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嬗变、困境与体系构建
2017-09-12杨智
摘 要 家庭职业生涯教育自人类社会产生便以隐性的形式存在,且成为影响家庭成员职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然而,随着社会职业更替速度的加快,传统的“内生式”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已难以支撑家庭成员的职业选择与发展,因此实施现代家庭职业生涯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我国实际,在分析现代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发展困境的基础上,需从目标设置、技术核心要素研制、教育平台搭建和保障机制建立四个维度构建现代家庭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以此提升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 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历史嬗变;现实困境;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22-0058-05
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1],是个体谋生的主要手段。社会发展加剧了职业更替的速度,也给予人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人的一生可能会变换几种职业,因此如何正确选择职业成为现代人的必修课。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个体无法回避的生活场域,承担着个体职业选择的推动者与制约者的角色,甚至对个体职业选择与发展的影响超过学校与专业机构。鉴于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对个体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本研究立足于职业生涯教育生发的基础——家庭,探索职业生涯教育的历史嬗变、现实困境以及现代家庭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嬗变
自生产力发展至社会成员具有职业选择的可能性伊始,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就以生活教育的形式存在,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从历史的视角而言,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内生式”职业生涯教育
“内生式”家庭职业生涯教育是后象征(postfigurative)文化境遇下的职业生涯教育类型,是传统农耕文明时代的产物[2]。这一时代的职业特征是社会职业较为单一,后辈主要重复祖辈的职业,祖辈职业可视为后辈职业的预演,“子承父业”与“徒承师业”是主要的职业教育模式。以家庭或宗族为自我延续自觉地对家庭成员实施职业生涯教育,这种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为:动力源为宗族或家庭延续内在需求,施教者主要为宗族中的长辈或父母,教育内容为长辈的相关经验,教育形式为口头说教或生产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职业是谋生的手段,由于每个宗族通常都居于较为固定的环境,宗族成员职业的同质性较强,因此,此时期的职业生涯教育带有更多的同质性与模仿性。“内生式”职业生涯教育的优点是家庭成员对未来职业有相对稳定的预期,缺点是因职业过于同质化致使宗族或家庭的抗风险能力较弱,且容易导致遗传性贫困。
(二)“外导式”职业生涯教育
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3]。晚辈可以不再甚至不能重复祖辈的职业,传统的“内生式”职业生涯教育难以满足人们的择业需求。职业生涯教育不再限于满足宗族与家庭发展的需求,而是社会职业的更替需要家庭成员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职業。在宗族或家庭教育力量无法完成此重任的情况下,需依托外在力量实施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最早始于1894年的加州工艺学校,1908年,美国学者帕森斯在波士顿建立职业局,开始系统实施职业生涯教育,这可以视为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化的开端。我国“外导式”职业生涯教育肇始于1916年,为解决教育与职业缺乏沟通以及普通中学忽视职业教育所导致的大量学生毕业后闲置于社会的问题[4],清华学校在周寄梅先生的带领下开展了职业生涯教育活动。“外导式”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为:立足于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有系统的规划,使师资、课程、教学等要素更加规范。问题在于此类职业生涯教育更多重视职业教育中或职业教育后的就业指导,对职业教育前的养成性教育关注不够。“外导式”职业生涯教育存在并不意味着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质性消亡,在“家”文化浓厚的中国,家庭仍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实际主导者,况且那个时代的职业生涯教育在国内尚未普及。
(三)“多元化”职业生涯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劳动就业上实施“统包、统配”。从事何种职业由国家意志决定。此时,以增进职业选择效率为目的的职业生涯教育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无论是家庭、宗族还是国家都无需实施职业生涯教育。1980年,国家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国务院提出了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主组织起来就业与自谋职业的“三结合”方针,陆续成立了劳动力中介,编写职业指导教材并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活动。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开放与现代信息获取渠道的增多,职业生涯教育重新受到关注,学校、劳动力市场、家庭与网络自主学习等都成为个体接受职业生涯教育的渠道。这是把此阶段称之为“多元化”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原因。“多元化”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为:实施主体多元,规范教育与非规范教育相结合,包括自主学习、学校授课与耳濡目染等多种形式,同时还有相应的监督措施。形式上现代职业生涯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且所获得的社会关注度日益增高。实质上家庭仍在个体的职业观念习得、职业选择与发展过程中承担着实质性的责任。
