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林理水 修山补海

2017-09-12萧春雷

福建文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福建生态

编者按

2016年8月,《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正式印发。自此,福建的生态文明建设从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福建被赋予了进一步发挥生态优势,深入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的使命。一年来,沿着“福建方案”摹绘的领跑“路线图”,福建省紧紧抓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历史机遇,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实施生态省建设战略,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

绿色发展,初心不变。循着创新、发展、惠民主线,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有机融合,不仅为福建生态文明建设探明了新路径,更擎起了福建绿色发展的新旗帜。

为了深入反映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我们特别邀请著名地理散文家萧春雷撰写长篇特稿——《造林理水 修山补海——福建生态文明建设侧记》。

福建是中国生态最好的省区之一,但并非天生。作者通过实地采访,精心选择代表性案例,从人文地理的角度,讲述了福建人地关系的历史变迁——山川、海岸、江河、森林自然生态的退化与重建,鱼类、茶叶等生物资源的恢复和创新,山区梯田、城市森林的社會和文化意义,等等;多侧面呈现了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宽度与深度。福建的良好生态,实际上是几代福建人秉持先进的生态理念,修山补海、造林理水创造的,应该感谢前人付出的巨大努力。

——题记

第一章 一片林:层林尽染满目翠

换个角度看人工林

福建是中国生态状况最好的省份之一。最新的一条新闻说,2017年6月2日,就在“世界环境日”到来的前三天,福建省环境保护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6年福建省环境状况:森林覆盖率65.95%,位居全国首位;9个设区市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98.4%;是全国水、大气、生态全优的省份之一。

这消息不让人意外。福建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连续38年全国第一。2016年,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21.66%,不足福建省的三分之一。事实上,我早已习惯了更高的数字。我的家乡三明市森林覆盖率76.8%,泰宁县超过80%,世界地质公园里高达90%以上。从数据看,我简直出生于闽西北的森林之中,当然事实并非如此。

我的老家杉城镇长兴村,位于武夷山脉中段的一个河谷盆地。三面是坡度较缓的红土丘陵,生长着郁郁葱葱的马尾松、杉树和毛竹;北面,峨眉峰耸立天际,近处是一片百米以上的赤石群,处处悬崖绝壁,但沟谷和山顶绿树成荫,属于丹霞地貌。村庄联成一排,坐落在山麓的台地上,前临池塘和水田。长兴溪从赤石群里流出,蜿蜒穿过田野中央,最后拐个弯,流出盆地南端。村落的后山、水口,保留着一小片古老的风水林,以花榈木为主,洒下浓重的阴凉,守护着村庄。

闽北的村庄都扎根于地理和风水深处。我后来走过许多地方,发现福建山区的古村落基本如此:一个小小的河谷盆地,青山环绕,房屋建在台地上,溪流、池塘、田野、风水林,一个或数个家族世居于此。

长兴村的大部分山林都很年轻,是人工种植的马尾松,夹杂一些阔叶小乔木。从读小学开始,每周六下午和周日,我都要上山砍柴,每周挑回三担薪柴,加上母亲出工拾回一些枯枝,足够生火做饭养猪。最好的木柴是栎、栲之类的杂木,坚硬耐烧,还会留下火炭,冬日铲进竹火笼取暖。松林间杂树太少,就要爬上高高的马尾松,砍下底部粗枝。家家户户的墙外,都整整齐齐码放着一堆柴墙。世代如此,薪柴是农家的主要燃料。

我最熟悉的就是马尾松和杉树。到处都是马尾松林,从长兴村到泰宁县城,再到邻近的邵武市,一路上连绵不绝,既有人工种植的,也有飞机播种的。人工林的最大特点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一片山林就是一个年级,个头相仿,发育同时;其次是整齐、排外,为了争夺阳光,大家都伸长脖颈,长得瘦瘦高高,林下很少其他植被;最后,人工林中基本没有大型野生动物,对人类非常友善。

马尾松是乡土物种,也是育林的先锋物种,但木质纹理扭结,富含树脂,除了当柴烧、打纸浆、割松脂,用处不是太大。很奇怪,散落在天然林中的马尾松,大多挺拔、雄壮,但它们聚集为人工松林之后,性情大变,窜到碗口大小就生长缓慢,变成“老头松”。

杉树也是乡土物种。泰宁号称杉城、杉阳,就是因为位于武夷山脉的支脉大杉岭之南。古籍说大杉岭盛产巨杉,但我懂事的时候,泰宁已无巨杉,见到的都是人工栽种的幼杉。杉树生长迅速,树干笔直,是建筑房屋、打制家具的优良木材。闽人植杉有悠久的历史。古时候,人们生下女儿,便种上一片杉林,等到女儿十几岁出嫁,正好制作嫁妆,叫“女儿杉”。

毛竹的经济价值也很高,农民乐于种植。一片竹林,每年冬春都会萌发许多新笋,以供食用;老笋嫩竹,从前是手工造纸的原料;三四年的老竹,正好制作竹器。在金铙山、峨眉峰等山麓的竹林间,笋榨(压制笋干的木制机械)和纸寮(早年手工制造竹纸的作坊)生满青苔。

长兴村北的丹霞地貌,沟壑纵横,土层较薄,植被集中在峡谷和山顶。乔木有青冈栎、闽楠、木荷、槠树、桂树等常绿阔叶树种,高低错落,遮天蔽日;中间一层是杜鹃、盐肤木等灌木,以及无所不在的荆棘和藤蔓;地面丛生蕨类和野草,掩盖着水洼沼泽、蛇蝎毒虫。我后来才知道,这片郁闭而危险的山林,是福建残存的少数天然林之一。

我在森林覆盖率90%的闽西北山村长大,但我对森林所知甚少。20世纪80年代初,我前往福州读书,沿着富屯溪、闽江横贯全省,沿途景观大同小异。如果描述福建的森林,我会说:主要是针叶林,最多是马尾松和杉树两大树种,间杂少量阔叶林和竹林。

这是一种错误认知。福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原始的地带性植被是常绿阔叶林。我在山区所见到的松与杉,在沿海见到的木麻黄、相思树和桉树,绝大多数都是人工林,一种特殊的人造生态系统。自然界亿万年演变而来的天然生态系统早已破碎、消失,被恢弘的人工景观取代,仅存的一些孤岛,散落在全省上百个人迹罕至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内。例如长兴村北的丹霞地貌景区,作为天然生态系统的一块残片,变成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endprint

福建的绿色山川,并非上天恩赐、祖宗遗留,而是一代代福建人努力的结果。

武夷山脉横亘于闽赣边界,长达550公里,分为北、中、南三段,是福建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在这里讨论森林覆盖率其实没有多大意义。比如说,我手中正好有一本福建地图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的《福建省地图册》,其中记载的森林覆盖率数字,北部武夷山市为81.6%,中部泰宁县为77.8%,南部长汀县为81%。如果你以为长汀县的生态状况与武夷山差不多,那就错了。近百年来,长汀县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武夷山市生态最优,与森林覆盖率无关,重要的是森林质量最高——它拥有一个了不起的自然保护区,福建面积最大一片残存的天然生态系统。按它自己的话说,是“地球同纬度带保存面积最大、保留最为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最近,武夷山正在进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生态不是森林覆盖率。一片空荡荡的林子有什么用?”说到生态,著名摄影家、海峡书局副社长曲利明两眼放光,十分激动,“我经常跟人说,生态的核心是生物多样性,看它有多少鸟类、多少昆虫、多少树种,它们互相依赖,形成完整的生物链。生物多样性才是生态的指标。有一种褐河乌,非常挑剔的,你一看到这种鸟出现,就说明当地的河水可以直饮,绝对没有污染。我只在武夷山的源头溪见过褐河乌,说明那里的生态最好。”

曲利明2016年退休,因为海峡书局正在打造“生态出版”品牌,返聘他继续主持一套雄心勃勃的中国生物图鉴。已经出版的《中国鸟类图鉴》(三卷本)、《中国蝴蝶图鉴》(四卷本)、《中国金鱼图鉴》都获得学术界的好评。他手边还有鱼类、兽类、昆虫、多肉植物等图鉴项目正在进行。他的目的是尽快建立中国的“生态数据库”。

“你说的是理想状态,接近生态中心主义。我们不能只谈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我回答说,“如果没有人类,生物多样性再好,也没有意义。我们还是要以人类为中心,把生态看成一种价值,一种文明,比如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如何在生活中应用。人工林的确不如天然林,但总比童山濯濯要好吧?要肯定它有一定的生态价值。”

他表示说:“只能说聊胜于无。但不能误导,让大家以为树多了,生态就好了。生态这么容易恢复,人们就不会珍惜。一个物种没了,你永远也无法恢复。比如野生华南虎,就应该宣布灭绝,已经几十年没有人看到了,没有一张照片。我编兽类图鉴,最大的麻烦是很多动物已经变成传说,很多地方说有这个有那个,你拿照片出来呀?没有。穿山甲你熟悉吧?大家都说福建多的是,媒体经常报道人们偷猎、偷吃,但我想拍张照片,到处找不到,看来也很危险……”

曲利明告诉我,国内大型野兽的种类和数量都非常稀少,很多濒临灭绝。中国一共400多种兽类,其中一半是啮齿目,也就是鼠类;再加上蝙蝠类80多种;一本兽类图鉴,大部分是老鼠和蝙蝠。他家住福州郊区,一到周末,就换上全套户外服装,把自己密封得严严实实,进山拍摄野生动物。“树林里最多的是昆虫、蝴蝶,兽类很少,我主要拍老鼠,已经拍到20多种了。”他得意地说,“鼠类最难拍,昼伏夜出,又很警惕。”

