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媒体融合时代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媒介

2017-09-12张雅静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高校

张雅静

摘 要:媒体融合时代,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高校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媒介。作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各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首先应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建立一支专业素质好、能打硬仗的师生采编队伍,同时要找准自身定位,打造高质量的图文推送,从而更加高效地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关键词:官方微信公众号 高校 媒体融合

据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7.1亿,手机网民6.56亿,微信朋友圈的使用率达到了78.7%,超越了QQ、微博,踞社交应用使用率榜首。曾经被95后称为叔叔阿姨才用的微信,已经取代了微博和QQ空间,成为最受年轻人追捧的社交媒介。[1]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媒体融合时代,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高使用率成就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一开展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路径。在此背景下,如何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做好媒体融合时期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值得每一所高校重视。

一、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各高校借助微信公众号全面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2]

1.高校官方微信的管理与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领域

在“双一流”大学的建设过程中,高校官方微信有责任有义务将学校“十三五”规划的发展前景描绘给广大师生,把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举措解读给广大师生,把全校上下同心同德、争创一流,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传递给广大师生。

2.高校官方微信管理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把牢政治方向,不越红线,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以科学知识影响人,以先进的校园文化熏陶人,以生动的校园故事鼓舞人。

3.尊重微信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

高校官方微信管理工作必须创新管理理念、图文内容、标题语言等,增强权威性和亲民性。要推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做好新闻信息内容的再加工,利用编辑软件,优化微信的图文内容,深入挖掘师生校友喜闻乐见的原创内容。[3]

二、质量过硬的采编队伍,是做好高校官方微信的重要前提

高校官方微信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微信运营管理队伍是做好官方微信的重要前提。

1.教师队伍建设

做好学校官方微信,拥有一支具有新闻专业素养、综合素质较高、思路广、干劲足的专职教师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专职的教师队伍作为指导老师,为学校官微的发展、定位把好关,才能有效提高学校官方微信在媒体融合时代的影响力。

(1)配备专职教师负责微信公众号的运营

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是一项任务繁杂、影响重大的工作。从选题策划,到微信推送文章的撰写修改,再到微信推送的排版、配图,都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因此,为保证学校官微的运营质量,高校应配备一到两名专职教师作为指导老师负责官微的运营。

(2)不断提高专职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任何职业都有职业倦怠期,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教师本身的工作热情也会有所下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的知识储备也会难以跟上工作的需求。因此,高校应重视学校官微专职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课程,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先进经验,让专职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汲取新鲜血液,保持工作积极性。专职指导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要转作风改文风,推出有思想、有温度、高品质的作品。

(3)加强新闻宣传通讯员队伍建设

要做好学校官方微信,只依靠学校党委宣传部的力量是难以做到的。在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中,还有一支队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即各部门、二级学院的通讯员。在日常工作中,通讯员在各自工作的部门中更容易挖掘新闻线索,对新闻事件的具体细节掌握得更加清晰。因此,建立一直高质量的通讯员队伍,完善通讯员工作机制,以稿酬、评优等方式开展激励,鼓励通讯员保质保量地为学校官方微信提供新闻稿件及新闻线索,从而让学校官方微信的宣传更加生动、接地气。

2.学生采编队伍建设

学生采编队伍是学校官方微信运营中必不可少的一支队伍。通过对各大高校调查,各高校的官方微信运营均有学生参与。大部分高校会建立新媒体中心、全媒体中心等学生组织来负责辅助学校官方微信的运营,还有部分高校则由团委学生会负责辅助官方微信的采编工作。

无论学生采编队伍由哪个部门负责,他们的作用都是不可忽略的。学校官微的运营目的即更贴近学生,更了解学生,更有效地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高校学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更贴近时代需求,也更了解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此,重视学生采编队伍建设,加强新闻采编培训,建立评优、发放稿酬等激励措施,充分发挥学生团队的力量,辅助专职指导教师,做好学校官方微信的推送工作。

三、创新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是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关键

