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多样化实验报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017-09-13蒙艳华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实验报告多样化科学素养

蒙艳华

【摘要】本文论述了多样化实验报告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促进作用,指出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实验报告,启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科学,并通过校外资源、多样化评价方式、开展科学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多样化 实验报告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A-0043-02

在倡导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势必要承担起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科学课怎样上?实验教学如何开展?科学素养如何在学生日常生活建立起来?这些问题对学生早期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撰写实验报告是学生应掌握的科学素养之一,将固定表格式的实验报告变为多样化的实验报告,既能丰富学生的科学报告方式方法,让学生有兴趣并主动完成实验报告,又能外显学生探究知识的科学历程与结果,以此改变学生的探究行为习惯,逐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知识技能。

一、开展多样化实验报告的背景

(一)科学课实验报告现状

小学科学课通过实验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自然界的事物,实验报告是科学实验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喜欢科学课,但不喜欢写实验报告,一是因为小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有限,很难用清晰文字表达出来,二是因为实验报告表述枯燥、单一,有些学生因为要写实验报告而降低了上课积极性。

(二)撰写实验报告是学生科学探究行为形成的重要环节

科學实验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记录现象的能力,学生在科学实验的探索过程中要对获得的信息、科学数据和观察到的科学现象进行记录,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写实验报告,从中获取更全面的科学依据和结论。所以,撰写实验报告是学生进行严谨实验必备的技能,也是科学探索过程的重要环节。

(三)多样化实验报告的概念

多样化实验报告是指在保持实验报告五要素的基础上,突破表格文本式实验报告,通过图文、音像、实物、操作、视频、影像等多种形式多种维度展现实验报告,让实验报告不再只拘于一种报告形式[1]。在当前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下,实验报告展现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更能提高学生科学获取、整合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开展多样化实验报告的探索

(一)多样化实验报告的表述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重在操作实验和记录数据,马上写出实验报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允许学生在课内用多种方式表述实验报告,能有效提高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的积极性。如可以让学生边操作边讲解实验,也可以通过绘画描述实验的过程,还可以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报告等,激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科学实验,不再拘于文字书写。

(二)利用数码技术探索科学实验

科学课是一个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学科,利用实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借助数码技术帮助学生完成实验报告,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实验环境创设中,丰富学生想象力[2]。比如在《种子变成了幼苗》《蚕的生长变化》等观察类实验报告中,小学生用相片或视频记录下动植物不同阶段的生长变化特点,从而在图片和视频的帮助下介绍自己的实验报告。这种方式直观、生动地记录了实验过程,能够真实反映实验结果,有效培养了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三)个性化的实验记录启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科学

科学实验符合小学生爱玩的特点,多样化实验报告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学习平台。多样化实验报告包括图文型、标本型、实践记录型实验报告。在《植物的叶》一课中,学生通过制作标本型实验报告,展现出富有个性的实验主题和科学思维。学生制作了《不同生长阶段的叶子标本》《不同植物的叶的形状》《制作树叶标本的实验报告》《不同季节树叶变化》等实验报告,用标本、绘画、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表述,极富个性地表达了实验报告的五要素,拓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科学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科学课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对实验对象及实验过程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共享实验成果,即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同时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分享知识的素养[3]。在撰写实验报告时教师可以利用小组沟通交流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养成共同合作探索的习惯,发挥实验报告的延续作用。

三、多样化实验报告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形成

(一)利用校外资源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科学的学习首先要以社会生活为背景,依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社会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对学生开展科学教育,比如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动植物园等,活动后要求学生写作不同类型的实验报告。学生通过自己对自然界的观察,结合科学实验知识进行优化、整合、迁移,处于一种自主探索知识的状态,有利于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有效拓展视野、丰富科学知识,从而促进知识探索能力的提高。另外,校外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深入探究。

(二)利用多样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传统的科学实验评价方式主要采用实验操作和笔试操作的形式,评价方式比较单一,而且过于强调结果的评价,缺少质性方面的评价。而在多样化实验报告中必须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利用多样化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科学实验实施评价。评价可以采用自评、他评的方式,自评主要是学生自己评价,他评包括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生生评价等。实验活动中家长参与评价,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多样化实验报告评价要依据报告类型给予合理的评价,自主性的实验报告可以让学生作为评价主体,而一些活动性实验可以采用教师、家长共同评价的方式,一些表现性的实验活动可以利用生生评价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评价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开展校园科学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教师要多在校内开展一些科学活动,并利用多样化实验报告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记录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自由、充分地发挥想象力,还可以依据自己的爱好科学地设计实验、探索实验,做到手脑相长。比如在学校举办科技文化节期间,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知识比赛,活动中要求学生参加“制作小发明”活动,学生可以制作玩具模型、昆虫标本等,制作完成后要撰写不同形式的实验报告。不管是哪一种实验报告都必须如实地描述实验操作过程、步骤、结果等,不能抄袭别人的实验报告。如果实验失败,重新操作后也必须实事求是地写出过程和结果,并说明失败的原因。这样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多样化的实验报告促进学生科学探索事物的意识和习惯养成,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学会将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从多方面培养科学素养,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江昌标,葛建勇.关注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南平市“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化学子课题阶段性实验报告[J].成功(教育版),2013,18(2).

[2]罗永平.给学生一片创造的天空——用白纸书写化学实验报告的实践[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14(9).

[3]尹克岩.设计性虚拟实验报告自动评判系统的构建与实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责编 周翠如)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验报告多样化科学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实验报告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数据挖掘算法对于提高实验报告质量的作用探讨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