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分析

2017-09-12葛剑

未来英才 2017年13期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葛剑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发展格局由管理向创新转型,而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幕已经拉开,目前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最好的时代,因此本文分析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创新创业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国家大力支持和倡导的实践活动。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双引擎”之一。大学生风华正茂,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因应了国家的期望和社会的需求。然而,我国大学生无论创业的意愿,还是创业的能力,与期望和需求相比有明显的差距[1],因此本文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进行了分析。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1、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到765万,比2001年多出5.7倍。与之相关的情况是,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在2014年达到顶峰后,近两年来有所回落。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另一方面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停滞不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由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就业渠道变窄,创业就成为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最佳选择。王宁[2]认为大学生创业分为独立创业和企业内创业两种类型。前者是指创业者个人或团体白手起家创业,即自主创业;后者是指大企业内部创业。但对于缺乏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来说,自主创业难度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高校有责任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時,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准备。而且笔者还认为与自主创业不同的另一种创业形式,从事与自身专业不对口的其他行业或专业,这个难度比自主创业小,但也需要创新意识。总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拓展就业渠道会有很大帮助。

2、适应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传统高校教育偏重于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对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生活技能素质等不够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不足,按照“木桶理论”就可能成为“瘸腿人才”,不仅难以成为合格有用的人才,其就业前景也存在隐忧,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差、职场适应能力弱,在就业时就会遇到很大障碍。加强创业创新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为开展创业创新教育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创业理论知识,还要向他们提供实践的舞台,经过创业创新理论的熏陶和实践的洗礼,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应变能力都会有很大提升,而这也正是高校素质教育改革所需。因此,应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理念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其组织、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就业和创业需要。

3、促进创新型社会建设。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经济发展形态由“传统粗放型”向“创新增效型”转化,这种转化需要在理论、管理、制度等方面做出调整,旨在建立以创新主导的经济新常态。传统产业转变升级,新型产业不断涌现,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注入活力。随着创新理念的普及,一大批企业通过创新获得生机,也推动我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方向发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既是为了迎接这个历史发展机遇,也是为了推动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变。正所谓创新促进创业,创业成就大业。可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对于创新社会建设至关重要。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

1、培育创新精神,弘扬创业意识。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新精神是创业者的动力源泉,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首先应该培育创新精神,发扬创业意识。由于深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不强,而且家长大多也不支持子女创业,反映了旧观念的根深蒂固。创新的本质是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和成规戒律,正所谓不破不立,所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才能让他们敢于创业,乐于创业。创新的起点是敢于质疑和大胆提问。例如以色列技术创新能力居世界前列,其重要原因是崇尚质疑和提问的良好文化氛围,因而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应从知识灌输为主向培养批判性思维、敢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方向转变,并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渗透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从而在精神层面培育出创新创业的思想基础。

2、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充实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结构。创新创业教育综合了多学科、多专业内容,所以设置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应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整合,以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同时应与专业课程、文化素质教育有机融合起来,并将创新创业实践与专业课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衔接,再根据年级特点进行合理设置。在大学一二年级以创业基础课为主,主要讲授创新创业的基础理论,让学生们了解创新创业的现状、发展前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结合专业课程开展创新创业设计和初步实践活动。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创新创业专题讲座并结合专业特长开展更深入的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通过校企联合、企业实习等活动提高创新创业实践的针对性。

3、搭建大学生创业实训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实践,没有实践就就像学游泳不下水永远也学不会游泳一样,所以学校要利用各种资源为大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创造条件让大学生“下水游泳”。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可通过以下途径创建:一是通过校企联合方式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如联合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或者走出校园,参加生产实践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二是依托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以赛代练,促进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三是引导学生建立各种形式的创业学生社团,通过这个活动吸引学生参与、组织创业活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三、结语

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校自身也应成为创业型大学,这已为国际高等教育实践所证实,美国斯坦福大学就是一个很好典型,在校生有许多实际工作机会,教师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创业假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教师积累了创新创业的实际经验,才能更好的传授给学生,此理在中国高校也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唐瑶.刍议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培养途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9):37-38.

[2] 王宁.当代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理论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09(2):163-166.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高校教师赴东航机务产学研践习之思考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商业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