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2017-09-12张淑梅操润琴
张淑梅 操润琴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6例早产低体质量儿,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配方奶喂养不接受其他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与喂养不耐受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与恢复经口喂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腹胀、呕吐等喂养不耐受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早产低体质量儿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喂养不耐受症状,提高胃肠道耐受性,恢复经口喂养,保证身体发育正常。
关键词:早产低体质量儿;综合护理;喂养不耐受;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7-0158-02
现代医学将胎龄低于37 w且出生体质量低于2500 g的新生儿称为早产低体质量儿,早产低体质量儿大部分器官系统与生理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1]。此外,由于早产低体质量儿胃肠功能不完善,吸吮、吞咽能力较弱,经口喂养难度较大,不耐受现象比较普遍,通过营养支持不仅可以为新生儿提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促进早产儿尽快恢复经口进食,而且能够降低并发症风险,保证新生儿健康发育[2]。为切实解决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问题,我院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0月新生儿科收治的96例早产低体质量儿,分别给予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96例早产低体质量儿,胎龄<37 w,出生体质量<2500 g,开始喂养后经常出现腹胀、呕吐等临床症状,喂养前抽取胃残留耐量>2 ml/kg,排除先天消化道畸形、先天遗传性疾病者,入选患儿均无需呼吸系统支持治疗。将9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8例,观察组男27例,女21例,胎龄32~35 w,平均胎龄(34.18±0.53)w,出生体质量1210.60~1390.27 g,平均出生体质量(1287.56±125.36)g;对照组25例,女23例,胎龄33~36 w,平均胎龄(34.37±0.66)w,出生体质量1208.97~1405.33 g,平均出生体质量(1296.44±130.78)g。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等方面组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48例患儿接受常规配方奶喂养,对所出现的喂养不耐受问题不予处理,观察组48例患儿采取以下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具体措施如下:①调整配方奶质量浓度:研究显示配方奶质量浓度与早产儿肠动力反应有密切关系,随着配方奶质量浓度的增加,早产儿肠动力反应更加强烈,但过高时反而会抑制肠动力反应,因此需要根据患儿日龄、出生体质量、病情等合理调整配方奶质量浓度,促进患儿肠动力反应,尽快恢复胃肠道功能。②俯卧与按摩:针对患儿出现的喂养不耐受问题需通过喂养后俯卧、腹部抚触减轻喂养不耐受问题,为患儿准备专用卧垫,每次喂养后将患儿俯卧或仰卧在卧垫上,同时进行腹部按摩抚触,以脐为中心用掌心按摩,按摩力度需适当柔和,并注意观察患儿呼吸、心跳、肌张力及有无哭闹等。③非营养性吸吮训练:在喂养间歇期,需使患儿吸吮橡皮奶头以促进胰岛素和胃泌素分娩,加速胃肠道生长发育和成熟,提高患儿喂养耐受程度,缩短恢复经口喂养时间。④药物干预:对喂养不耐受较为严重或经护理干预无好转的患儿可适当进行药物干预,通过鼻饲或口服吗丁啉悬混液,用药后30 min再行喂养,0.2~0.3 ml/kg,3次/d。
1.3观察指标
由专业人员记录两组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与恢复经口喂养时间,观察两组喂养不耐受症状缓解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將录入SPSS19.0软件,借助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用?字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指标对比
观察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与恢复经口喂养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症状缓解情况对比
观察组腹胀、呕吐等喂养不耐受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早产低体质量儿最显著的生理特征就是消化系统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不成熟,吸吮吞咽能力与足月儿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早产儿胎龄越小其吞咽反射能力越差甚至无吞咽反射[3-4]。临床针对早产低体质量儿所出现的喂养不耐受现象,一般通过静脉营养等营养支持方法帮助患儿尽早建立吞咽反射,恢复肠道营养,提高体质量[5]。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48例患儿经综合护理干预后,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与恢复经口喂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而且患儿腹胀、呕吐等喂养不耐受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症状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目前临床上所采取的静脉营养、胃管喂养等喂养方法可能使患儿胃黏膜受到强烈刺激从而加重不耐受性,对消化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对体质量恢复不利。俯卧、按摩、非营养性吸吮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加强患儿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能力,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经口喂养的耐受性,如果患儿喂养不耐受情况比较严重,建议使用药物干预,本次研究所选取的吗丁啉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儿胃肠壁,增强胃蠕动加速胃排空,最终提高喂养的耐受性,如果患儿胎便排出延迟可使用开塞露刺激通便,在用药后需密切观察患儿排便情况并详细记录。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情况,维持体质量增长具有积极意义,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吕天婵,张玉侠,胡晓静,等.早期口腔运动干预方案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01-105.
[2]陶亚琴,马兰,蒋盘华,等.个性化半需求喂养法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的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49-52.
[3]陶亚琴,马兰,邓晓洁,等.口腔功能训练联合腹部按摩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4):3479-3482.
[4]余勇妙,李桂花,梁建红,等.微量泵持续泵奶喂养联合腹部按摩应用于早产儿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278-280.
[5]田旭,易莉娟,曾子,等.口腔运动干预用于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7):804-811.
编辑/李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