学效果,圆满完成历史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苏华南.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语言运用技巧[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11).
[2] 杨思富.也谈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学语言的使用[J].求知导刊,2016(07).
[3] 林永成.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3(03).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化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