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不典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一例
2017-09-13林玛丽蔡旭龙李东秀冯巍巍林娜
林玛丽+蔡旭龙+李东秀+冯巍巍+林娜
【關键词】小儿;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隐性遗传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R723.13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7.04.033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pseudohypertrophic muscular dystrophy,PMD)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中最常见,也是小儿时期最常见、最严重的一型,且无种族或地域差异,是源于横纹肌的一种X连锁致死性隐性遗传性疾病,一般是男性患病,女性携带突变基因,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无力、肌萎缩和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是典型的临床特征,在活产男性婴儿中的发病率为1/3500,主要有两种类型发生在学龄前和学龄期,即Duchenne和Becker肌营养不良(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DMD/BMD)。近期我们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儿,男,1岁2个月,因“咳嗽1月余,发现肝功能、心功能损害10余天”于2016年10月21日就诊。10余天前,患儿主要因咳嗽在外院住院治疗,无发热、乏力、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检查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393 U/L,谷丙转氨酶(ALT)262 U/L;心肌酶:肌酸激酶(CK)15 584.9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492.6 U/L,予抗感染、护肝降酶、营养心肌等对症治疗后,咳嗽减少,但多次复查肝功能及心肌酶谱未下降,为进一步治疗,收住我院。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有一个9岁哥哥,健康。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2个月能抬头,4个月会翻身,6个月会坐,8个月会爬,现会独立行走。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苍白,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双肺呼吸音粗,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腹查体未见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各关节活动自如,双小腿腓肠肌无明显肥大,四肢肌张力无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肝功能:AST 244 U/L,ALT 341 U/L;心肌酶:CK 17 780 U/L,CK-MB 600 U/L。三大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免疫、凝血、输血前、优生优育全套等未见明显异常。心脏彩超、肺CT、腹部B超、心电图均正常。10月28日复查,肝功能:AST 214 U/L,ALT 263 U/L;心肌酶:CK 11 820 U/L,CK-MB 440 U/L。11月2日复查,肝功能:AST 229 U/L,ALT 288 U/L;心肌酶:CK 13 980 U/L,CK-MB 481 U/L。基因检测结果见图1,图2。图1提示:DMD基因存在46~49号外显子缺失,基因变异为致病性变异,考虑诊断DMD;图2提示:未发现DMD基因外显子拷贝数异常,但不排除生殖腺镶嵌体突变的情况存在,建议遗传咨询。入院后经抗感染、保肝、营养心肌等对症治疗,肺炎治愈,但复查转氨酶及心肌酶仍高,且结合基因结果,诊断DMD明确,未做进一步治疗,家属要求出院。
图中红色箭头所指:样本DMD基因存在46~49号外显子缺失,基因变异为致病性变异,考虑诊断DMD。
2讨论
本病例的特征:(1)1岁2个月男患儿,主要因“咳嗽1月余,发现肝功能、心功能损害10余天”入院;(2)目前运动发育正常,会独立行走;(3)家族史无特殊,其哥哥体健;(4)反映骨骼肌损伤情况的CK及CK-MB水平逐步升高;(5)基因诊断提示:DMD基因存在46~49号外显子缺失,无明确致病突变位点;而母亲基因是正常的。PMD是由于Xp21染色体上编码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突变所致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而实际上仅2/3的PMD患者的病变基因来自母体,另1/3的患者是由于自身基因的突变所致,此类患儿母亲不携带该突变基因,与患儿的发病无关。因进行性肌无力和运动功能倒退在婴儿早期基本正常,一般在3岁以后症状开始明显,出现独立行走后步态不稳,易跌倒,出现Gower征等症状,结合本病例特点及遗传学基因检测结果,这是患儿自身基因突变引起的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而并非常见的遗传因素所致。DMD是由于DMD基因缺陷导致功能性抗肌萎缩蛋白缺乏,最终造成骨骼肌和心肌的逐渐损害,是小儿中最常见的类型[1]。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疾病的进展,心肌病是多数DMD患者的突出表现和致死原因,因肌病的发生发展复杂,其主要病理生理特征是细胞内钙升高、线粒体功能障碍、功能性肌肉缺血[2]。目前对该疾病的治疗仅限于治疗疾病的症状,使用泼尼松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机制仍不明确,且尚无治愈的方法。因此,通过开展基因治疗是目前最迫切也是最有效的手段[3]。众所周知,转氨酶及心肌酶主要存在于肝、肾、心、脑、骨骼肌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以肝细胞含量最高,而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心肌细胞含量最多,当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时,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释放转氨酶,血清转氨酶升高。因此临床上对原因不明的转氨酶及心肌酶升高,在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代谢性肝病等原因引起的肝功能损害,心肌炎、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脊肌萎缩症等疾病引起的心肌损害后,应考虑此症,尤其是男性患儿,要及早行肌肉活检及基因检测,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
参考文献
[1] Escobar RG,Lucero N,Solares C,et al.[Upper limb functional assessment scale for children with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and Spinal muscular atrophy][J].Rev Chil Pediatr,2017,88(1):92-99.
[2] Johnstone VPA,Viola HM,Hool LC.Dystrophic Cardiomyopathy-Potential Role of Calcium in Pathogenesis,Treatment and Novel Therapies[J].Genes,2017,8(4):pii:E108.
[3] Nagy N,Nonneman RJ,Llanga T,et al.Hip region muscular dystrophy and emergence of motor deficits in dysferlin‐deficient Bla/J mice[J].Physiological Reports, 2017,5(6):pii:e131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