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之我见

2017-09-12郭建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学习评价教学过程情感教育

郭建勇

摘 要: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要做有心人,深入挖掘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找好方法,抓好德育渗透点。

关键词:渗透 提高 情感教育 教学过程 音乐感受 学习评价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作为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采用“输液灌滴”、“潜移默化”的方法,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透他们的心脾。[1]

一、课前——在备课中渗透德育

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在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的祖国》、《小英雄王二小》等类型的歌曲时,通过各种教学资源,比如声像、故事,甚至影视资料,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又如:《颂祖国》、《咱们从小讲礼貌》等歌曲,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然后教给学生,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断培养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课中——在施教中渗透德育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渗透德育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熏陶。这就要求教师从德育的基本品质开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在教学各环节中渗透德育教育。[2]

1.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中要认真设计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把情感做为主线来贯穿整节课。同时音乐教师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音乐学习习惯。如在学唱歌曲《拍手拍手》时,首先问学生会在什么场合下出现掌声?掌声能表达什么情感?再学唱歌曲,让学生了解歌曲内容。在学唱歌曲时,让学生为唱的好、表演的好的同学拍手,为上课认真的同学拍手,学会拍手的意义,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歌唱“团结、友谊”,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教唱歌曲《闪烁的小星》时,可将学生分成两部分,让一部分学生闭上眼睛,在一段优美、宁静的乐曲中,朗诵能力好的一部分学生朗诵“星星眨着小眼睛,我在夏夜数星星……”学生的思维被优美的语言和乐声调动起来了,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带着对作品意境的整体印象,学生学会了歌曲,并感受到了歌曲中的内涵。

2.在音乐感受中渗透德育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要善于通过教学去引导,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很大。在欣赏《森林的歌声》和《荫中鸟》时,我通过引导学生听辨乐曲中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并让学生学各种动物及鸟叫声,此时此刻,乐曲的魅力与学生的心灵在碰撞在交融,获得了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要因势利导见机而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并指导学生在今后欣赏音乐作品中,要多听、多想,用心去感受,去领悟、去体会乐曲所表现的音响美、音色美、配器美、直体美、和谐美、意境美以美怡心。

3.在学习评价中渗透德育教育

评价的导向作用无疑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将德育因素渗透于评价中,让评价承载德育的功能,效果将会出乎意料之外。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音乐的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探究音乐的態度与创编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等,都是我们评价应包含的内容或要素。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对美的追求。

三、课后——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也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品德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合唱、合奏、舞蹈等兴趣小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这些不同形式的课外活动,寓教育内涵于艺术和实践活动之中,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帮助学生进一步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音乐能够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只要做有心人,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找好方法,抓好德育渗透点,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就能使学生们一个个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小学音乐德育渗透计划》 - 豆丁网

[2]《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文档资料库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评价教学过程情感教育
基于学习效果最优化的民办高校教学改革措施刍议
浅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评价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