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鄂州市专业气象服务发展探索
2017-09-13胡金虎
胡金虎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专业气象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激发,专业气象服务开始逐渐展现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信息服务中日益活跃的热点。本文从开展专业气象服务必要性和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鄂州专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探索了鄂州市专业气象服务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专业气象服务;专业气象发展;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P4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706001
引言
专业气象服务是指为用户或者行业提供的有特殊用途的专业化的气象服务,目前除了决策服务、公众服务和专项服务外的其他气象信息服务,均属于专业气象服务,其已逐渐成为公共气象服务中需求最广,要求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一项业务[1],是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气象事业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2]。与此同时,气象部门中专业气象服务存在着服务产品科技含量低、服务创新能力弱、规模化程度不高、市场机制利用不够、配套政策不健全、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3,4] ,制约着气象部门专业气象服务能力的提高。
1 目前国内外专业气象服务现状分析
1.1 发达国家专业气象服务现状分析
目前发达国家专业气象服务大多是采用商业化方式运行,通过企业的形式进行运作,充分发挥了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其提供的服务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5]。从专业气象服务项目来看,主要包括气象信息类服务、行业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不同的气象服务公司的服务领域和侧重点也不同。
1.2 国内专业气象服务现状分析
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专业气象服务市场,国内的专业气象服务起步较晚,目前专业气象服务机构仍主要集中在气象部门。当前气象部门专业气象机构发展动力不足,产品专业化、个性化程度较低,难以适应用户的多元化的需求。
2 鄂州市专业气象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服务经营理念落后,科技创新不够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来开展专业气象服务已成为其发展的必然方向。然而目前鄂州专业气象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程度仍显不够。提供给行业用户的服务产品以纸质材料为主,没有开发服务平台、网站、微信等来开展服务。各类数据,包括气象观测数据、部门内外的海量服务数据没有做到整合,导致开发的产品质量不高,不能适应发展“智慧气象”、“大数据”、“互联网+”对发展专业气象服务提出的新要求。面向各行业的专业气象业务系统不完善,专业气象服务缺乏基础数据支持;专业预报服务系统不完善,专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报能力低,面向各行业的专业气象服务手段欠缺。
专业气象服务健康发展包含市场调研、需求评估、平台研发、产品制作、产品营销等各项业务的开展,各块内容均需要专业人才去开展,但由于观念、人力、物力等因素,目前专业气象服务主要集中在产品制作这块业务上,气象需求主要依靠服务对象上门咨询,新产品、新方法的研究方面投入很小。
2.2 服务产品针对性不强,科技含量不高
目前的大部分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是对常规的预报产品进行粗略加工或者改头换面,甚至有的直接采用气象台预报的内容,气象服务的专业化仅停留在形式上,在内容上专业化程度仍然不够,不能满足专业用户的需求,所制作产品单一、针对性不强,难以令用户真正满意。
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不专”现象突出。现有的专业气象服务缺乏对服务对象的深入化调研,产品的特色化、个性化、针对性有待开发提高,对气象敏感行业,如交通、能源、旅游等没有开展针对性的预报服务,为用户提供的服务产品没有真正与用户的需求紧密结合,不能体现其应有的特殊价值。
2.3 人才队伍素质不够,不能满足现代专业气象服务发展需求
目前专业气象服务团队的专业能力不足,阻碍了专业气象服务的发展。气象科技的快速发展,对服务团队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基层极度缺乏高素质的服务人员、高能力的研发人员和高水平的营销人员。在基层由于人员不足,专业气象服务人员既要值班又要参与专业气象服务,分身乏术,造成服务质量不高,难以满足用户需求。有些用户感觉专业气象服务就像鸡肋,离预期的水平有较大距离,甚至出现关键时刻派不上用场的情况,造成对用户的吸引力小。
专业营销人员的缺乏则更加明显,由于缺少营销方面的人才,潜在的社会需求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导致新用户的开拓力度不够,市场规模无法延展。由于气象部门本身的职能,气象部门为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媒体提供大量的免费且丰富的气象信息,满足了社会公众的一般性需求,部分用户习惯于使用公众服务产品,导致专业气象服务的需求不高。
2.4 有利于專业气象服务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健全
目前气象服务中心属国家事业单位,单位性质决定了其在从事市场化服务是,会面临分配机制不活、体制机制不活、营销理念缺乏特点。经营管理方面和企业相比缺少市场经营应有的灵活性,在和其他行业合作时受到各类限制,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的多方面需求;专业市场营销人员严重缺少,大部分营销人员没有经过营销培训,这导致无法通过合理的营销手段与策略来开拓专业气象服务市场,专业气象服务产品无法发挥应有的市场价值;分配机制与企业的绩效工资不同,气象服务人员的工资收入与职务、职称、工龄等联系紧密,与其创收能力关系不大,这也造成了市场拓展动力不足。