我觉得,如果从生态中心主义的角度看,福建人创造的全国最高森林覆盖率存在很多问题,树种单一,层次单调,缺乏生物多样性,容易发生病虫害,水土保持能力弱,等等。但是换个角度观察,把马尾松和杉树看成一种木本作物,归属农业部门管辖,我们就不会苛求它们产生多大的生态效益。实际上,松树、杉树、桉树、毛竹等经济林,与油茶林、茶山、果园、稻田一样,都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农业景观。茶园也造成水土流失,但没人反对,只是建议改善。人工林的不足,解决之道也在于提高生态质量。

把福建的人工林看成一种农业景观,如此恢弘的人工生态系统,犹如群山间的千级梯田,海湾中的万亩浮筏,同样值得人们惊叹。我想,生态文明的概念,本身就意味着以人类为主体,在满足生存需求的同时,强调人类应尽的生态责任,追求健康、可持续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生态文明是我们应对生态灾难的利器。

修复河田盆地

1942年秋天,中国的抗战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35岁的张木匋远离前线,在河田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下奋笔疾书。山区的夜晚十分宁静,孩子已经入睡,妻子在里间另一盏煤油灯下抄录资料。他简单开了个头,然后回忆白天见到的情景,充满感情地描述自己工作的环境:

“四周山岭,尽是一片红色,闪耀着可怕的血光。树木,很少看到!偶尔也杂生着几株马尾松,或木荷,正像红滑的癞秃头上长着几根黑发,萎绝而凌乱。密布的切沟,穿透到每一个角落,把整个的山面,支离碎割;有些地方,竟至于半山崩缺,只剩得十余丈的危崖,有如曾经鬼斧神工的砍削,峭然耸峙。再登高远望,这些绵亘的红山,仿佛又化作无数的猪脑髓,陈列在满案鲜血的肉砧上面。在那儿,不闻虫声,不见鼠迹,不见栖息的飞鸟;只有凄怆的静寂,永伴着被毁灭了的山灵。”

这样一幅凄惨荒芜的场景,让人怀疑置身陕北的黄土高原,然而,他描述的是武夷山脉南段。张木匋是农业土壤专家,湖南醴陵人,祖籍福建永定,留学法国蒙伯利埃大学农学院和图卢兹大学归国,此时担任福建省研究院土壤保肥试验区主任一职,带着妻子李水影和儿女定居在长汀县河田镇。李水影与张木匋一同留法,在蒙彼利埃大学学习艺术史,但小镇不需要艺术,所以她协助丈夫进行土壤保肥的工作。所谓土壤保肥,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水土保持。从1941年开始,国民政府先后在福建河田、甘肃天水、陕西长安等地建立水土保持试验区,恢复生态。张木匋是我国现代水土保持事业的先驱之一。

回到1942年的河田镇,在这篇名为《一年来福建省研究所工作概况》(刊载于《福建水土保持》1990年第3期)的文章中,张木匋继续写道:

“总计河田全境,面積约10平方公里(原文如此,疑有误——引者),十分之六为丘陵,已全部被毁灭了。耕地面积约六七千市亩,六分之二,化作荒地。而祸患深刻的三大溪流,尤不断地推载泥沙,拥入田野。数十年后,溪岸沙丘,将无限制地扩展,河田市镇,恐怕也将随着楼兰而变成了废墟……”endprint

河田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生态灾难?张木匋的回答是:“起于山地被覆植物的消灭!”他们在河田进行的工作,主要是筑坝拦沙、培育草丛、植树造林。最重要的是找到能够适应恶劣环境又有经济价值的树种,让农民自愿种植。他进行了很多栽培试验,特别是河田本土的植物如黄栀子、胡枝子、杜鹃、灰木、马尾松、黄檀、乌桕、枫杨、柠檬草,制定采籽育苗的计划,垦荒种植。

谈到福建的生态,许多人以为只是近半个世纪、顶多近百年出了问题,古代的福建青山绿水,森林郁郁葱葱。事实并非如此。清乾隆十六年(1751),福建巡抚潘恩榘向朝廷上奏,就说:“福州至泉漳,壤地千有余里,道路山场竟无树木,民间树薪每担贵至百余十文。贫户单寒,老幼悉在山麓堤旁挖取树根草皮,以供炊爨。”可见清中叶闽东南地区就已经童山濯濯。山区的森林系统早就遭受严重破坏。民国《宁化县志》描述时人图利,过度砍伐松杉贩卖,导致宁化超过一半的山头荒芜:“自客商入山,截成连段,不择大小,多多益善。于是四乡之山,强半皆童。”

生逢乱世,张木匋的事业注定失败。河田试验区在人员紧缺、经费拮据的情况下运转了6年,1946年终于寿终正寝,功亏一篑。新中国成立后,张木匋调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又前往宁夏中卫沙坡头进行防沙研究,写下论文《包兰铁路中卫段(孟家湾—迎水桥)沙漠地区固沙造林的土壤条件》,不久调离。1984年,张木匋在兰州去世。他把生命中的黄金年华献给了中国的水土保持事业,令人敬仰。

张木匋在河田种下的树,早已荡然无存。上个月我去长汀,文友丘有滨告诉我,他老家就在河田镇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看到的都是光头山,偶尔有一两株长不大的马尾松,孤单单的,没人敢砍;打柴是带上午饭,跑到大老远的山头扒拉一些松针和枯枝。他笑道:“我小时候连树林的概念都没有。有次打柴,跟着大人走了一二十里,来到盆地外的大山,才看到一片树林。”

河田是长汀县最大的河谷盆地,汀江穿过宽阔的田野和低丘,群山肃立天际。河田是长汀县首屈一指的大镇,后来又分出三洲镇。如果你没有听说过河田,或许吃过“河田鸡”,一种出产于河田的优秀肉鸡,肉质脆而嫩,是客家菜系的珍贵食材。

那天下午,好几场阵雨不期而至,车窗外烟雨朦胧。长汀县文联主席庐弓陪我来到河田镇露湖村。透过村部办公室的后窗,可以看见山丘上有片青翠的马尾松林,林下灌木和狼萁草茂密。46岁的村主任沈绍江介绍说:以前露湖村的山头光秃秃的,都是“沙包土”“火焰山”,一下雨,泥浆就往田里灌;经过这些年治理,“火焰山”变成了“花果山”;农民最大的受益是,从前地里只能种一季晚稻,如今都可以种两季水稻。

我了解的武夷山区,虽然到处是人工林,毕竟还是青山绿水,很难想象所谓“火焰山”的情景。幸好当地建了一座“长汀水土保持宣教馆”,展示了不少20年前的老照片,让人震惊,正是张木匋70多年前描述的景象,与我在西北看到的荒漠和沙地差不多:大片裸露的红色丘冈,点缀着稀稀落落的杂草,冲沟密布,土崖崩落。

武夷山区的天然植物群落是针叶阔叶混交林,人类的破坏一旦超过阈值,就开始逆向演替,退化为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然后是中生灌草丛,最后是旱生稀草丛。河田盆地的生态,1940年就已经退化到极限,与西北的荒漠一样贫瘠,因为是红壤,更加惊心动魄。要修复一个已经崩溃的生态系统,让植被进行正向演替,由稀草丛过渡到灌草丛、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非常困难,自然恢复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宣教馆外面,塑着一尊福建原省委书记项南的雕像。项南是连城县人,1983年来河田视察,看到革命老区的这种情形非常难过,指示当地大力整治水土流失,并决定由省里发放补贴,让村民改烧煤炭。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他亲自撰写了一首《水土保持三字經》:

责任制,最重要;严封山,要做到。

多种树,密植好;薪炭林,乔灌草。

防为主,治抓早;讲法制,不可少。

搞工程,讲实效;小水电,建设好。

办沼气,电饭煲;省柴灶,推广好。

穷变富,水土保;三字经,永记牢。

从项南开始,河田镇的水土流失问题,再次引起福建省主要领导的重视。但生态治理是长期的工程,需要连续的政策和持续的投入,此后的十余年间,长汀县的水土保持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形势依然严峻。

1999年11月,时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专程来到长汀考察水土治理工作。他心情沉重,指示要花10到15年的时间完成国土治理,造福百姓。

宣教馆外的世纪生态园里,有一片“公仆林”,都是中央和省市领导先后捐种的纪念树,有香樟、桂花、楠木、深山含笑、红枫、杜英、樱花、银杏等,郁郁葱葱。其中最醒目的一株香樟,是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于2001年10月13日亲植的,他还同时捐献了纪念树款1000元。这株香樟树,独立于一小片草地的中央,树干粗壮,树冠优美,充满生机。

习近平非常关心长汀县的水土治理。在福建工作期间,他多次深入实地,具体指导工作;调任中央工作后,依然心系这片红土地。2011年12月10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人民日报》上看到题为《从荒山连片到花果飘香——福建长汀十年治荒山河披绿》的文章,当即做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深入调研。2012年1月8日,他在中央七部门的联合调研报告上再次批示,指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上,进则全胜,不进则退,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要总结长汀经验,推进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长汀县的水土治理,牵动着一位中共总书记的心弦。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大力推进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的工作,成绩斐然,不负总书记重托。