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不只是一个可以发布新闻的媒介,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交媒介,微信公众号可以实现新闻发布、查询服务等媒体的基本功能,还能为读者与高校的沟通互动建立纽带。因此,各高校有必要创新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打造高质量的微信公众号,做好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1.精准定位,体现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权威性与亲民性

富有特色且适合自身的定位,可以让微信公众号在受众心目中建立明显的识别度 ,增强其不可替代性。每一个微信用户都会接触到种类繁多的公众号,以在校学生为例,除了学校官方微信以外,职能部门、学院、团委、校园媒体甚至师生个人都有各自的微信公众号,定位各不相同。endprint

作为一所高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定位要体现权威性,还要接地气,体现亲民的一面。高校官方微信一方面要为在校师生提供新闻咨询、支持信息查询、举办推送活动,同时要做好思想引领等工作,同时,高校官方微信还是已毕业的校友与母校联系的重要桥梁,是兄弟院校了解学校的重要窗口。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学校官方微信的定位为“发布校园资讯、服务学校师生、丰富校园文化、联络校友感情、回应社会关切、讲好医大故事”,既明确了服务对象 ,又确定了主要功能 ,更提出了发展目标 ,体现了高校官微应该具有的责任担当 ,为其运营实践指明了方向。

2.把握好重要时间节点,打造高质量的图文推送

广西医科大学官方微信以原创图文消息为主,紧抓校庆、开学季、毕业季、招生季等特殊节点策划原创专题,增加阅读量,提升人气。例如2016年校庆期间,学校官微连续6天推出校庆特辑,全面介绍了学校的创始人戈绍龙、校歌的历史及创作过程、学校的旧实验设备等,勾起了大批海内外校友对母校的回忆,同时更让在校师生感受到了学校的发展历史,6期校庆特辑的点击量和点赞量均创新高。

同时,学校官微综合运用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创新信息传播手段。在选题策划方面,官微推送涵盖学校大事、学校历史、校园生活、学校风景等,通过重新制作标题,精心排版,力求文章內容高大上且接地气。同时注重借势传播,紧跟网络热点策划专题,获得高转发率和高点赞,从而提升平台活跃度和影响力。例如广西医科大学官方微信在2017年4月推出的《今天中午,3000斤鱼,免费给你吃》一文,介绍了学校打捞杏湖鱼免费赠送给师生品尝食用的经过,语言风格接地气,内容吸引眼球,当天推送的点击量就超过了3万,全国各大媒体如人民网、新华网等纷纷转发,并在第二天登上新浪热搜榜榜首。

适时推出线上活动,是快速增加关注度的有效办法。例如广西医科大学官方微信在2017年毕业季推出的《毕业了,你还想和哪位老师合影》活动,一方面征集毕业生的心愿名单,另一方面发布抽奖规则,获奖者赠送医大纪念品一份,这一活动让学校官微在单日内粉丝增长数量创下新高。

在线下,开学季、毕业季和招生季,线下的推广活动都是涨粉良机。例如广西医科大学在2016级新生入学时开展的加学校官微活动,成功向大一新生普及了学校官方微信。然而,通过投票和有奖活动吸引的粉丝粘性较弱,很容易在活动结束后迅速取消关注,因此质量过硬的推送内容才是留住粉丝的重要法宝。

3.开拓思路,开发官方微信的互动功能

高校微信公众号的粉丝当中,绝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关注学校微信号的目的主要为获取信息、参与互动。同时,根据广西医科大学微信公众号粉丝在后台留言的统计情况来看,在校学生关注学校官方微信还有进行校内查询的目的,例如,查询四六级、普通话等级考试成绩、学费收缴等请求。因此,创作高质量图文,开发满足学生查询需求的功能,是吸引粉丝的重要举措。目前,广西医科大学还对微信公众平台作了二次开发,课表、教师评价、失物招领、跳蚤市场等实用功能以及表白墙等趣味互动功能相继被开发,这对于增加已有粉丝粘性和吸引新粉丝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蒋立宏.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舆论引导传播策略分析——以广西六所老牌本科院校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5)

[2]向正鹏.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J],新闻E家,2016

[3]刘洪超 符 丹.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效果探究[J],传媒,2016(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高校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