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40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09-12姜菲菲徐曼倪文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5期
关键词:修复临床效果

姜菲菲 徐曼 倪文庆

【摘要】 目的 研究全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40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 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复合树脂嵌体, 观察组采用全瓷嵌体。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以及修复体情况。结果 在经过嵌体后, 观察组患者修复成功率为95.00%,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颜色匹配、边缘密合度、边缘着色、外形、继发龋、修复体折裂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牙牙体缺损患者采用全瓷嵌体修复的效果优越。

【关键词】 后牙牙体缺损;全瓷嵌体;修复;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5.058

多種原因会导致人们牙体硬组织的外形和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 使患者的牙体形态、邻接关系以及咬合关系被破坏[2]。后牙牙体缺损会影响患者的牙周组织、牙齿发育、牙髓、面容等[3]。临床上一般采用充填的方法治疗牙体缺损, 但对于牙体缺损严重和牙体组织薄弱等情况而言, 充填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临床推荐使用修复治疗, 能够使缺损的后牙牙体恢复正常[4, 5]。本文旨在探讨全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 从本院收治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对象展开研究,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80例计算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观察组:男24例, 女16例;年龄34~63岁, 平均年龄(42.86±6.78)岁;其中前磨牙10例, 磨牙30例。

对照组:男22例, 女18例;年龄35~64岁, 平均年龄(42.91± 7.03)岁;其中前磨牙11例, 磨牙29例。纳入标准:①以死髓牙为基牙的患者;②知情本次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其中, 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患有牙周炎、活动性牙髓炎等其他牙科疾病的患者;②存在精神性疾病和沟通障碍的患者;③存在重要器官病变且髓腔固位力差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采用复合树脂嵌体, 根据患者的牙体缺损情况制备洞形, 将侧壁厚度和深度分别控制在1 mm和釉牙本质界下1 mm, 制作出底平的盒形洞, 并将各侧壁倾斜, 角度为5°左右。采用复合树脂直接法将嵌体制作好并取出, 放置在140℃的干燥箱中进行处理, 之后进行粘接和咬合。

观察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全瓷嵌体, 将预备好的患牙牙体的洞深和轴壁聚合度分别控制在2.0~2.5 mm和5~10°, 咬合面洞形边缘离开咬合接触点1 mm, 将患者颈部摆放成90°的肩台, 并使龈壁肩台宽度超过1.2 mm。根据患牙的颜色选择合适的牙模进行加工, 制作并灌注模型。将完成后的修复体予以患者试戴, 对修复体的外形、咬合关系、邻接关系等进行检查, 并对咬合进行调整, 予以粘接剂进行粘接。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3. 1 观察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判定标准:成功:治疗后患者出现敏感症状的时间<1周, 且无继发龋和食物嵌塞情况出现, 边缘和颜色良好;缺陷:患者存在敏感症状的时间≤1个月, 食物嵌塞情况轻微且边缘和颜色尚可;失败:敏感症状出现时间>1个月, 边缘裂隙大且颜色层次明显, 出现严重的食物嵌塞和修复体脱落状况, 有继发龋出现。修复成功率=(成功+缺陷)/总例数×100%。

1. 3. 2 按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评估4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修复体情况, 具体内容包括修复体的边缘着色、边缘密合度、外形、继发龋、修复体折裂、颜色匹配情况, 分为A、B、C三级, A级最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比较 在经过嵌体后, 观察组患者中35例修复成功, 3例缺陷, 2例失败, 修复成功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中22例修复成功, 8例缺陷, 10例失败, 修复成功率为75.00%。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的修复体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颜色匹配A级34例(85.00%)、B级5例(12.50%)、C级1例(2.50%);边缘密合度A级32例(80.00%)、B级6例(15.00%)、C级2例

(5.00%);边缘着色A级35例(87.50%)、B级3例(7.50%)、C级2例(5.00%);外形A级37例(92.50%)、B级2例(5.00%)、C级1例(2.50%);继发龋A级38例(95.00%)、B级2例(5.00%)、无一例C级;修复体折裂A级36例(90.00%)、B级4例(10.00%)、无一例C级。对照组患者的颜色匹配A级24例(60.00%)、