在职业生涯教育嬗变的过程中,家庭职业生涯教育都以显性或隐性的形式存在于现实中并对家庭成员的职业选择产生影响。“内生式”家庭职业生涯教育主要存在于传统的农业社会,是农耕文明时代职业生涯教育的典型特征。“外导式”职业生涯教育主要存在于工业社会,是社会要求职业选择更加科学与有效的附生品,尽管如此,家庭职业生涯教育仍在现实中存在。多元化职业生涯教育主要存在于信息化社会,此时期尽管形式上仍重视规范化的职业生涯教育,但随着信息技术与知识的下移,家庭实际上仍是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实施场所。根据实际情况,现代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以家庭为对象所实施的职业生涯教育,主要目的是使受教者掌握从全面、长期发展的视角有效选择适合家庭特点的职业知识与技能。二是家庭对家庭成员所实施的职业生涯教育,这种类型的教育主要以个体为对象,目的是促使家庭成员选择适合家庭与个体特点的职业。两种类型的职业生涯教育都需要相应的职业生涯知识与技能作支撑,前者类似于方法指导,后者类似于具体实施。endprint
二、现代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的困境
现代社会职业种类的增多与更替速度的加快要求职业选择更加科学化,尽管社会已开始重视职业生涯教育,但其覆盖面与实质性影响仍较为有限,家庭仍是职业生涯教育的主场域。一般家庭尤其是低文化水平的家庭所拥有的知识难以有效支撑家庭成员的职业生涯教育,致使现代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发展陷入困境。美国学者亨利·明茨伯格的组织架构理论认为,组织最基本的要素包括技术核心、技术支持、管理支持与管理[5],借用此理论架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现代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发展面临四个困境。
(一)存在价值未得到认可
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尽管具有较高的隐性价值,但其并未获得与此价值相匹配的地位。一是教育体系中并未涉及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即使与其较为接近的社会教育体系中也并未提及家庭职业生涯教育,普通教育体系中更无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要素。二是国家政策法规中并未明确提及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并非指狭义上的职业技术生涯教育,而是从广义的大职业教育观的视角而言的。从国家现有的政策法规中可窥见职业生涯教育属于国家与社会的责任,但并未明确提出实施家庭职业生涯教育。三是家庭难以认识到职业生涯教育的价值。很多家庭清楚地知道职业上的“正确选择不仅对受教育者有益,甚至可以借此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6],但尚不清楚职业生涯教育是职业选择的基础。有研究发现,98.6%的小学生家长、97%的初中生家长和90%的高中生家长表示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也并未从教育的视角讨论如何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7]。此种情况的出现与家长自身的职业生涯教育意识、知识与技能的缺失存在很大关系。回溯原因,教育体系与国家政策法规并未明确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价值与此问题的存在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二)教育技术核心缺失
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技术核心是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重要标志,可以这样理解,无技术核心的教育难以持久存续,技术核心不强的教育其竞争力也弱。从教育自身体系而言,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技术核心主要指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目标、课程与教学三个最基本要素。目标是整个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系统运转的核心,其设置的正确性将影响整个职业生涯教育的运行。因尚未有正式的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存在,正式表述的目标也不存在。目标只是以隐性的含混形式存在于隐形的家庭职业生涯教育中,似乎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非正式目标引领下的课程是融于家庭常规生产生活中的课程,目前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并无系统的课程存在,只能在某些家庭教育读本中存在着零星的内容,主要课程仍是融于日常生产生活中。按照这样的逻辑,无正式的系统课程也就意味着无正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基于家庭的职业生涯教育活动仍属于生活式教育教学。总体而言,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目标、课程与教学活动仍处于隐性状态,以传统的生活教育形式存在于现实中,并未得到系统的提炼与开发。因此,其无法科学地支撑现代家庭職业生涯教育的发展。
(三)教育技术支持缺乏
技术支持与技术核心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技术核心因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而变得更具竞争力。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技术核心是目标、课程与教学,其发展需要人力的支持,尤其是智力上的支持。从发展的视角而言,技术支持甚至比技术核心更为重要,技术核心因技术支持而更加具有竞争力,在技术核心尚未提炼的情况下,技术支持能提炼出技术核心。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技术支持实际上是高水平的研究与实践团队,其通过科研与教学促进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就现有情况而言,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技术支持团队尚未建立,主要表现为无专业的研究团队与专业教学团队。专业研究团队可视为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拓荒者,其主要职责是研究、凝练技术核心。专业教学团队主要承担着技术核心转化者的角色,即把技术核心转化为学习者所有。研究团队缺失直接影响技术核心的系统开发工作,教学团队的缺失直接导致家庭职业生涯教育仍处于随意与零星状态。就实际情况而言,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团队甚至比教学团队更为重要,其作为核心技术开发的拓荒者能建立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技术核心,即使在教学团队缺失的情况下仍能为学习者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四)管理系统未建立
