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之名,在名教研组”
2019-11-28孙金鑫
孙金鑫
“名校之名,在名师,更在名教研组。”
笔者印象中,较早提出这个论断的,是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他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学校能成为名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两点,一是有名师,二是有名学科,相比之下,名学科可能更重要。名学科建设要依托名教研组。名师的影响力,有可能会随着他离开学校而消减;但名教研组的影响力则不会因为一两个人的变动而发生大改变。
对此笔者深以为然。只有名师未必有名校,但有名教研组则必然有名校,因为一个学科团队的卓越,必然会带动相关学科团队乃至整个学校的进步。因此我们都清楚教研组建设的重要性。但我们也很遗憾地发现,许多学校其实一直在从学科知识传授的角度来进行教研活动,而没有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研究教研组的建设。教研活动是教研组建设的重要内容,但不应该是全部,教研组的建设应包括教研组文化建设、制度与规矩建设、课程与教学研究、人事安排与教师能力提升等。即我们已往研究更多的是“做什么事”,而对“为什么做事”“要做成什么事”“怎么更好地做事”研究不夠。
当然,也有一些先知先觉的地区和学校,一直在进行教研组建设。比如早在本世纪初,“新基础教育”实验就将教研组建设作为一个重要行动策略。但将教研组建设提到“名”教研组建设的高度,则是近几年的事情。“名”是对内涵、品质、影响力的更高要求,是要求学校不止要做好教研组的常规建设,更要让教研组在一定区域内有专业影响,进而提升学校的专业水平和社会影响力。2018年4月20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召开“北京市中小学语文教育大会”,意在唤起各学校对名学科和名教研组建设的重视。2019年5月,北京市东城区宣布要开展“双名工程”,新建名教研员工作室、名学科工作室。而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双一流”建设,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应该说,未来一段时间,名教研组建设,可能会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与“武器”,推动基础教育质量的稳步有序提升。
那么,名教研组应该“名”在哪里?名教研组建设应该在哪些地方用力?笔者以为,名教研组的“名”,不仅是名气,更是明白、是创新、是优秀、是卓越、是担当、是影响力。名教研组至少要有“六名”:名理念、名机制、名教师、名课程、名活动、名学生。后三者众所周知,笔者此处仅谈谈能生成后三者的前三者。
名理念。教研组建设要有目标、有文化、有规划、有表达。学校文化是教研组文化的根基和起点,教研组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的延伸和落地。每个教研组都可以依据本学科特点,建设富有生命色彩的,开放乐观、和谐合作、创新进取的教研组文化,同时用更易于为年轻教师和新生代学生接受的方式,将富有自己学科特色的教研组文化表达出来、传播出去。
名机制。大多数教研组都有一套成型的制度体系和行为范式,名教研组则更要有一些自己的“当家功夫”“独门暗器”,因此必须在研究方式上改版升级,在研究方法上下功夫,在研究工具上动心思。我们可以借助大数据、AI技术、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等,进行更加科学精准的学科研究。要倡导教研的数据化、智慧化、成果化、价值化。
名教师。名教研组都要有一两个灵魂人物,要形成人才梯队。没有灵魂人物的教研组,无法成为有凝聚力的名教研组;但有多个灵魂人物的教研组,也可能会因内耗而失去凝聚力,因此教研组长和灵魂人物最好二者合一。陶行知先生当年在重庆合川创办的育才学校,音乐组主任是贺绿汀,舞蹈组主任是陈爱莲,文学组主任是魏东明和艾青。这些熠熠发光的灵魂人物让每个教研组都闪烁着独特的光芒。教研组内的名师,最好差异发展,各有自己的优势领域,互相欣赏和支持,“不只是同事,还要是知音,要能说到一块去,玩到一块去,干到一块去”。
如何建设一个这样的名教研组?对此,教研行政部门要给政策,学校要给支持,要给资金、给场地、给规划、给制度、给培训、给舞台。同时,每个人都要进行一场灵魂深处的革命。校长要放权,中层干部要放手,家长和社会要放心,教研组长要自强,教研组成员要自信,大家都要相信教研组的潜力、耐力和爆破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校长要给包容、给笑脸、给陪伴。校长要多包容,要允许教师出问题、允许教师出风头、允许教师有小个性,要能包容教研组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完美;校长要多微笑,要多给鼓励,做教师激情的点火者而不是灭火者;要让自己有“可见性”,要经常到教研组走走,不一定要解决什么具体问题(有时有些具体学科问题校长也解决不了),但是一定要告诉大家我知道、我理解、我等待、“我们在一起”。
只有自由的灵魂,才会拥有自由创造的动力和能力。如此一来,我们真不愁没有名教研组,没有名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我若盛开,蝴蝶自来”,我们知道那一天早晚会到来。
(作者单位: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编辑?柴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