B级5例(12.50%)、C级11例(27.50%);边缘密合度A级23例

(57.50%)、B级6例(15.00%)、C级11例(27.50%);边缘着色A级24例(60.00%)、B级7例(17.50%)、C级9例(22.50%);外形A级26例(65.00%)、B级7例(17.50%)、C级7例(17.50%);继发龋A级27例(67.50%)、B级13例(32.50%)、无一例C组;修复体折裂A级25例(62.50%)、B级15例(37.50%)、无一例C级。两组患者的颜色匹配、边缘密合度、边缘着色、外形、继发龋、修复体折裂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ndprint

3 讨论

临床上常用来治疗牙体缺损的方法为嵌体修复, 在保留残余牙体组织的同时能够尽量避免磨除牙齿[6], 在临床上应用普遍。以往使用嵌体修复治疗时一般采用金属材料, 不仅容易被腐蚀, 还容易出现颜色不协调等问题[7],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经济水平的提高, 使得审美水平也不断提高, 进而提高了人们对牙科修复的要求, 全瓷修复体由于具有较多的优势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復合树脂嵌体与普通脂充填体相比, 其硬度、抗压强度、径向抗张强度以及耐磨性均更高, 且色泽和形态接近正常, 但其存在较多的缺点, 例如在光照聚合时, 出现的向光性收缩会增加修复体的体积, 进而加厚粘接剂的厚度, 导致修复体边缘出现渗漏情况, 牙齿可能会出现敏感症状, 导致继发龋和窝洞边缘变色等情况的出现, 树脂嵌体的不完全聚合导致其硬度、耐磨性均较差。

Ips-Empress全瓷陶瓷于1986年研制成功且在临床中应用[8], 属于无收缩的热压铸入型玻璃陶瓷(网状结构和磷酸锂晶体), 使用全瓷陶瓷制定的嵌体的强度高, 具有较好的收缩性, 能够控制包埋材料的热膨胀情况, 使得全瓷嵌体修复的边缘适应性良好。Ips-Empress全瓷陶瓷在高热、高压的情况下制作成嵌体, 使得其具有较好的美观性、耐磨性以及生物相容性, 能够减少嵌体修复后的不良症状, 美学效果好。全瓷嵌体修复能够较好的修复后牙牙体缺损, 使患牙恢复形态和美观, 能够满足人们对牙齿美观的要求。同复合树脂嵌体相比, 全瓷嵌体质地更硬, 且更为美观, 不会受高热、光照以及加压等情况的影响发生收缩变形, 收缩量较少在体外聚合, 且粘接剂较薄以及渗漏较少, 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 观察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的修复成功率以及修复体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全瓷嵌体修复适合推广应用在后牙牙体缺损中, 修复效果优越且修复体远期状况好。

参考文献

[1] 王晓燕. 全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后牙牙体缺损的短期疗效观察.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5(8):40-41.

[2] 李丽, 项敬周, 白静, 等. CERECAC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观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4, 31(6):673- 674.

[3] 马建薇, 甘桂秋. 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疗效分析. 继续医学教育, 2016, 30(3):94-95.

[4] 曹宇. 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5):766-767.

[5] 于胜利, 蒋威, 方丽英. 两种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对比研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22):23-24.

[6] 孟贺, 孙萌, 张文茹, 等. Dialog vario高嵌体修复无髓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评价.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4, 45(7):642-644.

[7] 王建鸿, 王丽萍, 廖岚. 一体化氧化锆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2年临床疗效观察. 北京口腔医学, 2014, 22(1):46-48.

[8] 熊萍, 刘彦, 林云红, 等. IPS e.max Press铸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5(6):67- 70.

[收稿日期:2017-05-16]endprint

猜你喜欢

修复临床效果
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中外比较
WebSocket安全漏洞及其修复
现代道桥工程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探析及修复对策分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