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人也会“不正经”

2017-09-13刘丽莎

中国收藏 2017年9期
关键词:文人画齐白石文人

刘丽莎

从书画中的传神、会意其实可以看出一种传统文人精神。这种精神有别于以往我们理解的正气凛然的形象,或俏皮,或风趣,谁说“插科打诨”间就不是心胸通达的另一种表现呢?

人们印象中的传统文人的形象,往往应该是枯燥内向的,或者忧国忧民的。其实并不尽然。今天我们可以以书画为载体,来颠覆大家心中这种固有的、刻板的文人形象。要知道,他们也有诙谐、幽默、俏皮的一面,你不这么认为,可能是因为你很少关注罢了。琴棋书画、饮酒吟诗、快意人生,不难看出,作品反映出了文人们对人对事的另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逸 趣·

宋代文人画开始兴盛以来,文人画成为文人墨客们表达意趣的途径。诗书画中有悲喜,有忧愁,也有诙谐幽默。“逸趣”反映了文人一种非常真实的情绪状态,闲情逸趣常是文人们所喜欢表达和寄托的情趣。例如南宋辛弃疾就曾有一首特别诙谐逸趣的词——《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文人与酒向来是挚友。辛弃疾在饮酒之后,借着酒意在词中展现了文人“不正经”的一面,这种“一展无遗”在这首词中被真实地记录了下来。词中多次出现“醉”字,且与松树对话,将松列为醉友。文人之间总是惺惺相惜,近千年后,刘旦宅特意为辛弃疾的这首词描了画像,并且用词题了款。

既然文人的诗词中有诙谐,那么文人的书画中也应当不乏逸趣。

这让笔者不禁想到今年年初,台北故宫曾举办了一场名为“书画家的幽默感”的展览。馆方选取了历代书画家的十件作品来表现这个主题。不论是朋辈之间的戏谑,还是以造型呈现情态特色、颠覆形象,又或者是劝世化人、嘲讽世事,这些来自不同年代、秉承风格的艺术家们,以各自的创意和思考,将文人的逸趣发挥得淋漓尽致。

如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图》,仅是匆匆几笔,却能勾绘出酣醉的可爱人物的形貌。他笔下人物的诙谐之处在于,将人物五官纠结一堆,宽袍大袖,露着大肚子,滑稽极了。借着酒瘾纠结的表情,表达难得糊涂的自在仙意,寓意深远。画中人物头部和左肩的部分以湿笔渲染,可以清楚地看出运笔的轻重与速度。这幅画生动地抓住了人物的表情动态,却不在意太多细节,仙人的整体几乎是以水墨泼写,写尽了仙人醉步的姿态,简单的笔触却充分表达出仙人飘逸的气质,整个画面充满诙谐,轻松的气氛。

明代的文人画发展迅速,这种诙谐的逸趣在明代文人画中同样能寻得踪迹。“明四家”的沈周,笔下有一只《猫》,随意用册页绘制。幅中背景留空,猫卷曲成圆形,头伏其中,张目侧望。平日常见猫常有盘曲的动作,沈周却在本幅中将猫曲盘的动作化成圆形体,尾巴卷曲谨收,在意的应是将猫的形态刻意团成浑圆,前端以简笔方式勾画脚趾。细看猫的眼神,惶恐之中带着俏皮的神情。眼神望去的左上角,以朱印做了呼应,令整幅画面富含画里画外的幽默趣味和调皮情态。

还有清人华喦的《蜂虎》,画面幽默感十足而且充满哲味,诙谐且寓意深远。老虎本是山中之王,所有动物遇见都退避三舍。可是偏偏在野逸的山间,一只小小的马蜂就能让老虎痛苦万分,真可谓一物降一物。华喦在画作中描绘了山间的老虎遇见马蜂时表情哀怨,无可奈何地用前虎爪抵抗马蜂,完全颠覆了其平时威风凛凛的形象。如此戏剧性的画面,表达的不仅仅是作者善于观察生活意趣的细腻,这种诙谐又哲意的效果,是文人画非常珍贵之处。

再如清代的另一幅《丰绥先兆图》(无款),画面设色妍丽细腻,构图考究。图中画钟馗身着朱袍,下方以四鬼为座,拿下乌纱帽却成镜自照,构图主题明确。另有朱色蝙蝠翱翔于左上方,与小鬼的压势呈呼应之态。画题“丰绥先兆”,与“封祟仙照”谐音一体,寓意无穷。画中钟馗面容貌丑,连自己照镜时也不免被自己的丑陋受惊讶异,另被压坐的四名小鬼表情并无害怕的神情,却是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态。画面气氛和布局让人不禁莞尔。作者通过映镜,正面描绘了钟馗的惊讶表情,展现出作者巧妙设计的幽默元素。