我们到达三洲镇的汀江国家湿地公园时,导游说,明天是第14届杨梅采摘节,会很热闹。杨梅是湿地公园最大的特色,进门就是一颗硕大的杨梅雕塑,三四米高,红果绿叶;桥对面有座“中国杨梅博物馆”。导游介绍说,湿地公园的前身,也是“火焰山”、烂泥潭,经过30多年治理,种植了万亩杨梅,变成风景优美的湿地公园。我们沿着步道深入,山环水绕,芳草萋萋,杨梅树枝头挂着熟透的果子。我最怕酸,也不禁摘下一个东魁杨梅尝试,满口甜酸。登上山顶的观景台,但见宽阔的河田盆地内,丘冈起伏,都披上一层葱茏的草木,宛如凝固的绿色波浪。endprint

假如张木匋重访故地,应该深感欣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河田盆地的生态已经恢复到相当高的水平,人们甚至愿意付费享受——周末,许多家庭从邻县开车来湿地公园游玩,每人门票30元。

第二章 一座山: 东南山国的生态家园

生态地理的背景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陆地面积较小,只有12.14万平方公里;还有13.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相当于一个“海上福建”。山与海,是福建地理的两大元素。

我以最简短的文字,介绍一下福建的自然地理舞台和生态地理背景,那些熟悉福建的读者,不妨略过。

最早的福建地区全境皆海。距今5亿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受加里东运动影响,闽北高地露出水面,形成了全省最古老的一块陆地——武夷古陆。距今3.5亿年前,武夷古陆扩大为闽北古陆和武夷山高地,并向闽中延伸出戴云半岛。距今1.95亿年前,全省各地普遍隆起为陆地。距今0.3亿年前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台湾褶皱上升,形成中央山脉,西部断裂下降为原始的台湾海峡。福建地理的基本轮廓终于成型,接下来,无非是海侵海退。

福建的地形,深受两组垂直交叉的地质断裂控制,主要是北东向深大断裂,其次是北西向断裂,导致福建的地貌呈现网格状。最主要的山脉、盆谷、海岸线相互平行,以北东—南西走向为主;闽江、九龙江等河流干道则以北西—南东为主,横向切割山脉,流向大海。

福建号称“东南山国”,山地和丘陵约占全省面积的90%,平原、台地和水域约占10%。东西剖面呈马鞍形:横亘闽赣边界的武夷山脉构成了闽西大山带,北部极其雄伟,海拔2158米的主峰黄岗山是大陆东南最高峰;闽中大山带由断续相连的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组成,隆起为福建宽阔的背脊;两条大山带之间,是串珠般的闽中盆谷带,分布着南平、三明、龙岩等山区城市;闽中大山带绵延到闽东南海边,形成锯齿状的曲折岸线。沿海地势较平坦,人口稠密,散布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等城市。

福建的自然植被,以福州—福清—仙游—永春—华安—永定一线为界,东南方向属于南亚热带季雨林,西北方向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条自然地理分界线十分重要,它同时还是福建雪区的南界,热带水果香蕉、荔枝、龙眼等的北界。

在先秦文献中,福建地区称为“闽”,是百越族系闽越人的地盘,汉初曾建立一个闽越国。汉族移民大约在南北朝开始入闽。唐代置福州、建州,始有“福建”之名;北宋设八州、军,又称“八闽”;古人还把福建划分为山区和沿海两大系统:建宁、延平、邵武、汀州称“上四府”,福州、兴化、泉州、漳州称“下四府”。

福建地势最平坦、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闽南。因为粮食不能自给,闽南人被迫以海为田,过台湾、下南洋,发展出灿烂的海洋文明。

戴云山的森林和梯田

上午10点;海拔1000米。我们从戴云村边的一条古道开始攀登戴云山,路线为“戴云村—七里洋—白鹿山—莲花池—大格—小戴云—辉阳村”。行至半途,我才发现并非直接登顶,而是翻越多重山岭,大起大落,结果下午4点半才抵达海拔1856米的主峰小戴云。山顶白雾茫茫,我们待了不到10分钟,赶紧下山。7点15分抵达海拔800多米的辉阳村,还未站稳脚跟,紧追而来的夜色就淹没了我们。

德化戴云山,实际上是由海拔超过1500米的多座山峰组成。东边的大戴云坐落在戴云寺后面,海拔1713米;西边的小戴云才是海拔1856米的主峰,也是整个闽中大山带最高的山峰。莲花池是一个海拔约1580米的山间草甸,萋萋芳草,中间几个水洼。护林员老陈说水洼中应该有娃娃鱼,我踩着水草小心翼翼前进,探头张望半天,什么也没发现。大格是海拔1492米的山口,一群黄牛散在山坡上悠闲地吃草,远处的群山在它们蹄下。

戴云山是闽中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生态之完好,令我意外。虽然没有看到特别的野生动物,但是从山腰到山顶,我穿越了自然植被的垂直变化:常绿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苔藓矮曲林。最难忘的,是数万亩原生性的黄山松群落,棵棵古雅苍劲,林下分布着罗浮栲、甜槠、木荷等小树,马银花、映山红等灌木,芒萁、狗脊等杂草,层次分明,郁闭度大,遍地是厚厚的落叶。据调查,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共有9个植被类型51个群系92个群丛,高等植物284科928属2066种,脊椎动物34目99科420种,是我国单位面积生物多样性程度最高的保护区之一。

行走在小戴云高高的山脊上,看两边的云雾紧贴山坡,无声地翻滚着,迅疾涌上山顶,猛然发觉天地已被濕冷的浓雾抹去,孑然一身。忽来一阵强劲的山风,云雾伏地逃逸,方圆百里的戴云诸峰历历在目,连远处的石牛山、九仙山——德化另外两座大山——也显露真容,耸立天际。极目远眺,环绕戴云山的村镇、梯田,都散落在山腰以下,花色斑驳;海拔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郁郁葱葱,俨然一片飘浮于尘世之上的青绿山水。

被誉为“闽中屋脊”的戴云山,以雄伟的体魄崛起于福建中部,高标万丈,昂首天外,堪称福建地貌的中心。古诗云:“戴云山顶白云齐,登顶方知世界低。异草奇花人不识,一池分作九条溪。”群山之巅,保存完好的中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亦成为福建生态地理的重心和渊薮,向四面八方辐射。大小23条溪涧,自云间泻落,清流奔涌。

与闽西大山带不同,闽中大山带——戴云山脉隆起后,经过第三纪湿热环境的持久侵蚀,形成波浪起伏的老年期地貌,在第四纪的新构造运动中突然强烈上升,导致河流深切并溯源侵蚀,只是尚未抵达山体的中部。这就造成一种奇特的景象,戴云山脉海拔500米以下的河谷,是最近200万年切割出来的,多为险峻的“V”字形峡谷;山体的上部是坡度和缓的三级古夷平面,分别为500米、800米和1000米左右。也就是说,戴云山脉有点像高原,下部陡峭,但海拔五六百米以上却豁然开朗,丘陵起伏,有人称之为“山原”。在闽中大山带(山原区),山上比山下、河流的上游比中游更适合发展农业,修筑梯田;许多村镇坐落在高位盆谷间,包括福建几座海拔最高的县城,例如周宁、寿宁和德化。endprint

梯田是福建农业的一大特色。有学者指出,南方山区开发梯田的明确记载出现于北宋后期,描述的就是福建梯田。方勺《泊宅编》卷三称:“七闽地狭瘠,而水源浅远……垦山陇为田,层起如阶级,然每远引溪谷水以灌溉……朱行中知泉州,有‘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犹力耕之诗,盖纪实也。”在稻作文化区,人们总是先开垦肥沃的平原、河谷盆地,最后才向山坡要地——建造梯田。南宋晋江状元梁克家在《三山志》中描述说:“闽山多于田,人率危耕侧种,塍级满山,宛若缪篆。”

八闽处处梯田。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六描述闽北武夷山脉的农业奇观:“至垦丘陵,辟崔嵬以艺稼穑,层层如百级危阶。”然而戴云山脉的梯田最壮观。康熙《安溪县志》说:“田畴垄亩,多在崇山复岭之间。”新编《德化县志》称,德化县的耕地,84%位于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原,其中洋面田2.6万亩,山垄田2.59万亩,梯田14.5万亩。多年前,我从政和县乘车到古田县,在鹫峰山的盘山公路上,望见层层叠叠的梯田,宛如农夫的脚印,艰难跋涉,逐级而上,突然一阵心酸。

福建人对梯田之美反应迟钝。哈尼梯田出名很久之后,才有摄影师醒悟过来,发掘福建的梯田,最著名的多坐落在戴云山脉,例如古田县石坑梯田、政和县念山梯田、福安市马洋梯田、尤溪县联合梯田、大田县坎洋梯田、闽清县巫岭梯田、德化县戴云山梯田、永定县岩太梯田。其中,规模宏大、历史悠久、景色壮美的尤溪联合梯田,跻身“中国五大魅力梯田”,2013年入选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以海拔1000米为界,如果说天然林是戴云群峰的绿色披肩,那么梯田就是系在戴云山脉腰间的灿烂花裙。天然林难得,梯田更昂贵。

尤溪县联合乡位于戴云山脉支脉金鸡山地区,主峰海拔1281米,附近几座海拔超过千米的山头坡度和缓,形成浅宽谷,共有联合、联东、联南、联西、东边、云山、下云、连云等8个行政村散落其间。2014年4月,我来到两山之间的垭口云山村,海拔约840米,村庄周围是茂盛的竹林,绵延向山顶;村庄下方才是一级级梯田,像是踩住一端的布匹滚落谷底,展开条纹交织的画面。实际上,梯田还横过山岭,延伸到另一个宽谷。梯田里蓄满了水,像摔成无数碎片的镜面,映照着天光云影。

