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教研组作用 促进农村特岗教师专业成长

2017-09-13张郁艾童浩周双全

魅力中国 2017年31期
关键词:专业成长教研组

张郁艾+童浩+周双全

摘要:特岗计划实施以来,农村特岗教师队伍不断壮大,逐渐成为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来看,农村特岗教师在专业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本文从加强教研组的工作来提升农村特岗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两个“一”工程:“一个抓手”——以教研活动为抓手,积极有效地开展活动,提高教研水平;“一个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强化教研组的基本功能,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教研组;特岗教师;专业成长

2006年起国家开始实施“特岗计划”,它是一项专门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国家教育政策。2009年,“特岗计划”的实行范围扩大到中西部地区22个省份的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桃源县2013年开始招聘特岗教师。“特岗计划”实施以前,桃源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存在数量不足、年龄结构不合理、跨学科教学现象严重等问题。“特岗计划”的实施对以上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基本上改善了农村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从2013年开始,有900多名特岗教师到桃源县农村中小学任教,我校2013年至2016年共有31名特岗教师补充进来,占我校教师的42%。他们的加入提升了我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加强我校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有不少特岗教师来自于非师范院校,他们不具备教育专业背景,专业性不强,还有很大部分特岗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科目不对口。因此,当前想尽办法促进农村特岗教师专业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要使农村特岗教师专业水平得到发展,教师综合素养大幅度提升,光靠教师本人摸着石头过河是一件不现实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于集体的力量,通过加强教研组的工作来促进农村特岗教师的专业成长。下面就如何利用两个“一”工程来发挥教研组作用,促进农村特岗教师专业成长谈一些体会。

一、“一个抓手”——以教研活动为抓手,积极有效地开展活动,提高教研水平

(一)抓好理论学习。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对特岗教师的生存和发展极为重要,教研组学习既是一种团体压力又有助于教研团队动力的形成。要引导特岗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而不要小看理论思维,理论学习要更加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因此要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理论的学习,它包括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最新教学理论的学习,最新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的学习,考试分析与评价等等。

(二)抓好专题活动。

学校每一位骨干教师都有自己的专长,而且经过时间的打磨,他们的教学经验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我们就要善于调动骨干教师参与教研组建设的热情,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特长,用讲座的形式向特岗教师传经送宝,减少特岗教师摸索时间,提高其教学效率。每次可设立一个专题,如活动成员谈心得体会或对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作个案分析等。有条件的话,可以请教研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来校作讲座,“传道、授业、解惑”。

(三)抓好听课、评课活动。

任何一次公开课教学都是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应对能力、启发引导学生等各种能力的展示,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基本素养的体现,因此任何一次公开课对教师自身成长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教研组要充分重视每一次公开课,认真组织好听课、评课活动。对于组内的特岗教师的公开课设想要认真听取,对其初稿的可操作性能做出客观的评价,再稿时还对各种细节问题提出忠告。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客观地评价他这堂课的成功和失败之处,促使特岗教师尽快成长起来。

二、“一个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强化教研组的基本功能,提升教学水平

(一)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理念。

学校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教师的竞争,教师的竞争其核心是观念的竞争,是课堂效率的竞争。我们农村学校的质量要提升、要突破,没有其他途径,唯一的办法就是教研组要强化教师特别是特岗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提升特岗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关于课堂教学思想,我们的三个关键词是“以生为本”、“情感教育”和“循序渐进”。

“以生为本”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做到:1.学会“想”:让学生自己动脑想问题,老师关键时点拨;2.学会“做”:学生自己做实验、自己运算和做题,学生充分享受过程体验;3.学会“说”:能学生自己说的老师不说或少说,让学生充分讨论、表达;4.学会“归纳与总结”:学生通过学习知识、通过演算等悟出规律、方法,能做到触类旁通,由此及彼,达到提升能力,形成学科素养的目的。

“情感教育”实际上是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它体现了三个维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思想,要求課堂上师生关系融洽、民主、平等。

“循序渐进”是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备课时要科学编程,遵循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渐进式、螺旋式前行,使学生从知识点理解、能力提升到最后形成学科素养等目标一气呵成、水到渠成。

(二)高度重视集体备课,强化备课要求。

常规教学的几个环节都重要,但我们最看重的是备课这一环节。课堂教学的一切源头活水在备课、在教案。教研组对备课的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周每个备课组至少完成一次集体备课,每次至少两小时;第二、手写教案,严禁电子教案,一个课时撰写一个教案,教案不能简单地进行知识点罗列,要体现出师生互动,尤其要体现出“以人为本”和“情感教育”等;第三、落实四多两精(课前花的时间多;思维训练多;信息量多;自主权多;精讲精练);第四、教研组要经常检查老师教案,开学第一周后第一次检查,以后每月一次检查,教研组要形成教学简报,不良现象要及时通报纠正。

总之,教研组建设如能抓好上述工程,必然会创设出浓厚的教研学术氛围,使教研活动这一沿袭已久的教师业务学习方式注入新的活力,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教师能有所作为,使教研组建设得到实化,使教学研究焕发生机与活力,从而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汲取教学精华的重要组织,有效地促进特岗教师专业成长。

猜你喜欢

专业成长教研组
“名校之名,在名教研组”
提升教研组长学科领导力策略的研究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聚焦心智模式,追求专业成长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
对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