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企业人才流失成因及应对措施

2017-09-13宋旭红

魅力中国 2017年31期
关键词:人才流失成因对策

宋旭红

摘要:当前这个社会已经全面进入到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知识与科技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人才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稀缺性资源。纵观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人才方面的竞争,人力资本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知识与科技的代表,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因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人才流失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各个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本研究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详细探讨了企业人才流失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应对措施与建议,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企业;人才流失;成因;对策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再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人才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国家、地区等为了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均在尝试积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1]。由此可知,人才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所稀缺的一种资源。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再加上员工组成结构的特殊性,导致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员工流失问题往往更为突出,而人才的流失,特别是核心人才、优秀人才的流失,往往会导致企业承受巨大的损失,并且已经成为制约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瓶颈所在。因此,深入分析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失的成因,并根据成因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失成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高新技术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先决条件,而人才则是有效掌握高新技术的重要载体。所以,高新技术企业竞争的主要趋势逐渐转变为人才方面的竞争。因为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发展存在不均衡的現象,人力资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呈现为重新配置的趋势,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动发展趋势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是以民营企业为主,因为资金方面的制约,大部分选择落后区域,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相对较为有限,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失严重。

(二)个人原因。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主要是以知识型员工为主,而这些知识型员工本身均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与较高的文化水平,本身对于自身能力提升与知识更新方面的要求往往更为强烈。其在工作方面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同时更为注重职业规划,通过全面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获得更高的发展。如果工作对于知识型员工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亦或是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其往往会选择跳槽。而能力越突出的员工,其能够选择的就业机会自然就更为广泛,使得他们的流动性更强。

(三)企业原因。

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因为认知错误,在发展过程中过于倾向于技术设备方面,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足,尽管在在现代化技术与设备方面得以不断积累,但在人才管理方面则暴露出诸多问题。具体来说,高新技术企业因为内部管理方面不当所引发的人才流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企业内部缺乏具有吸引高新技术人才针对性的薪酬体系,从而在人才市场上不具竞争力;其二,技术人才的培养和职业生涯发展与企业的发展脱节,难以留住人才;其三,高新技术企业软硬件环境不够理想,难以让员工产生归属感。

二、应对措施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薪酬体系。

1.设计具有激励性的薪酬体系。

薪酬尽管其不是决定人才忠诚度的唯一因素,但其作为基本的物质保障,薪酬体系合理与否,关系到员工的去留。这就需要高新技术企业全面调查同行业、本地区的薪酬情况,设计一套既能够适合自身资金水平,同时又可以表现出外部竞争性的薪酬体系,同时让薪酬与员工绩效进行挂钩,进一步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通过薪酬充分彰显高新技术人才的个人价值,以此来提升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2.设计弹性、多元化的福利体系。

归属感是企业能够留住员工的重要因素。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要想真正解决员工的归属感,就必须要全面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因此每个员工是存在明显差异性的,其对于福利方面的要求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倘若在福利总成本规定范畴以内让员工自由选择喜欢的福利,则能够在满足员工需求的同时,也不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尽可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计弹性、多元化的福利体系,真正为企业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

(二)加强特色企业文化建设。

针对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企业应当主动帮助新进员工认同企业文化,使得他们能够逐渐养成集体意识,更好的融入到员工队伍中。由于新进员工方面的特性,其进入到企业后主要是以满足生活需求为主的时期,针对企业文化方面的关注相对较少。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尝试“一帮一”的方式,使得他们能够迅速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以及企业文化,使得新进员工可以产生存在感[2]。除此之外,高新技术企业还应当将关爱员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从点滴小事着手,在规章制度、企业文化方面给予员工更多的人文关怀,真正彰显出以人为本的特色企业文化。

(三)优化企业软硬件环境。

从硬环境来看,其主要指的是企业地质、通讯、位置、配套设施以及办公环境等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应当重视硬环境对员工归属感的重要影响,尽可能针对员工每日长时间停留的办公环境进行全面的优化,保障温馨舒适的同时,尽可能完善相关的各项硬件设施。对于部分条件不够理想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其往往建设在郊区,可以尝试定期安排班车或者给予交通补贴的方式,以此来改善员工产生的心理落差。从软环境来看,其主要指的是企业风气、沟通环境以及管理风格等。要想建立良好的企业软环境,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层应当树立正确的人才理念,积极吸收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尽可能淡化等级理念,防止因为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不信任引发风险。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尽可能增加企业内部的交流沟通,使得管理层能够与员工进行无障碍的双向交流,进一步加深各自的认识,真正构建和谐、融洽、民主的良好氛围[3]。

(四)培训教育与企业发展挂钩。

处在当前这个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企业培训制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员工对于企业的满意度与归属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员工的流动[4]。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应当意识到培训教育对员工职业规范与发展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当前培训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全面的优化:首先,针对高新技术型人才,需要设计具有计划的技术技能培训规划,并且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针对培训规划进行不断的优化调整使得技能性人才的技术能力与操作能力能够得以源源不断的提升,全面满足其对于技术、技能方面的需求;其次,针对核心人才来说,应当共同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综合参考高新技术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训计划,使得核心人才的成长轨迹能够与企业自身的发展轨迹进行吻合,使得核心人才可以意识到自身的发展与企业始终保持相依相存的关系,进一步加强他们对于企业认同感与归属感[5]。

三、结语

高新技术企业因为行业特殊性,人才流失的情况极为普遍,其已经成为制约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高新技术企业深入分析导致人才流失的原因,分别针对不同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策略,通过建立健全薪酬体系、加强特色企业文化建设、优化企业软硬件环境以及培训教育与企业发展挂钩,以此来提升员工认同感与归属感,使得人才流失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康佳.浅析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06):106-107+120.

[2]丁敏.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人才流失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4(02):13-16.

[3]马兰.我国民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博弈分析[J].中国市场,2015,(12):59-61.

[4]何建妹.浅谈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4,(14):102-103.

[5]许阳,李卫华,刘辉.防止企业人才流失的可拓策略生成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2,29(02):15-20.

猜你喜欢

人才流失成因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如何有效防止人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