据说,联合乡修筑梯田已有1300年的历史,面积超过万亩,分布范围从海拔1032米至118米,相对高差近千米,被学者譽为“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农耕文化典范”。有人指出,当地居民在梯田稻作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发展出“立体复合种养”的立体农业,包括“稻鱼共作”“稻螺共作”和“浮萍肥田”等模式;在生物资源利用方面,例如耕作过程中种植植物(如田埂豆)、养殖动物(如稻鸭共作)、植物肥田(如稻秆还田)以及轮作(如稻薯轮作、稻瓜轮作、稻烟轮作、稻草轮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水肥管理方面,水源林、村庄与梯田的空间布局,既形成了稳定的灌溉系统,同时发挥了保育水土的功能。(陈淑云等《联合梯田农业文化保护的关键问题与解决途径》)

稻作梯田是独特的农业景观,也是一种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梯田总是与生态、人的存在密切相关,构成“水源林—村庄—梯田—河流”这样一个完整的山地农业体系。通常,山顶是涵养水源的阔叶林、竹林,得到精心维护;村庄坐落于水源与梯田之间,有水渠穿过,周边种植经济林、竹林,有菜地、池塘、晒谷坪,家家户户豢养猪牛羊鸡鸭鹅;梯田是粮食和油料的提供者,承受村庄富含养分的生活用水,逐级灌溉,农民春种秋收,并修补田埂,养护土地;最后,田间的灌溉用水排入山脚的河流。除了盐、铁,这是一个足以满足人们最低生活需求、自给自足的小世界。福建的大山里,隐藏着许许多多这样的“世外桃源”。

梯田是一种有效、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水平方向延伸的梯田,对下泄的山洪进行层层拦截,有力遏制了水土流失。灌溉时,整个山坡成为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泊,改善当地小气候;干旱时,人们千方百计引来流水,精心分配,确保作物生长。

联合乡的各村落,散落在山腰,由一条简易公路串联在一起。我们匆匆转了三四个村子,房屋都在路边,杂乱而简陋,只有一两家杂货店开着门。耄耋老人或坐在家门口,或两三人树下闲坐,也不说话;偶尔看见一个幼儿孤单单自己玩;几位中年男女在锯毛竹,空坪里在晾晒篾片。我没看到一位10~30岁的青壮年。

无论稻作梯田有多少好处,都无法抵消它的三大缺点:落后、辛苦、低效。我出生于农村,知道农作的辛苦,梯田农作倍加辛苦:田地窄小破碎,无法使用机械,一切都依靠人工畜力,原始落后;终年进行上下百米以上的运动,往往是挑担负重;尽管费工费力,但作物产量明显不如平川大田。加上山区缺乏交流和娱乐,年轻人弃之如敝屣,也是自然之理。我注意到,不少田地都已经抛荒,杂草丛生。

梯田是一个需要常年维护的生态系统,一旦土地荒废,田埂崩塌,就会造成水土流失。如何利用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或观光农业,让福建的古梯田新生,是一个重要课题。

第三章 一杯茶:古茶新境界

茶树原产于云南,但福建人情有独钟,对茶叶的创制和利用,贡献最大。北宋以后闽茶独盛,以至于苏轼作《叶嘉传》,以拟人的手法为茶叶立传,开篇就说:“叶嘉,闽人也。其先……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中国六大茶类,其中青茶、红茶和白茶三种起源于福建,青茶和红茶起源于武夷山。

明清时期,中国流行的是不发酵的绿茶,苦而回甘。全发酵红茶是一个意外发明,主要销往外国,后来蔚为大观,竟成为国际的主流茶类。前些年,红茶热回传中国,武夷山桐木关出产的金骏眉、正山小种风靡一时。作为一种植物饮品,茶叶最讲究产地。正山者,指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桐木村茶园,生态环境最优越。

对于国人来说,武夷岩茶是一个更重要的发明。武夷岩茶属青茶,又称乌龙茶,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一种半发酵茶,既有绿茶的回甘,又得红茶的醇和。乌龙茶打破了国内绿茶的一统江山,在闽南方言区引起饮茶方式的革命,人们改用小壶小杯冲泡,谓之工夫茶。乌龙茶的采制工艺、冲泡方法,远比绿茶繁复,提升了中国茶艺的水平。endprint

武夷岩茶也讲究出身,最好的出自正岩,也就是61平方公里的武夷山丹霞地貌景区。《茶经》说,茶之上者生烂石。丹霞地貌景区的土壤,正是风化砂砾岩,加上绝佳的植被、云雾和风光,让正岩茶带有一种独特的岩韵。正岩内的“三坑两涧两窠”(大坑口、牛栏坑、慧苑坑、悟源涧、流香涧、竹窠、九龙窠),出产茶客们心醉神迷的顶级岩茶。

我在武夷山度假区“慧苑茶叶”见到了陈孝文,一位1982年出生的年轻人,穿一件白色T恤,相当朴实。陈孝文是武夷山的名人,不但因为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更因为他拥有正岩的茶园众多,尤其是著名的牛栏坑山场。陈孝文出身茶叶世家,他自己从1999年开始做茶,很快就掌握了全套传统岩茶技艺,创造了“孝文家茶”品牌。

“岩茶每年只做一季,不做两季。茶叶多次采摘会影响品质。每年从4月中旬采摘茶叶到中秋节出成品茶,工序很多,前后要花5个月时间。”他说。为什么正岩茶的价格那么高?陈孝文的意见是产量太少,“景区内的茶园,以前号称6000亩,如今再多也不会超过10000亩,顶多50万斤,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牛栏坑年产茶叶不过3000斤,但市面上号称牛栏坑的茶每年不下6万斤。去年我的‘牛肉(牛栏坑肉桂)最贵卖了9.6万元一斤。很贵,但量太少。有人愿意花大价钱买真的好茶。”

正岩茶是一种神话,植根于不可复制的文化和地理。据武夷茶专家邵长泉先生介绍,2002年颁发的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已将岩茶产区扩大到武夷山市全境,包括历史上的洲茶和外山茶。如今,介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之间,包括“山口—长滩—吴三地—程墩—岚上—曹墩—四新—黄村—星村”的高山生态茶园,已成岩茶主力,产量超过一半。

邵长泉说,武夷山市对开垦茶山有严格限制,要求坡度在25度以下,还要求“头戴帽、脚穿鞋、腰绑带”,意思是山顶上要有常绿阔叶林涵养水土,半山腰和山脚也要有森林带分布,控制水土流失。“因为要发展生态茶,所以目前全市只有15万亩茶山,却很难再扩大了。你想安溪县号称60万亩茶园,是武夷山的4倍。近年来生态茶的品质提高很多,在评选中多次打败正岩茶。”

老茶人黄贤庚先生不但亲自做茶,还出版过《武夷茶说》《岩茶手艺》等著作。他说自己最近正在探索茶园的生态管理,他的经验是:肥料、杀虫剂尽量少用;塝上要留草;畦地外高内低,里沟要深,挖竹节沟排水;套种桂花树、桂树或玉兰,根系保土保水,树冠降低夏季地表温度,花香能被茶叶吸附,落叶则形成有机质。他说:“摄影家喜欢拍一望无际的茶山。有次搞展览,领导要选用一张从山脚到山头都是茶园的照片,觉得好看。我坚决反对,说这不是我们的高山生态茶园,这种茶不好,还会水土流失。”

茶是传统经济作物,随着全社会生态意识的提高,人们对茶叶的生态品质越来越重视。福建乌龙茶,十几年前安溪铁观音一枝独秀,红遍全国,后因屡屡爆发农药残留事件,名声受影响;继而武夷岩茶复兴,在生态的基础上重构茗茶评价体系,高级茶园总是坐落于自然保护区和景区,或其他生态优良的地区,讲究土壤、水质、气候、湿度、矿物质和生物多样性,品茗变成了享受茶叶中蕴含的天地精华,所谓“岩骨花香”。生态茶的崛起,就是茶文化的一次重大转型,别开生面。

我是一个资深茶客,最早喝绿茶,移居厦门后改喝乌龙茶,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是烧水泡茶,一直喝到深夜。我最初迷上了安溪鐵观音,它的发酵程度比较轻,香气浓郁优雅,唯水味较清淡。随着商业炒作,铁观音的价格越来越高,我赶紧改换门庭,以武夷岩茶为日用茶。接着武夷山红茶兴起,满街争卖正山小种,随后带动岩茶升值。我只好寻找其他小茶种。红茶去除了苦涩,也减损了香气和回甘,所以我难以接受正山小种以及闽红三大工夫——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在福鼎我喝过很好的白茶,清淡柔顺,我觉得不适合自己。

福建到底有多少种茶叶?不清楚。我的感觉是,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茶种。朋友张云良是漳平人,介绍我喝漳平水仙,一种用白纸包裹的小片紧压茶,从建阳水吉引种的茶树,与武夷水仙同源,但制作方法更接近铁观音。漳平水仙香气浓郁,价格实惠,缺点是不大经泡。有次去平和,文友黄荣才带我们喝白芽奇兰,最欣赏略带焦香的炭焙奇兰,入口微苦,但清香与回甘均佳。这么好的茶为什么缺乏名气?我深入了解,原来,这是20世纪80年代才由当地农科人员选育出来的无性系新品种。

我喝茶的口味越来越重,有段时间,转向霸气十足的凤凰单枞——广东潮州出产的乌龙茶。正感叹闽茶虽众,却强悍不足、无茶可饮之时,一位诏安的朋友送我两斤八仙茶,让我一新舌齿,大为赞叹:闽茶之王道,非武夷岩茶莫属;闽茶之霸道,以八仙茶第一。