·俏 皮·

到了现当代,诙谐题材的文人画已经比较普遍。说起来,这一时期俏皮的文人画以诙谐画面见長的,当属齐白石和黄永玉两位老先生了。纵观齐白石的诸多画作,除了闻名的墨虾,白石老翁画笔下就数鼠辈出没最多了,单单画老鼠上灯台的小品画,就不下十几幅。

庚寅(1950年)作的《齐白石画鼠册》就是白石老人晚年的一部佳作。此册八开,作此册时的白石老人已经年届八旬,而画面却洋溢着烂漫的童趣,把画家内心老顽童般的天真诙谐,暗含机锋的世事洞达,都体现在了这八只情态各异的鼠子身上。这本册页绘四季鼠情,老鼠在配景之间或藏或露,动态迥异。册中或绘老鼠扒南瓜,或绘老鼠萝卜,或绘老鼠与砰坨。仰首的老鼠和倾斜的南瓜组合成一条优美的弧线,一种微妙的动感在老人笔下拙朴的笔墨间产生了。这就是大家手笔,似不经意却妙趣天成。黑色的老鼠和两个红色萝卜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所谓红配黑,气魄大正是如此。物象之间形成了一个倒置的不等边三角形,鼠儿的一个机灵的侧身回眸,把动物和静物之间的呼应关系巧妙地表现在尺幅画面之中。通篇八册却都暗合了“民以食为天”的基本生存原则,诙谐而富含寓意。

晚年的齐白石画面返璞归真,善于以诙谐的笔法表达逸趣寓意。他笔下的小品人物画寥寥数笔却骨法鲜明,多取诙谐的形态,再配上一行题款,既点题又调整构图。

黄永玉是当代颇受争议的画坛鬼才。不羁的人生如影随形,倔强且刁蛮的个性,带着轻盈浪漫抒情的文人情调。他晚年的小品画多数充满自在与诙谐。就像他非常有名的《自画像》,让人一看就忍不住笑喷——活脱脱一副老顽童的形象。半裸上身,嘴上衔着个大烟斗,大短裤,夸张的脚丫,稀疏的头发却显自在,人物神态怡然,寥寥数笔勾勒了年长者的体态。上方题款“余五十岁前从不游山玩水,至今老人才览的十分好笑!”

再如他创作的《猫给老鼠喂奶》一画,挪移现实,让猫给老鼠喂奶,间接对社会有所抨击。画面诙谐逸趣,充满寓意,题句为“爱的没有原则就是祸害”。

·豁 达·

从上述的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幽默是活性的灵体,寄于情景的寓意。

圣人孔子就是幽默的。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翻译成白话就是:孔子说,那种“不说该怎么办,该怎么办”的人,我真是该拿他怎么办!可见这种幽默之中,就带有一种无奈和对人的深情。

而老舍先生认为的幽默,显得更加平民化,有亲和力。他是这样说的:“所谓幽默的心态就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有这种心态的人虽不必是个艺术家,他是能在行为上言语上思想上表现出这个幽默态度。这种态度是人生里很可宝贵的,因为它表现着心怀宽大。一个会笑,而且能笑自己的人,决不会为件小事而急躁怀恨。往小了说,他决不会因为自己的孩子挨了邻儿一拳,而去打邻儿的爸爸。往大了说,他决不会因为战胜政敌而去请清兵。褊狭自是,是‘四海兄弟这个理想的大障碍;幽默专治此病。嬉皮笑脸并非幽默;和颜悦色,心宽气朗,才是幽默。”

豁达的文人大多具有幽默感,揭去了一般人想象中加在他们身上的不苟言笑、正襟危坐的外衣。仔细品味,我们会发现幽默对于他们而言实则是一种开阔、豁达的心态。这种传神、会意其实也反映了一种中国传统的“文人精神”。他们中大多数人都诙谐风趣、妙语连珠。尤其是那些高明的幽默,在只言片语中浓缩而成。历代文人的修养,会通达两种状态:一种是入世的情怀,以悲愤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另一种则是学习出世的老庄,陶渊明式的“悠然见南山”。

又或许,传统文人间流行的豁达的人生态度,通常会有点庄子的味道,既然无欲无求,澄明达观,逸趣便油然而生。诙谐幽默的文人画,多见于后者。

(注:本文配图除齐白石作品外,均由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人画齐白石文人
“文人画”里写春秋
拜门
齐白石画蝉
齐白石画螃蟹
当代画家 胡石
齐白石的半截虾
文人画:内心自省的外在流露
陈洪绶木刻版画中的“文人画”研究
文人气
这世上少了文人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