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三三”策略
2017-09-13刘洁群
刘洁群
【摘要】本文论述了“提质”“增效”的“三三”策略,即“三个抓起”“三个把握”和“三个保障”。“三个抓起”从细微处入手,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三个把握”调控练习量,让学生练而有度,优化课堂练习环节;“三个保障”把好“产出”关,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 提质增效 三个抓起 三个把握 三个保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A-0025-02
众所周知,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当咬定质量不放松。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学生如果在课堂上学得轻松、高效,教学质量自然得到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自然增强。但课堂教学是门艺术,学科不同,其间门道各异。在学校教学管理实践中,我们应不懈寻找学科共性,总结有效的管理手段,提质增效,实现学校稳步发展。
效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质量与效率的契合,直接关系到学校课堂教学的发展。为使“提质”“增效”间形成良性的相互促进,我校在教学管理的进程中不断摸索,总结出一套有效的策略——“三三”策略,即“三个抓起”“三个把握”和“三个保障”。
一、“三个抓起”从细微处入手,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首先,从课堂的第一分钟抓起。课堂开始时的五分钟,是学生学习角色进入期。这种导向驱使我们从课堂的第一分钟开始,布置合理的发挥学生能动性的练习,让学生动手、动脑,稳步进入学习状态,把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变成有效时间。例如,数学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安排以巩固计算能力为目的的“课前一练”;语文学科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活表达欲望;英语、艺术等学科的歌曲联唱、课文诵读……实现课间10分钟的动态交流与课堂学习的有机转换,师生共同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其次,从最基础的知识点抓起。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的结实度直接对上层建筑的质量起到生死攸关的作用,迁移到学科教学也是这个道理。我们要向一手带班或中途接班的教师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分管领导深入一线与教师们共同研讨学科知识基础点和训练策略,积累经验,辐射群体。课堂教学中应适时由基础点延伸开来,抓准旧知识的迁移点、新知识的增长点来编制练习题,使得旧知识为新知识服务,新知识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生成。例如:通过字理识字、加减识字、归类识字等方法拓展学生学习途径,编制“词语开花”“形近字辨析”“造句”“连词成句”等练习题,在课堂中检测学习效果。举一反三,让学生会用字学习、阅读、思考,进而培养学生口语与书面表达能力,奠定阅读、写作基础。
最后,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现今的后进生普遍存在对学习不够重视、学习习惯不好、惰性突出的特点,如能有针对性地改进,学业的差距会缩小,甚至迎头赶上。这就需要管理者反复提醒、强调教师要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后进生身上,并深入一线了解这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各学科教师都应对这类学生投以关注,特别是在课堂当中,这个让学困生感到无比压力的环境中。教师们从细节入手,时刻关注他们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做练习有没有困难、有没有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及时点拨、鼓励、帮助,帮助孩子树立学习信心;艺术、体育等各类课堂中,善于发现这类孩子的闪光点、专长,及时向班主任汇报,鼓励孩子学有所长……让教育这股涓涓细流无声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并开花、结果。
二、“三个把握”调控练习量,让学生练而有度,优化课堂练习环节
课堂中的练习,通常是强化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练习内容的选择应从基础知识、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等三类入手。合理把握练习的量与形式,杜绝题海战术,让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学习中,通过练习有效进行知识强化。
基础知识,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奠基石。教师可以在开课伊始或课堂间隙中,对每节课的基础知识,通过速算、比赛、游戏等直接或间接的多样性强化方法,强化7—10次,注意把握教学节奏,迅速有效地帮助学生垒建扎实的知识根基。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时,作为基础的“九九乘法口诀表”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在开课之时引导学生通过开火车、同桌抽背等形式背诵“九九乘法口诀表”;接着,出示有关抢答题,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逐渐攀升强化次数到基本量;在学生学习掌握新知识后,设计梯度练习,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步骤,分别标示出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数、十位数相乘的得数,最后再相加……整个过程中,由于教师注意到基本量的要求,学生有效复习“九九乘法口诀表”,并为新知识学习服务,杜绝了断层教学。
重点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把握好重点知识强化的量,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非常重要。对于重点知识,强化次数需要提高到10—13次。重点知识的强化可以通过议一议、写一写、讲一讲的方式进行,学生在议的过程中理解,在写的过程中巩固,在讲的过程中内化。这样,重点知识即可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充实知识框架。例如,在钟表认识的整时教学中,笔者从学生日常生活活动图片入手,配合整时钟面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几时做什么?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强化整时概念;然后出示三个不同的整时钟面图,让学生观察寻找异同,总结整时钟面特征,适时呈现整时的文字表达与数字表达,从感性刺激到理性思考,重点知识的强化次数攀升;然后,笔者通过判断题,让学生动手写一写,分析判断整时钟面与表达是否相符,并请学生说出理由;最后,出示抢答题,让学生看钟面报时,让强化次数达到理想量,实现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难点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堡垒。其强化量须达到14—17次,而且不能一蹴而就,课堂要注意理解梯度,让学生破解难点,产生成就感与继续探究的欲望。“数的组成”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起始阶段的难点。在常规的自主探究、教师演示和总结的教学流程中,教师通过摆小棒、分积木等现场动手形式灵活调控教学,攀升强化次数。但经研究学生心理特征,发现该年段的学生机械记忆能力见长,通常通过图像或朗朗上口的顺口背诵形式记忆,先记忆后理解、运用。为此,教师需相机设计合理的理解梯度。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应板呈数字组成分解式,让其如同一幅图画映入学生脑海,形成直观印象有效强化;接着让学生跟老師念分解式,简单、有节奏的分解式诵读在图画的配合下,直接植入学生脑海。然后通过填空、你问我答等形式,让学生体验成功乐趣,攀升强化量,达到学生在课堂中即能掌握的理想状态。
三、“三个保障”把好“产出”关,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第一,保障课前练习的准确率。课前练习准确率要达到百分之九十,每一名学生都必须集中注意力写好准备题或做好相关专项练习,为新课学习扫清障碍。教师通过课堂巡视或评价督促学生理解、完成。
第二,保障课堂练习的参与率。课堂练习的参与率要达到百分之百,对于课堂中每一个环节的练习,要求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尝试、自己修改、及时订正。听了还要做,做懂了才是真正懂。教师可采取粗放式检查监管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建立“慎独”心理。
第三,保障课堂作业的通过率。课堂作业是检测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特别是数学学科,必须每堂一作业,要求人人完成,教师全批全改。课堂作业的通过率要保证在85%以上。对错误率在10%以上的题目,必须在下节课进行讲评并再次强化。
总而言之,学校课堂教学管控的“三三”策略具有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行的特点,只要教师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实施,定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责编 秦越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