很少人知道八仙茶。我去诏安,见到了选育者郑兆钦先生,一位年过古稀的朴实长者,微信名自称“八仙茶他爹”。那天中午,我赶到离县城19公里的白洋乡汀洋村八仙茶母本园。新修的木栏杆内,围护着郑兆钦先生1969年元旦种下的17株母本树,枝繁叶茂。

“所有八仙茶都是从这17棵母株扦插繁殖的。”郑兆钦老人说,“当时,我从自己选育的一株最优异的单株中,剪了20个短穗,种在这里,成活了17株。后来有人劝我补植3株,我不补。它们是无性系的品种,开花少,基本不结果,只能扦插成活。”

郑兆钦1942年出生于福建永泰县,1962年从福建省农业专科学校茶科专业毕业后,分配到诏安县工作。诏安人喜欢喝茶,但当时只产低档菜茶,唯一一个茶叶采购站设在最边远的秀篆公社,两天一趟班车。郑兆钦一报到就去了秀篆。

1965年,配合漳州市茶园普查,郑兆钦在秀篆公社寨坪大队与饶平县毗邻的凹背畲高山茶园里,发现了一片荒废的菜茶林,它们是由茶籽繁殖的有性系茶树,因遗传突变而产生性状差异,有些长势很好。他挑了20株移植在秀篆茶站,进行生物学观察对比,并进行多批次、逐年逐季的单株采制乌龙茶,品评鉴赏。三年后,他在最优异的单株上剪取了20个短穗,带到县城附近的汀洋茶场繁殖,最后成活17株——就是我们眼前看到的这17株无性系八仙茶母本树。endprint

选育一个新茶种,并通过多项指标的检测、评审,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良种,予以推广,是艰难、漫长的过程。简而言之,1987年八仙茶被评定为福建省乌龙茶良种;1994年被农业部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乌龙茶良种,评语称:“该品种属小乔木大叶类,适于制绿茶和乌龙茶,香气高、品质优、产量较高、抗寒性较弱。符合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福建、广东等省及相似茶区推广。”

为了培育八仙茶,郑兆钦付出了许多,包括放弃调回省城福州工作的机会。他是永泰人,说福州方言,却在闽南方言区诏安县生活了大半辈子,长期在客家方言区秀篆乡工作。他在诏安留下了一个优良茶种。目前,八仙茶仅在闽、粤、湘等地有一定种植面积,产量不大,但它品质优良,焉知哪一天不会蔚然而起,风行天下?郑兆钦老人说:“人生做好这样一件事,可以足矣。”

在生物资源的利用和创新方面,茶树是一个典型案例。许许多多农科人员,穷究这一古老品种的种种可能,推陈出新,拓宽了闽茶的境界,丰富了茶叶的种质资源。实际上,老干新枝,为传统作物演绎新内涵,造福人类,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第四章 一条江:山海生态大動脉

连下几天豪雨,我们去水口水电站时,正好看到泄洪。巨大的洪流奔出闸门,凌空腾起,画出一道抛物线远远落下;轰鸣声中,江流竖立起来,飞浪排空,然后化作缓缓飘移的白色雾雨。为我们导游的工作人员笑道:你们正好赶上泄洪,一年难得一次,白花花流掉的都是钱啊。

这次参观是朋友卢明安排的。卢明在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原闽江工程局)工作,我原以为水口电站属于他们单位,但他说:“电站是我们建的,福建的大型电站基本都是我们建的,建好后就交给电厂经营,跟我们没了关系。但是在水口下面,我们局有个坝下工程正在施工,改善闽江航运。”我一听,特别感兴趣。他又邀了我们共同的朋友、福州大学施晓宇教授一同前往。

闽江中游的水口电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电站,总装机140万千瓦。我们登上坝顶,忽来一阵狂风骤雨,我抓紧雨伞,走到坝前,远处的库湾烟雨迷蒙,但见近处一片青绿的水葫芦。转到坝后船闸,俯视深邃而窄长的航道,像是空落落的水巷,我知道通过闸门提升水位,可以浮起船舶过坝——据说上午还过了船。船闸旁边,还有一个升船机,是通过巨大而复杂的吊机,像电梯一样把船舶提高过坝。

为了保证航运,水口水电站建造了两套船舶过坝系统,一是年过300万吨货物的船闸,二是年过400万吨货物的升船机,合计700万吨。按理说考虑得很周到了,闽江航运畅通无阻。

然而不然。水口大坝下游9公里处,一个名叫“水口电站坝下工程”的项目正在施工。岸边的石料堆成了小山,两条宽大的围堰从西岸向江心伸出,还未合拢。

“这个项目讨论了十几年,2015年李克强总理来福建视察,指示要恢复闽江航运的辉煌,同年8月正式开工。”坝下工程指挥部办公室韩主任介绍说,“合同工期是2021或2022年完工。现在还在备料、做围堰。4至7月是闽江汛期,没办法施工,我们只能利用枯水期施工。这是公益性项目,建一个溢流坝,不发电,只设船闸,目的是提高上游河段半米多的水位,让船只可以驶进水口电站的船闸。”

福建的河流都发源于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河短流急,除汀江流入广东,基本都是本省起源,本省入海,算是自产自销。由于落差较大,礁石林立,最大的“五江一溪”——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赛江和木兰溪——航运条件都不好,只有下游可以短促通航。其中闽江与九龙江沿北西地质断裂带横穿闽西大山带,把它切割为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三段,为人们横穿戴云山脉提供了宝贵通道,河谷里古道、公路、铁路密集。

闽江是福建最大河流,发源于武夷山脉中段的建宁县,全长562公里,流域面积约占全省一半。闽江的长度约为黄河十分之一,但流量超过了黄河,是福建唯一通航条件较好的河流,经过历代整治,近代以来相当兴盛,木帆船可以抵达上游各县市,民国年间轮船开到了南平。1986年,福州与南平之间尚有货运量320万吨,客运量570万人次。

1987年开始兴建水口电站,闽江断航10年;好容易等到1996年水口电站船闸试通航,1999年正式通航,结果却不理想,2000年货运量仅103万吨。根据省政府《福建省水口水电站船闸通航管理暂行规定》,电厂要“确保正式通航半年后实现昼夜通航条件”,事实上从未做到。2006年,共通航191天,停航174天,平均月通航16天;2011年是枯水年,情况更糟,全年通航仅44天,过坝货运量22.5万吨。

为什么船闸无法发挥作用?专家指出,由于闽江下游过度采砂,导致河床下切,坝下水位大幅下降,船闸的引航航道因此高出河床。枯水季节,除非电站6台机组全部满负荷发电,否则下泄流量不足以维持通航水位。也就是说,一旦电站机组检修或减少发电,船只根本无法驶入船闸和升船机的航道,只好在坝下排队苦等,有时要等上十天半月。航运业者怨声载道。

坝下工程,事实上是一个补救措施,修建一条新的溢流坝提高坝下水位,让船舶随时都能航行到船闸和升船机过坝。这项工程耗资近7亿元人民币,并且让所有船舶多过一次溢流坝船闸,但有望解决闽江一年四季昼夜通航问题。如果沙溪口电站坝下航道也整治成功,500吨级的船舶由福州上溯南平市,300吨级的船舶由南平上溯三明市,闽江将恢复为一条贯通沿海与山区的大动脉。

窗外还在下雨,我们在办公室泡茶,一边闲聊。我说:“这算设计失误吗?闽江航运浪费了20多年,还要多花一大笔钱,只是回到原点。”

“水口电站是20世纪80年代建的,当时用的是世界银行贷款,设计了船闸,已经很先进了。我告诉你,福建大多数电站根本就没有船闸。”卢明说。

“那么也没有鱼道吧?就是鱼类洄游的通道。”我又问。

“没有。当初设计还没有这么超前。”韩主任道,“有人说,鱼可以跟船一起过坝。但是好像闽江也没有什么需要到上游的洄游鱼类。”endprint

“沙溪口电站后来补建了一个鱼类洄游通道,我去看过,但是他们说,建得太陡了,鱼跳不上去。”施晓宇说。施教授早年以作家成名,著作等身,其中一本就是《闽江传》,提起闽江鱼类,侃侃而谈:“闽江的洄游鱼类还是有的,例如花鳗鲡,就要到上游产卵。鱼类还没那么聪明,等在船闸边,偷渡到上游。但花鳗鲡并非闽江独有,很普遍,没了也就算了。最可惜的是胭脂鱼,这是闽江特有的一个鱼种,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长江也有,但不大一样。胭脂鱼过不了大坝产卵,已经20多年没人见过了,闽江的野生胭脂鱼已经灭绝了。后来南平市搞增殖放流,放长江的胭脂鱼苗,媒体报道说闽江恢复了胭脂鱼,其实已经不一样了。”

航道规划的失误可以补救,物种消失了,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

有人会说,在公路、铁路如此发达的今天,内河水运已经没落,闽江通航不通航有多大关系呢?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水运的最大优势是运量大、成本低、污染小、不占地,适合不太急迫的大宗物资。水运成本最低,只有铁路的二分之一、公路的三分之一。闽江上游的南平市、三明市诸县,位于闽西大山带,幅员广阔,是福建省重要的林业基地、粮食基地、建材基地和能源基地,多外运粮食、煤炭、水泥、矿石、板材、钢铁等大宗低值物质,最适合水运通江达海,降低运输费用;闽江下游的福州,如果与闽江上游融为一体,形成“港口—腹地”的互补模式,也将大大增强经济实力。

快下班的时候,我们才见到坝下工程项目经理部的总经理许鹏。他三十来岁,戴着近视眼镜,温文尔雅,开完会从福州赶回来。卢明介绍说,许总好学深思,很有想法。我向他请教,水运是否已经没落?闽江航运有前途吗?

