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戏成为幼儿的生命
2017-09-13周秋梅
周秋梅
【摘要】本文论述了幼儿园和教师应积极构建具有生命意义的园本游戏课程,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充分凸显自由性,充分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性,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生命。
【关键词】游戏 幼儿 生命 园本游戏课程 自由 个体差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A-0124-01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学家陈鹤琴曾说:“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对于儿童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以游戏为载体,希望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天性的发展,让游戏为幼儿带来更多快乐。那么,究竟如何让游戏成为幼儿的生命呢?
一、构建具有生命意义的园本游戏课程
让游戏成为幼儿的生命并不是一句空话,应建立在具有生命意义的园本特色游戏课程的基础之上。幼儿园课程中包含有很多游戏,但这些游戏相对有限,无法满足幼儿的游戏发展需求。幼儿园应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开发和构建园本游戏课程,丰富幼儿游戏内容,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生命。在构建园本游戏课程的过程中,应始终秉持“健康、文明、会玩、有爱心”的基本目标,重点关注如下内容:(1)主体游戏活动,具体包括表演游戏、音乐游戏、运动游戏、智力游戏等。(2)辅助游戏活动,具体包括:当地特色游戏活动、家园联谊游戏活动、特定节日娱乐游戏、远足活动等。在具体构建过程中,还应遵循扬长补短、缺失优先的基本原则,不断完善园本游戏课程。在园本游戏课程构建之初,还应科学制定园本游戏教学指导理念,即充分关注幼儿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让幼儿快乐地融入游戏当中,让游戏成为幼儿的生命。在这样的游戏理念指导下,幼儿园园本游戏课程方可更好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幼儿更积极地参与游戏。
二、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应充分凸显自由性
幼儿生来就向往自由,这也正是幼儿的天性。因此,为了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生命,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自由,在游戏中充分凸显自由性。例如,在游戏中,一名幼儿将一堆石子视为葡萄,并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假的,但他们却乐于陶醉其中,玩得乐不思蜀。此时,教师不应打破幼儿的这种幻想,相反,应积极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在游戏中体验更多的快乐。再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户外游戏的过程中,一名幼儿随手拿起一根小木棍,说这是孙悟空的金箍棒,可以斩妖除魔,他要拿着这根金箍棒维护世界和平。对于游戏中幼儿的这种奇思妙想,教师均应积极鼓励,充分尊重游戏的自由性。很多教师均会在游戏之前告知幼儿一些游戏规则,但在游戏中却发现很多幼儿均不會墨守这些规则。对于此,教师不应急于纠正,而应遵循幼儿的天性让游戏继续开展下去。从本质上而言,游戏本是自由的,游戏在诞生之初并没有规则和束缚。因此,对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所凸显的天性,教师应将其视为珍宝,积极鼓励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自由天性,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生命。
三、在游戏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性
每一个生命生来就具有差异,而每一个生命生来也是平等的。为了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生命,在游戏过程中还应充分关注幼儿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关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正是尊重幼儿生命的集中体现。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由于女仆人数不够,教师安排一名男生扮演女仆,这一决定立刻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哄堂大笑,这让男生变得极为窘迫(他长得确实像个小女生),对教师的这一安排随即做出反对。教师思量再三,决定给他换个角色,让他做一棵大树,这样的安排得到了这名幼儿的赞同。又如,游戏中有一段独白,需要一名口才较好的幼儿来念。经幼儿推荐,教师选择了班里口才最好的幼儿担任独白角色,这样的安排极为合理,充分关注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在具体游戏过程中,很多教师均会抱怨幼儿不积极配合自己的安排,不积极参加游戏。殊不知,之所以会产生此种情况,主要原因是教师并未充分关注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只要教师充分关注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将幼儿安排到合理的游戏位置,那么,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定然会越来越高,游戏也必将会成为幼儿喜爱的活动。
每一名幼儿均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每一名幼儿都喜爱游戏,他们在游戏中可以体验到生命的快乐。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游戏即幼儿的生命。为了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生命,我们应积极构建具有生命意义的园本游戏课程,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充分凸显自由性,充分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只要能切实做好上述几点,游戏对幼儿定然会产生更多积极影响,真正成为幼儿的生命。
(责编 周翠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