3 提高鄂州专业气象服务能力探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精细化的特点。通过对用户的需求调查以及开展专业气象服务的实践,发现用户对于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服务产品的及时性、准确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服务产品的专业化、精细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气象服务形式的要求不断提高。用户希望可以以最快捷方便的方式查阅所需的各类气象服务产品,同时还需要有丰富的服务方式来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要求,希望网站、邮件、短信、传真电话等多种服务方式并存。因此专业气象服务队伍必须达到:现代化的系统开发人员、专业化的服务产品制作人员、复合型的市场开拓营销人员。endprint
3.1 做好市场调研,扩大规模效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各行各业都在利用天气、气候变化科学地安排生产,提高避免、减轻或抗御气象灾害的能力。服务对象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要求越来越高,这为开展专业气象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做好专业气象服务基本条件,就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用户提出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产品,必须在“专”字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下实现扩规模、增效益、强实力的目的。
开展专业气象服务需要满足用户需求。用户提出多样化需求,服务产品就要实现多样化;用户提出个性化需求,服務产品就要实现专业化,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需求。气象服务不仅要在“量”上下功夫,更要在“质”上下功夫,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技术装备资源,加强服务产品研发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3.2 完善专业气象服务的技术支撑体系
开展专业气象服务,应当积极主动的研究气象服务市场、开发市场、参与市场。依托精细化数值预报模式产品解释应用和格点化预报产品,建设高时空分辨率网格气象预报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政府重视、市民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研制有针对性、精细化、市场需求的专业气象服务的技术支撑体系。
3.3 探索建立专业气象服务管理体系
积极探索,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气象服务管理体系。可以参考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激发专业气象服务的生动力,以需求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逐步扩大专业气象服务市场份额。同时深化事业单位人员绩效管理、积极探索编外用工的奖励机制等,发挥管理人员的能动性,充分调动专业服务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4 人才机制
专业气象服务人员缺乏是当前气象服务中心的实际情况。可对市气象台、气象服务中心进行优化,市气象台以常规预报业务、预报产品制作为主,气象服务中心以气象信息发布传播和服务为主。补充气象服务中心预报技术力量,设立专业气象服务首席,做大做强气象服务中心,做好决策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合理分工并有机结合,充分集合优势资源。
鼓励气象专业技术人员到专业气象服务企业挂职兼职、创新创业,突破高级专业气象服务人才短缺瓶颈。认真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精神,制定气象部门实施的具体政策,支持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业气象服务创新,到专业气象服务企业挂职兼职,获取劳动报酬,推动人才、技术向专业气象服务领域流动,满足专业气象服务对人才和技术的要求。
3.5 积极拓展专业气象服务领域
积极引进旅游气象保险(景区天气保险、出行天气保险)等项目,与相关公司合作,从营销做起,逐步提升自身的旅游气象保险等气象保险的科研业务能力,探索推出相关产品。转变专业气象服务方式,提高气象服务的深度,对天气敏感项目的服务方式由提供气象资料到提供气候可行性论证转变,实现由卖数据到卖加工产品的转变。充分利用共建共享共用思路,拓宽影视气象服务渠道。
3.6 加强科技创新,推进集约经营
要使专业气象服务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以需求为牵引,根据专业气象服务多样性和个性化的要求,服务产品要做到精细化和专业化,让用户可以方便的使用和应用。气象服务中心要加大项目投入,加大服务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力度,加大对可以应用到专业气象服务之中的科研项目的投入,以此提高专业气象服务的科技含量,提升市场竞争力,为专业气象服务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同时需要提高服务产品的展示能力,为用户提供直观、个性、有趣的服务产品。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新媒体”等具有时代意义的概念被提升到气象数据服务应用层面,气象服务不再仅仅停留在天气预报等基础数据应用。且三网融合后,使用电视、手机、互联网的开展气象服务可以统筹兼顾、相互渗透。所以须借助气象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开发出丰富的气象服务产品,融合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建立精细化服务产品的多渠道分发系统,实现及时、高效、多途径的多元化专业气象服务。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将专业气象服务结合新媒体技术,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电子显示屏、TV客户端、手机客户端等终端显示系统,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APP 客户端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爽.鄂尔多斯市专业气象服务发展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7(10):231.
[2]李力,李晖.山西专业气象服务现状及发展[J].农业气象, 2014(08).
[3]李杰.我国气象服务模式的发展及展望[J].气象科学, 2016(08).
[4]吕相娟,卢振礼,胡峰.当前日照市专业气象服务发展探讨[J].科技信息,2012(12).
[5]李丽,崔宜少.现行体制下提高专业气象服务能力的思考[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5(1):122-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