他的回答很精彩:“什么叫没落?要分清两种现象:一种是真的没前途,被取代了;一种是不方便,比如电站阻碍、过坝等太久、关卡多,大家只好放弃水运,这就是假的没落,只要改善条件就会恢复。如今的趋势是物流成本越来越高,水运拥有巨大的价格优势。你看三峡大坝现在要增加第二船闸了,说明运量超过了预期。福建也是这样,举个例子,大田的水泥,要通过货车运到南平,再用船运90多公里到水口码头,再翻坝用货车运到福州。绕了这么多路,但是因为有近百公里的水运,仍然合算,如果全程水运,成本能省多少?何况水运污染小,是最环保的运输方式,我觉得很有前景。”

闽江航运,事实上是横贯福建,连接落后山区与发达沿海的生态大通道。近代以来,闽江上游的粮食、茶叶、木材、竹纸等土特产曾经川流不息,换回下游的盐铁、棉纱和日用品,让整条大江充满生气。自从闽江干支流建满电站后,大坝林立,交通阻断,库湾水质恶化,水葫芦蔓延成灾,福建人似乎已经“失去”这条母亲河。但愿重启的航运,让闽江风生水起,焕发活力,变成一条连接山海的生态大动脉。

第五章 一弯海:海洋生物忧思录

红树林海岸

妻子在云霄县生活过,对我说:你爱吃海鲜,云霄的西施舌可好吃呢,都是漳江口红树林出产的,味道鲜美,我们以前常吃。漳江口的血蚶也很有名,我们过年都要吃的。厦门还有红树林吗?海鲜跟云霄怎么比呀……

说到海鲜,正好我用过一番工夫,纠正她说:古人评定西施舌为海鲜第一,海蛎第二。明代的《闽部疏》说,西施舌产地在长乐湾。后来郁达夫来福州,吃了长乐的西施舌,称赞一番。这事就定了,西施舌以长乐为正宗。云霄西施舌没有名人吹嘘,再好也没用。

我后来吃到了云霄血蚶。妻子的姐夫是云霄人,春节时照例要上一大盘洗净的血蚶,在开水里烫一下,蘸醋吃。这些血蚶个头不大,剥开壳,肉质鲜嫩,还带点殷红的血丝,滋味果然不错。看来,有没有红树林,的确影响海鲜的品质。

按妻子的口气,俨然厦门没有红树林,这是不对的。尽管厦门的红树林急剧减少,但没有灭绝,筼筜湖里就有一小片呢,看上去仿佛精心保存的展示标本。据厦大林鹏院士统计,1960年前后,厦门约有320公顷天然红树林,由于围海造田、围滩(塘)养殖、填滩造陆和码头道路建设,1979年剩下106.7公顷;2000年剩下32.6公顷;2005年天然红树林仅有21公顷,加上人工造林达到43.4公顷。

我没找到厦门红树林最新的数据,只找到相关部门最新的计划。据《厦门晚报》2016年4月的报道,厦门市2015年种植40多公顷的红树林,未来还要增加30公顷。根据各地的经验,福建“海上造林”的成功率只有50%左右,有些地方甚至全军覆没,所以这40公顷能成活多少,还是未定之数。

什么是红树林?按照林鹏院士的定义,红树林指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福建并非热带,为什么有呢?因为受温暖海流的影响,所以福建是天然红树林的北界,一直分布到福鼎。它们水陆两栖,涨潮时淹没树冠,退潮时露出根系,在我国共有12科15属27种。红树植物要抵御风浪,拥有发达而多样的根系,包括板状根、支柱根、呼吸根;红树植物具有奇特的“胎生”现象,果子成熟后仍留在树上,种子在果壳内发芽,探出,形成一个下垂的胚轴,成熟掉落后,胚根插入泥中成苗;如果掉落在潮水中,就远漂播种;红树植物其实是绿树,因为富含单宁,树皮割破后会氧化为红褐色,才被人称为“红树”。

福建省海岸线曲折,多港湾,最新統计,大陆海岸线3752公里、海岛海岸线807公里,位居全国前列。福建的海岸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三大类。其中,淤泥质海岸的港湾里,往往生长着大片红树林,起着防风固岸、净化海水、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生境的作用,被称为生物海岸。

福建海洋的主要问题是岸线人工化,对海洋生态造成重大损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填海造陆、围湾养殖、投石筑堤等活动,福建的天然岸线不断萎缩,人工岸线持续增加。据遥感分析,1982年,福建的人工岸线全长277公里,不到岸线总长的十分之一。2012年,人工岸线达到1305公里,超过岸线总长的三分之一,其中厦门市人工岸线比例高达95%,最低的宁德市也超过30%。

在海上造林,增加红树林的面积,是修复海洋生态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全省各地都在推广。与陆地森林一样,“海上森林”与滩涂、海流、海陆生物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生产力很高。红树林是海洋生态的重要指标。endprint

我很喜欢紅树林,有机会就要去看看。云霄县的红树林在漳江口,是福建省最大一片天然红树林,也是福建省唯一的国家级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最新的数据是天然群落117.9公顷,加上人工种植的,总面积约200公顷。我去的时候正碰上退潮,全株裸露,近两米高。细小而又肥厚的叶片一律向上,树冠浓密,绵延如丘冈起伏的草原。各种鸟类在树枝上起落、栖息。树冠下面,是密密麻麻的枝条、根系,加上遍地淤泥,人们无法通行。幸好树林间留出了一条曲折的水道,眼下变成一条水沟,涨潮时供小船出海。正因为高度郁闭,红树林成为招潮蟹、贝类和鱼虾等潮间生物的乐园。漳江口的红树植物种类有秋茄、桐花树、白骨壤、木榄和老鼠簕。

九龙江口的红树林面积超过了漳江口,1999年就达到233.3公顷,散布在龙海市好几个乡镇,包括江岸、海岛和沙洲,最大一块在紫泥镇的甘文农场。这里的红树林以人工群落为主,品种有秋茄、桐花树、白骨壤、老鼠簕和厦门老鼠簕,后来厦门大学红树林科研组又成功引进木榄、红海榄、海莲、尖瓣海莲和无瓣海桑。这里是福建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

龙海是我国最早人工营造红树林的县市之一。早在1882年,就有龙海籍华侨从南洋带回红树林种苗种植,20世纪20年代,印尼华侨郭春秧带回秋茄种苗,在寮东村滩涂上种植成功;1932年,新加坡华侨郭美丞等带回秋茄种苗,在浮宫霞郭村种植成功。龙海是世界秋茄的分布中心之一,秋茄最高可长到10米高。

红树林主要生长在沿海河口、港湾里。泉州洛阳江口也是福建红树林的重镇,自2002年成立惠安县洛阳江省级自然保护区后,大力造林,前些年面积就达到286.7公顷,很可能全省面积最大。洛阳江口是大陆白骨壤和桐花树天然分布的北界,红树植物以白骨壤、桐花树和秋茄为主。2016年夏天我来到洛阳桥,看到大桥以下,红树林连江浮海,一直延伸到下游的泉州湾。站在惠安这边远眺,灰白色的千年古桥像是漂浮在苍翠的树林之上,绿树长桥,相映生辉。洛阳桥为北宋名臣蔡襄所建,是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我国四大古桥之一。

在蔡襄祠参观的时候,我却听到另一种意见。泉州文物保护管理所的一个工作人员告诉我,湿地公园造林是好事,但这种红树林不知什么品种,满江疯长,对古桥的保护产生了威胁,虽然桥边留出了一定的空间,但是没用,种子随潮水到处漂,落在桥墩的缝隙里就长,会损坏文物,他们根本清理不过来。

护桥与种树的矛盾,在泉州媒体引发了一场大争论。有一年,护林员发现桥下一片红树林被砍,向森林公安报警,查明原来是泉州文管所雇人清理的。文物专家说,洛阳桥附近属于保护区,种树违反文物法,还引起河道淤积,严重危及文物安全,古桥比红树林重要得多。湿地专家说,桥下原来就有红树林,20世纪末濒临灭绝,所以现在种树只是恢复生态旧观,河道淤积并非红树林引起,而且红树林属于灌木,根系不会影响桥墩。“桥树之争”持续了数年,文物与生态,如何两全其美,考验泉州人的智慧。

洛阳江口人工造林大获成功,实在是一件幸事。红树林对纬度、气温、盐度、潮汐、泥质都很挑剔,造林的难度很大。20世纪末,红树林的生态价值引起全社会重视,福建沿海地区就掀起了造林的热潮。据厦大王文卿等的调查,从1995年至1998年11月,福建省共造林593.3公顷,实际成活率326.7公顷,考虑到有些新种苗木还没有过冬,其存活率可能更低。他举例说,1998年5月,厦门在大嶝、西柯等地分别造林23.3和2.7公顷,验收时长势极佳,报纸、电视都做了报道,但是到年底西柯的苗木已经全部死亡,大嶝仅存0.2公顷,并且生长很差。

