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和演唱风格分析

2017-09-13肖宏

艺术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演唱风格艺术特征

肖宏

摘 要: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在传统民族声乐上发展而来,并借鉴吸收了西洋的美声唱法理论,形成了民族性、艺术性以及科学性的统一。多民族融合的国情也使得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在艺术特征和演唱风格上有着综合化的音乐特点,同时也具有共性化的声音特点。本文就针对于这两个特点着重分析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和演唱风格。

关键词:现代民族声乐 艺术特征 演唱风格

相较于传统民族声乐,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有了很大的变化,在众多的变化当中,演唱风格的改变是最为人们所注意的。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下,现代民族声乐发展的思维模式逐渐从传统当中解放出来,在保持传统音乐风格特点的基础上,更多地展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

一、 综合化的艺术特征

56个民族为我们带来了56个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每一民族的文化艺术都有其固定的发展理念和方向。同时在发展中,各民族之间也相互影响和沟通,拉近了彼此之间的文化缝隙。在这过程中,也使彼此之间的文化缝隙逐渐缩小。在这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我国现代民族声乐在演唱风格上也呈现出综合性的特点。

1.各民族独特音乐风格

美声、民族、流行三种唱法已经被大众所熟知接受。而原生态唱法的提出与实践,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声乐艺术发展打开了一条新的道路。原生态唱法来源自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近些年来,各种原生态音乐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如扎西拉宗的康巴弦子、蒙古的呼麦、李氏姐弟的海菜腔等,各具特色的演唱风格让我们感受到少数民族音乐独一无二的艺术表现。原生态唱法的艺术创造展示出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彰显出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成就。

根据不同的民歌风格色彩和不同的文化积淀,中国各民族的音乐可以分成这样几个区域:西部草原和高原文化区,主要受宗教影响;东北部狩猎文化区,主要受萨满音乐影响;北方的民族声乐发展主要草原文化的影响;中原及东南沿海地区则更多的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西部地区的人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音乐与舞蹈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里的人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音乐和舞蹈无时无刻不出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宗教繁多而隆重的礼节也在其中展演着。东北部地区只要是指大小兴安岭一带,多受原始宗教萨满教以及原始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东北地区的音乐充分展示了当地民族的以狩猎、渔猎为主的生活状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尽管已经脱离了原始的生存方式,但是其民族声乐文化中仍然保留了质朴又豪爽的民族性格。北方主要指的是蒙古草原一带,地广人稀,以畜牧业为主,因此北方的民族声乐演唱风格充满了豪放、热情的性格特征。中原及东南沿海等地,由于气候比较温暖温和,因此当地人的性格特征也是比较细腻温婉,这些细节特点也都展现在当地的民族音乐风格中。

2.多民族综合音乐风格的演唱

以学院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声乐建立在多民族综合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迎合了不同民族的审美需求和心理特点,符合了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性格,展现出的就是要在发展中保持共性。现代民族声乐是时代的产物,它的发展符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发展,可以看出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得到了国际音乐界的一致认可,在一代又一代歌唱家的推动下,现代民族声乐走出了国门。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歌剧院都留下了中国民族声乐的足迹。人们越来越喜欢现在民族声乐,这也进一步促进了现代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

上面提到的音乐风格的形成是由于我国的地理环境和人口的分布造成的。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也因地域的不同而产生了较大的差异。不同地区在历史的发展中都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其所产生的民族音乐风格也是风格迥异。东北的民族声乐朴实豪放、西北的高亢燎亮、东南沿海地区的则是温婉细腻,各具特色的音乐风格汇聚在现代民族声乐的舞台上,让人们感受到民族声乐的多元化的艺术魅力。

中国的现代民族声乐扎根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它反映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体现出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出来,我国的现代民族声乐是在各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一起创造出的辉煌成果,共同的发展创作理念把各个民族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就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的一粒种子,正在不断的向上生长着,它凝聚了各族人民的心血。因此,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向人们展示出的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综合化的音乐特征。

二、共性化的演唱风格

我国民族声乐以“高亢、明亮、圆润、甜美、清脆”等为主要特点,与西方美声唱法有着鲜明的区别。这种声音上的特点充分展示出民族声乐所具有的音乐特征。这一特征也成为现代民族声乐区别于其他声乐艺术的显著标志。正因为民族声乐有如此独特的色彩,它的艺术魅力才更浓郁。与传统美声唱法的声音需要共鸣、宽厚不同,现代民族声乐受到不同民族语言习惯、生活习俗以及生理特点的制约,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声乐艺术。中国的传统审美非常细腻,在演唱中不但要吐字咬字清晰到位,而且要根据音乐的发展进行归韵和押韵,这样才能将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表现出来。

1.音色统一,明亮圆润

我國的声乐以汉语为主。汉字的完整发音是由字头、字中和字尾共同构成,汉字的辅音是用来归韵和咬字的,而元音则是用来展现音色的。同其他语言相比,汉语以靠上、靠前的位置来发音,口腔前部的硬愕部是声乐发出共鸣的中心。齿、唇、舌尖的协调工作,能够进行快速而有力的咬字和轻巧的发声归韵。