管理系统属于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实施的保障系统,其目的是使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技术核心发挥更大功效。管理系统包括管理与管理支持两部分,管理的目的是使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更加顺畅,运转更加高效,因此需具备专业的管理队伍,其既懂管理又要掌握基本的业务知识。管理支持是为使管理更加高效而对管理活动实施的综合支持,包括制度设计、人员分工、资源获取、效果监测等。就现实而言,家庭职业生涯教育主要以自在的形式存在,并无科学的管理系统支撑其运转。在管理队伍方面,并未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仍处于自在的教育状态,即使进行零星的职业生涯教育活动,也是其他团队的兴致所致。在管理支持方面,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并未获得制度上的支持,也未获得稳定的资源,更无效果监测。由于尚不存在专业的管理队伍与专业的管理支持,因此专业的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系统仍不存在,不仅影响到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也导致无组织机构引领技术核心、技术支持的开发。
三、现代家庭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
家庭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是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存在与实施的各要素相互关联构成的逻辑整体,体系中任何要素的缺失都将影响体系的正常运转。结合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构建现代家庭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研制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技术核心
技术核心是区别家庭职业生涯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关键性要素,也是其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标志性要素。就目前而言,家庭职业生涯教育之所以陷入似有非有的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家庭职业生涯教育核心要素的缺失。因此研制家庭职业生涯核心要素是提升其专业性、社会认可度的必须环节。endprint
1.合理设置教育目标
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目标是对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实施结果的预期,是对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实施后会产生何种结果的描述。目标是技术核心中的引领性要素,其他要素基于目标的实现而有机融合成整体。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目标的设置需思考三方面内容:一是明确家庭职业生涯教育与家庭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逻辑关系。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并不等同于家庭职业生涯规划,两者间的逻辑关系为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受教育者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在此意义上,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目标并非代替实施家庭职业生涯规划,而是使受教育者具备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掌握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与技巧,并具备在实践中进行家庭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二是形成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梯度性目标体系。家庭职业生涯教育效果与家庭成员的文化基础、学习习惯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在目标设计过程中需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接受水平构建梯度性目标体系,针对不同学习特点的人群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三是职业生涯教育属于实用性较强的教育,目标设计需要立足实际,尽可能增强目标的可操作性。
2.开发实用性较强的课程
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导向,课程是落实目标的核心要素。如果课程、目标与教学是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技术核心,课程是核心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承担着上承目标下启教学的任务,也是外界评判家庭职业生涯教育技术水准的可视性要素。鉴于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对象的多元化特征,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只能是各对象的业余学习活动,因此家庭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开发不能沿袭普通全日制学校课程模式,而应探索适合家庭职业生涯教育自身发展的课程开发路径。一是明确课程开发的基础,主要包括学员的特点、职业生涯教育的具体内容与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性要素。学员的特点是以业余学习为主,阅读能力与水平相对偏低,喜好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职业生涯教育具体内容的呈现需以学员特点为基础,同时关注课程内容的逻辑性。社会性要素指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设计需注入科技、经济、文化与政治等要素,这些要素是影响职业规划有效性的外在要素,因此课程设计需要融入相关的内容。二是课程研制要以可能的教学条件为基础。教学是落实课程目标的主要环节,鉴于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对象的特点,难以按照普通全日制教育的形式开展教学,因此课程开发需满足学习者网络学习与文本学习的需求,同时需思考是否具有课程实施的硬软件条件。
(二)构建线上线下互通学习平台
多类型、复杂的学习者群体具有多元化的学习特点,为满足其学习的多元化需求,家庭职业生涯教育需构建线上线下互通的两类学习平台:线上平台即虚拟学习平台,是互联网时代教育发展的产物;线下学习平台即传统的面对面课程学习平台,有相对固定的教学场所、设施设备、教师与管理人员。