莆田以北,适合种植的红树植物只有耐寒的秋茄一种。2016年初,在莆田湄洲岛西南我看到了一片红树林,个头矮小,稀稀拉拉。当地朋友告诉我,湄洲岛原来有红树林的,生长得也不错,但是因为附近缺乏河流,海水盐分较高,种植的苗种不大适应,生长缓慢。

宁德市的红树林全部是秋茄,据《宁德地区林业志》记载,20世纪50年代红树林面积高达数千公顷,70年代还有700公顷左右,但2005年调查的数据只剩下93.2公顷。福鼎市既是天然秋茄的北界,也是我国天然红树林的北界。浙江的红树林全为人工引种。

红树林在宁德市迅速消失,除了围海造地、海水养殖等原因外,还有一个重大原因是大米草(互花米草)的危害。大米草1980年从美国引进,目的是防浪护堤、促淤造陆,没想到它繁殖速度惊人,占据了三都湾、福宁湾、牙城湾大面积潮间淤泥海滩,致使大片红树林因空间被挤占而消亡。实际上,从南部的云霄县,直到北部的福鼎市,福建海岸线上的所有红树林都深受大米草入侵、蚕食的危害,闽东尤烈。

单纯从风景看,连片的大米草也很优美。前些年去霞浦的东冲半岛,我第一次看到三都湾的大米草,正是涨潮时分,青枝绿叶,一碧万顷,在风中微微起伏,宛如坦荡无垠的海上草原。看来,红树林与大米草,“海上森林”对决“海上草原”,已成为塑造福建生物海岸景观的正邪两大力量。

文昌鱼与大黄鱼

刘五店是一个古渡口。从泉州到厦门的古道,一般在翔安区的刘五店村换船,过渡到厦门岛上的五通村。刘五店斜对面有座无人岛,叫鳄鱼屿。几年前我曾登上鳄鱼屿,岛上浓荫蔽日,还有一片小小的红树林。沙滩边的简易房屋住着人,从事水产养殖。面向大陆的岬角堆满了石料,像是准备建设码头、护坡。海上风平浪静,没有渔船捕鱼。

鳄鱼屿附近的海域很浅,早年海底是一片沙滩,沙粒间生长着一种半透明的小鱼,两头尖细,被人形象地称为“扁担鱼”,通称文昌鱼。文昌鱼有点像银鱼,体长从2厘米到5厘米不等,差不多1万条才凑成一公斤。从前,刘五店人摇着小船,用铁铲从海底捞起一堆沙,倒在木板上,再舀海水冲走沙子,留下细细小小的文昌鱼。

厦大生物系金德祥、郭仁强1953年发表的论文《厦门的文昌鱼》说:刘五店有418人依靠捕捉文昌鱼过活,4小时能捕捞10斤左右,年产量约35吨,在本地销售,干制品则销往印尼、新加坡。卢嘉锡先生研究过文昌鱼的营养,认为与一般鱼类相当。endprint

刘五店的渔民世世代代捕捉文昌鱼,煮酱油水或炒蛋下饭,一点不觉得稀奇。实际上,在厦门的传统名贵鱼类里,虾米般的文昌鱼根本排不上号。厦门大学成立后,重金聘请了一批国外学者任教,其中就包括生物系的美籍动物学家S.F.赖特教授。赖特惊奇地发现,文昌鱼在厦门烂贱如泥,1923年,他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予以介绍。

文昌鱼属于脊索动物,是现存最接近于脊椎动物的无脊椎动物,是动物演化史上关键的一环,具有重大的学术研究价值。在厦门文昌鱼被发现之前,中国的学术机构向美国购买文昌鱼标本,每条需要美金两角。尽管世界很多地方都发现了文昌鱼,但数量稀少,非常珍贵。谁也没想到,在刘五店23平方公里的海域里,居然形成了文昌鱼渔场,产量以吨计算。这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文昌鱼渔场。

莱特教授的报道,让文昌鱼的国际价格应声而落,世界各地的学术单位纷纷转向厦门购买标本。我在1955年的《生物学通报》上看到一条《厦门新华书店可代售文昌鱼》的广告,价格相当低廉:“(1)有生殖腺的一百条装解剖用每瓶2元;(2)切片用的二条装制片用每瓶捌角;(3)全体制片的一打(十二片)一般研究用每盒拾元;(4)普通标本十五条装一般保存标本每盒陆角。需要者可按上列价格向福建厦门新华书店函购(须另附寄费)。”

我就住在翔安区,很关心刘五店的文昌鱼渔场。2017年6月,我去欧厝村采访,才知道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欧厝老人协会会长王亚其告诉我:“历史上捕捞文昌鱼的,厦门只有两个村庄,刘五店和欧厝。海堤建成后,刘五店那边的海底都是泥,没了沙子,文昌鱼很少,1965年就没有文昌鱼了,1970年以后,里面的海湾统统没了。现在只有我们欧厝,还有厦门的黄厝前面,还有文昌鱼。还在捕文昌鱼的,只剩下我们村的人了。”

刘五店和欧厝,都坐落在翔安半岛上,但刘五店和鳄鱼屿位于同安湾内,欧厝面对金门,属于大嶝海域。黄厝在厦门岛东南,面对小金门。也就是说,同安湾内传统的刘五店文昌鱼渔场,如今已经消失,转移到厦门、翔安与金门之间的东部海域。

“文昌鱼一个月只有五六天可以挖,要大潮。以前一天可以挖十几斤,现在鱼少了,有时一天只挖到一二两,好的时候两三斤。”48岁的渔民王锐放说。文昌鱼已经变得非常昂贵,干制品每斤四五千元,据说东南亚的华侨特别喜欢。

据学者研究,文昌鱼一生中有3次生殖,通常第4年死去。对文昌鱼的最大威胁并非捕捞,而是环境的改变。1956年建成的厦门海堤,切断环岛海流,导致刘五店海域软泥淤积,沙质海底变为泥底,是文昌鱼渔场消失的主要原因。此外,填海造地、围网养鱼、牡蛎养殖、采砂作业,都会对文昌鱼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

作为一种古老生物,文昌鱼比目前所有的鱼类起源更早,逃过无数次生物大灭绝,散布于世界各地,它在厦门遇到的只是一个局部小劫难。好消息是,厦门市水产研究所2008年宣布,文昌鱼的全人工繁育批量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可望以增养殖的方式恢复文昌鱼渔业。这让我想起大黄鱼。这是一个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南海域的特有鱼类,半个世纪前遭逢大难,差一点在我们眼皮底下灭绝。

地球上每天都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3个物种灭绝。有人警告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时代已经来临。我们没有什么感觉,大多数灭绝的生物离我们很远,许多还没来得及命名。但是那些与人类关系特别亲密的物种——例如餐桌上的萝卜或白菜——的消失,一定让许多人心痛。对于东南沿海居民来说,“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首大黄鱼,千年来就是餐桌上的主要鱼类,像萝卜白菜一样寻常,谁也想不到,有一天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宁德市三都湾畔,在富发水产公司的大黄鱼原种场内,有座小型的“大黄鱼博物馆”,讲述了大黄鱼的悲剧命运。大黄鱼又称黄鱼、黄瓜鱼、黄花鱼,属北太平洋区系暖温性鱼类,鲈形目石首鱼科,主要分布于我国近海,北起黄海南部,经东海、台湾海峡,南至南海雷州半岛以东的近海水域,在朝鲜半島南部西岸的岩泰岛附近仅少量分布。

大黄鱼是我国海洋四大主捕对象之首,年捕捞量约10万吨,最高年份(1974年)达20万吨,以浙江舟山、福建闽东、广东南澳渔场最为著名。大黄鱼的厄运来自毫无节制的酷渔滥捕: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被一种大小围歼的独特渔法——敲罟作业重创,1973年底又被数千对机帆船大围网扫荡越冬场,从此鱼汛消失,种群濒临灭绝。

“1974年就没鱼汛了。我就想以后没鱼了,我这个搞资源的也没活可干了。”刘家富先生回忆说,“当时因为台湾当局还占着台湾海峡几个岛,渔民不敢去捕,所以福建还有一小群大黄鱼,继续来三都湾官井洋产卵。但随着两岸关系缓和,1980年来的大黄鱼也明显少了。我想利用官井洋有限的亲鱼搞繁殖,就想办法调过来。1981年9月份,我就从连江水产局调到了宁德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我与被称为“大黄鱼之父”的刘家富先生约在大黄鱼良种场采访。78岁的他行动有些迟缓,不苟言笑,但思路清晰,回答问题简明扼要。他是福州市连江县人,毕业于上海水产学院(现改名上海海洋大学)鱼类学与水产资源专业,回到家乡工作。当时连江县正好属于宁德地区管辖,调动并不困难;但要说服领导同意大黄鱼人工繁殖项目,却花了不少时间,直到1985年才立项,开办经费1万元,最初的办公室设在一艘船上。

大黄鱼属于中下层鱼类,出水即死,连养殖都没有先例,更不用说人工繁殖了。三都湾的官井洋是我国唯一一个大黄鱼内湾性产卵场,大黄鱼的数量也越来越少,要在恰当的时机捕获雄雌亲鱼,收集精子和卵子,再人工授精、育苗、保活,困难重重。但是刘家富率领团队克服了所有困难,1985年突破了人工育苗技术,1987年掌握了人工培育亲鱼的关键技术,1990年生产性育苗达到百万尾水平。

“如果再迟几年,大黄鱼的人工繁殖可能就没办法进行了,野生种群数量太少,找不到合适的亲鱼。”刘家富平静地说。的确,市面上偶尔还可以见到野生大黄鱼,价格高达每斤一两千元。但这些大黄鱼,很可能来自于人工增殖放流或网箱养殖逃逸,血统颇为可疑。总之,在大黄鱼种群的生死存亡之际,刘家富及时赶到官井洋,拯救了这个物种。endprint