音乐和语音在任何歌唱技法中都是重要的两个构成要素,其中语言音调对音乐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在我国现代民族声乐中,形成了以汉语语音为基础的音色特征:口腔上壁的硬愕能够对声波进行较强的反射,同时因共振点靠近口外,由此产生的声音就非常的明亮;声音的共振点靠前也导致了胸腔和头腔不能构成垂直的关系,因此得到的共鸣不够浓厚;同时同咽腔为中心的共振相比,范围较小因此泛音较少,声音较为单薄又因共振范围不如以咽腔为中心那样全面,所以音量泛音较少而略显单薄,如此也使得声音变得清脆、集中、明亮和统一。这种演唱方法得到的声音色彩经过了千百年来的实践,集合了中国传统对音色的审美理念、社会习俗、精神情趣、传统喜好以及语言基础等各方面的因素。endprint

2.字正腔圆,语言清晰

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华民族衍生出独特的汉字艺术。汉字所特有内容——“五音、四呼、十三辙”决定了在歌唱时发声的位置以及咬字,使得音乐和语言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歌唱的基础是语言,而歌唱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就是通过咬字、发音,将语言变成丰满的艺术形象,给欣赏者美的享受。在这里,语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区别于其他声乐流派的重要依据,展现出了我国独特的民族性质。

我国的民族声乐发展自始至终都在咬字与吐字的技术上进行革新与发展。汉语的发音还有声调的要求,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要求,在歌唱中也要将这些要素考虑进去。 在中国的声乐艺术审美理念里,“字正腔圆”是人们最直接的审美体验。对歌词的正确理解、咬字与吐字的清晰准确是演唱者在歌唱前最基本的准备。不管使用多么高端的歌唱技巧或是音乐表现手法,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够让人们听清楚歌词,在音乐和语言的双重交汇中感受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魅力。

3.个性鲜明,重视技巧

华丽的演唱技巧要服务于语言和音乐,不同的语音和音乐需要不同的演唱技巧。我国民族声乐中的润腔作为独具特色的一种表现形态,它的产生与发展也离不开我们特有的语言音调。独特的语音语调使得声腔圆润流畅,反过来润腔能够带来独特的民族风格。

“润腔”实际上就是一种“装饰音”,它从时值和音高两个方面在骨干音的周围做一些变化,在现代民族声乐中,润腔是特有的一种演唱技法。它的演唱方法有装饰音润腔法和断音润腔法,有时也会用到哭腔唱法。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风格特征,润腔在审美体验中也成为评价一部民族声乐作品的标准。

独特的润腔技巧形成我国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在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中,润腔技法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润腔集表情性和技巧性于一体,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曲调在音乐表现方面不够深刻的问题。由润腔技巧所演唱出来的装饰音在声乐作品的曲谱上面是没有显示的,这需要演唱者根据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来进行添加,如果脱离了作品,润腔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这一演唱技法带来特殊的美学风格,使得在演唱中能够获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境、有神、有形的更加立体的音乐形象。让欣赏者在审美上获得愉悦,在情感上得到震撼。

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在注重“个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共性”。每一种演唱技法或形式都有其优势和弊端。现代民族声乐的优势就是既注重个性又追求了声乐艺术的共性。我国现代民族声乐根据声乐艺术的普遍规律,使得其演唱技法和演唱形式更具有科学性,同时现代民族声乐又借鉴吸取了美声演唱中的一些技法,扩大了艺术表现力。使其自身更加符合现代人的思想情感。

三、结语

在美学领域内,“韵味”指文艺作品美的境界,更深层次指的是审美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审美联系和审美体验,以及主体所展现出来的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声乐艺术是人们抒发情感的表达形式,音樂与语言的结合可以表达出最真挚的情感。韵味是发声技巧和情感表现两大要素交织在一起的集中展现,也是音乐的情感的集中表现。民族性是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一个独特韵味。现代民族声乐艺术中的民族韵味作为艺术的灵魂,也是区别于其他声乐艺术形式的特征。它代表了民族声乐艺术民族性的一面。

作为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在发扬民族文化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不同的民族都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也使得现代民族声乐产生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了能够进一步地发扬以及传承民族声乐艺术,我们首先就要对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和演唱风格做充分的认识与理解,这样才能更加完善它的演唱风格,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出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民族魅力。

参考文献:

[1]郭建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8).

[2]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人们音乐出版社,2005 (10) .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4]赵世兰郭建民.“近源”与“多元”关于中国民族声乐文化的传承关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 (2).

[5]胡郁青.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J].中国音乐,2007 (4).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演唱风格艺术特征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天趣自然 质朴归真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
浅析青主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
浅议侗族戏剧的艺术特征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浅谈普米族民歌的演唱风格与技巧
声乐艺术的演唱风格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