线上学习平台的优势在于其便捷性与高效性,其构建理念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借助任何互联网设施设备都能选择其想学习的任何内容。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线上学习平台除系统构成要素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外,其课程设计要异于线下设计模式,即在思考课程内容逻辑性的同时要尽可能把内容分为小的知识元,降低知识与内容的难度,使文化程度低的学习者能自己学习。此外,还需搭建线上互助交流学习子平台或答疑平台,并配备专业人员定期为其答疑解难。这样的线上学习平台才能有效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求。
由于家庭职业生涯教育难以获得与普通学校教育同等的地位,因此线下学习平台的建设通常不宜建设专门的场所,可以以寄居的形式实施。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场所可以包括普通教育机构与社会教育机构两类:普通教育机构包括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与大中专学校;社会教育机构包括成人学校、社区学校与其他培训机构。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可借用其场所,同时也可以成为相关机构常规教育工作的构成部分。线下平台的设计需考虑学习者的时间、距离、学习经费等学习成本因素,尽可能满足学习者学习的需求。
(三)建立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实施的保障機制
结合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其保障机制的建立应以目标为导向,借助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围绕技术核心展开。具体到保障内容层面,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需要人员、制度与财物三个方面的保障。
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实施的人员主要包括学员、教师队伍与管理队伍。目前社会尚未关注到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学员参与学习并非其“刚需”,因此,采用多种手段引导其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尤为必要。师资包括研究性师资与教学型师资两种类型,就目前而言两类师资都处于紧缺状态,甚至高校中从事职业生涯指导的师资也较为业余。因此有必要采用政策引领、培养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并建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以提升师资水平。因社会资源的紧缺与此类教育的相对业余性,此类教育的管理队伍通常都较为业余,因此采用培养培训的方式提升管理队伍的业务知识与管理能力是保障家庭职业生涯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制度是一套系统的办事流程或行动准则,是规范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手段,其存在有助于彰显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社会存在价值,提升社会认可度。在家庭职业生涯教育正式化之初制度建设尤为重要,应从两个方面着手建设:一是建立国家层面的制度。从宏观上明确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责任部门、结构体系、运行机制与保障条件等,既有助于家庭职业生涯教育自身的规范与发展,同时也能为家庭职业生涯教育“正名”,提升社会认可度。二是建立地方层面的制度。以国家层面的制度为基础,各地方需因地制宜建立适合地方家庭文化特点的制度,以推动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落实。
财与物是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实施的动力源泉,缺少财与物支撑的家庭职业生涯教育只能停留在文本与政策层面,无法真正为家庭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财与物的投入要以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目标、课程与教学为导向,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实施配备。由于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持续性,财与物的投入也应需持续,否则不仅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效果难以达成,甚至会造成先期资源投入的浪费。
四、结语
在职业更替加剧的时代,人的一生将会从事多种职业,掌握先进的职业理念、职业选择知识与技能正在成为现代人的必修课。家庭是个体生活的基本单位,个体的职业选择关系到家庭的兴衰。按照中国传统的观点,个体更多属于家的个体而非社会的个体,个体的责任首先是家庭责任,因此从家庭的视角讨论职业生涯教育既符合我国的传统文化特点也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个体职业选择的要求。就目前我国关于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而言,主要集中于大中专院校,但这类职业生涯教育的侧重点是就业指导,且授课的专业程度相对较低。现实中真正对个体职业选择与发展产生影响的是家庭,而家庭普遍存在着职业生涯知识与技能缺乏的情况,严重影响家庭成员的职业选择与判断,这种情况在低文化水平与低收入家庭中尤为严重。因此,此文的目的主要试图引起社会对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视,甚或期望国家能重视并组织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以给予职业选择有困难者有效的帮助。
参 考 文 献
[1]《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155.
[2][美]玛格丽特·米德.代沟[M].曾胡,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20.
[3]郑日昌,伍新春.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60.
[4]杨智,李森.试论民国时期的职业指导[J].职业技术教育,2012(1):71-75.
[5]理查德·L.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第10版)[M].王凤彬,张秀萍,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9.
[6]周正.干预个体选择职业教育的家庭因素探析——社会分层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3):38-41.
[7]王琳.家庭教育中职业生涯规划缺失的现状与改进[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9):39-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