三都湾开始养殖大黄鱼,海湾里,涌现出一座座壮观的海上浮城。2000年,宁德市的大黄鱼产量达到2.9万吨,带动起全国出现一个海水养殖的浪潮。2016年全市大黄鱼产量11.8万吨,已超过我国历史上常年捕捞量。绝迹已久的大黄鱼,以每斤30元左右的价格,重新回到了普通民众的餐桌上。

对于自己一手开创的三都湾大黄鱼养殖,刘家富很有看法。他说:“现在的问题是养殖密度太大了,结果水质败坏,鱼类生长不良。如果网箱减少三分之二,产量不但不会下降,还会提高。但是我减你不减,仍然没用。关键是管理问题。”

刘家富的梦想是修复海洋生态,恢复大黄鱼的野生种群。目前的情况是,虽然渔业部门每年都进行增殖放流,但鱼苗在大海里还没长成亲鱼,就被捕捞得干干净净,所以野生大黄鱼仍然很少。我问他如果没有非法捕捞,大黄鱼的野生种群要多久才能恢复?“三年。”他脱口而出,“如果海洋管理跟上,增殖放流坚持三年,让鱼苗有机会长成亲鱼产卵,就能形成大黄鱼的天然种群。”

三年!我感到一种深沉的悲哀。对大黄鱼来说,连三年的喘息之机都不敢奢望。我相信,许多人都希望,大黄鱼不仅出现在餐桌上,还成群结队出现在我们的海洋里。

在宁德市区的住宅小区,刘家富给自己建了个工作室,摆放了很多大黄鱼资料。我看到一本《魅力平流尾》的画册。他说,画册上是他老家连江县(现属福州市)苔菉镇茭南村的景观。“我老家在黄岐半岛的海边,你去过没有?是个渔村。那边很漂亮。”他说,突然间动了感情,“我小时候就去讨小海,撬淡菜,淡菜学名叫厚壳贻贝。我们那边的淡菜很好。在上海读书回家,我也会去撬淡菜。我们村是长乐搬过去的……现在,就是清明节回去一下。”

第六章 一座城:城市模仿植物图腾

每次去福州,我都是在于山附近找个酒店住下,闲暇时随便转转。有时朋友建议换个地方。我说,福州变化太大,连我当年读书的仓山区都面目全非,只有老城区还认得。中国的城市日新月异,像福州这样城址千年不易、老城格局尚存的城市,已经不多。三坊七巷、乌山、于山、西湖、南门兜、东街口……到处是成百上千年的文化叠压,点缀着几株古榕,深邃悠远。

那天早上我在鳌峰坊吃了一碗锅边糊,看到巷名,心中一动,往里走去。不远就看到了新修的鳌峰书院,白墙黛瓦,两边的风火墙曲折有致,只是门面太窄,怎么看也不像清代的福建最高学府。可惜大门紧闭,无法一探究竟。我低头想着陈寿褀、朱仕琇、林则徐、梁章钜、蓝鼎元等一众鳌峰书院师生的旧事,一边拐过弯,猛然发现路边榕树悬挂的根须变成了棕黄色,像是被夏季的暴雨漂洗干净,清新而透明,呈现出异样的光彩。

天空飘落细细的雨丝。我沿着秀冶里河墘巷行走,旁边是缓缓流动的内河,榕荫高大茂密,也不需要打伞。我注意到,这些榕树的根须全都泛着明亮的棕黄色,微微飘拂,与黝黑的树干、青翠的叶片形成反差。从前总觉得榕树沉闷,除了春天换叶时有过仓促的青春,终年都是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原来初夏的根须也有些新意。榕树是热带、亚热带物种,生长于高温多雨的地区,福建古谚称“榕不过剑”,意思是榕树北界不过南剑州(今南平)。这句话有点小错,事实上,纬度更北的建瓯,张伯玉的老家也有榕树。

福州盆地高山环绕,夏季炎热。1065年,建瓯人张伯玉任福州太守,要求家家户户种植榕树,20年后,福州就成为一座“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的森林城市,以“榕城”闻名海内。张伯玉种下的榕树如果活到今天,应当与福州森林公园那株千年古榕相当,树冠如云,穿越了好几个王朝的天空。没有什么植物比古榕更适合这座古城了。福州是一座榕荫下的城市,一代又一代,人们聚集在榕树边,乘凉、说书、唱戏、跳舞、弈棋、约会、演讲和议事。榕树滋养了福州人的精神气质,深沉、坚定、宽厚、沉稳……

福州为八闽首郡,古人称其东带沧溟、北抵永嘉、南出莆田、西连延平,是百川丛会、连山距海的边徼重地。《闽都别记》开篇就说:“盖闽都东南滨海,西北连山,重关内阻,群溪交流,三峰鼎峙于域中,二绝高标于城外。襟江带湖,沃野千里,南连江广,北跨温台,东通吴越,万里重山环绕,地沃山强,诚天下之胜也。”

从地理的角度看,福州位于福建山、海、江交汇的关键处,但它与大海之间,隔着高大的鼓山和曲折的河道,避免了台风、海潮和海寇的直接冲击。我有时觉得,福州是座面向闽江流域、背对海洋的城市。鸦片战争后福州最早一批开埠,并非因为港口优良,而是因为上游武夷山产茶。近代福州人对英人入城的坚决抵抗,证明它对海洋和全球化毫无兴趣。福州是扎根于闽中山川的城市,它的力量来自本土,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都是作为福建省会而获得的,好比一株榕树,根系有多宽阔,树冠就撑开多大一片天空。

厦门是很不相同的城市。首先它是厦门湾中的一座岛,四周海水茫茫,与大陆若即若离;其次它是一个港口,守护着台海,航线通往全世界;最后它才是一座商贸和移民城市,人来人往,缺乏土产和古老家族。厦门虽是闽南地区的出海口,但没有扎根大陆,而是面向海外,直接感受异域文明的冲击,文化具有多元和混血的特征。

清兴泉永道周凯在他总纂的道光《厦门志》中自序说:“厦门处泉、漳之交,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十闽之保障、海疆之要区也。……贾商辐辏,帆樯云集,四方之民杂处其间。”周凯死后不久,鸦片战争爆发,五口通商,厦门人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切,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全球贸易网络,并因此崛起。厦门的力量来自海洋。

厦门的市花市树都是外来物种。市花三角梅的原产地在南美巴西,市树凤凰木的老家在非洲马达加斯加。据说,1986年票选市树时,凤凰木仅以微弱多数胜出相思树——厦门的山头全是相思林。即使相思树也非本地物种,原产地在台湾,别名台湾相思。厦门最受市民欢迎的行道树,还有两种:一是木棉树,花朵红艳硕大,掉落能把人头砸懵,原产于印度和印尼;一是洋紫荆,众所周知,这是百年前一位香港神父发现的无性系品种。

厦门就像一个巨大的植物园,荟萃世界各地的奇花异树。反倒是厦门的乡土植物,黯淡无光,一点不起眼。有人注意到这问题,倡议在园林中推广黄槿、野牡丹、桃金娘和海边月见草等乡土植物,似乎成效不大。厦门人对华夷之辨没有兴趣,不论出身,只要是好东西,就乐于享用。

凤凰木又称火树、红花楹,据民国《厦门市志》载:“(凤凰木)民国初,厦门始有。”很快就作为行道树广泛种植。凤凰木只能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它的开花形态也随气温而变化。在原产地热带非洲,凤凰木先花后叶,花期很长;在厦门,先叶后花,红绿辉映;福州的凤凰木有叶无花;再北,凤凰木难以成活。

如果说身材高大、躯干笔直、花朵红硕的木棉树象征了热带植物的阳刚气质,那么,腰肢袅娜、叶形优雅、花卉绚丽的凤凰木代表了南国植物的阴柔之美。每年夏初,凤凰花开,整座城市都被她的光辉照亮。凤凰花很大,五瓣,顶生或腋生,往往密集于树冠上部。远远望去,碧绿的树冠上飘浮着一层层红云,浓艳欲滴。凤凰花带给厦门一种独特的城市气质:飘逸、柔美、俊朗、浓烈……

有一年凤凰花开的时候,我的一位同事感慨:“看着这么美的花,就觉得人生很有意义。”原来,自然界一种花卉的热烈绽放,也会如此扣人心弦。

我们身上不长叶子,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接受太阳的能量。人类是消费者,高居食物链的顶端,需要整个生态系统支撑我们的生命以及精密的文明。每座城市都嵌入生态地理的某个节点。生命与生命互相影响。生态景观投影于文化景观。思想观念决定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人们砍伐森林,建立城市,最后却在院子里种树,创建城市中的森林。我们精心选择树种,让它们彰显城市的伟大,装饰人类的生活,最后这些散落于各个角落的树木,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城市和人。

我是這样看待福厦双城的:一座宛如榕树抓紧大地,根深叶茂,四季常青,乱云飞渡仍从容;一座像凤凰花志存高远,在空中燃烧,青春焕发,长风破浪济沧海。很有意思,写下这些文字时,我猛然发现,每座城市都在模仿自己的植物图腾,越来越相像。那么,城市——最宏伟精密的人文景观——未来的演进方向,是无限趋近生态景观吗?

责任编辑 陈美者endprint

猜你喜欢

福建生态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那个梦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福建每个村(居)将配备1名“儿童主任”
福建医改新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