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高的文人情怀

2017-09-12薛帅杰

东方艺术·书法 2017年4期
关键词:信札书法作品民国

薛帅杰

近些年来,民国书法拍卖市场一度火热,其拍品关注焦点从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转向著名文人的随性书写之作,从关注书法本身的艺术价值转让书法书写的文字內容。从理性评估民国书法拍品的客观艺术价值到以感性攀比竞争据为已有为荣光。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暗藏在竞拍者内心深处的那份虚高的文人情怀。

信札虽为是书法的一种样式,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创作,而是随性之作。近些年来,民国文人信札成为拍卖会的新宠。2009年,13通27页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以554.4万元成交。2011年,230通郭沫若致日本文求堂书简,以2415万元成交。2012年,梁启超旧藏“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之 146件信札成交价6709万元,其中,梁启超创办《国风报》、宣传立宪思想的信札以264.5万元成交,“反对袁世凯称帝”信札以356.5万元成交。2015年,张大千当年写给日本情人山田小姐的80多件情书逐一拍卖,全数成交,其中两封情书拍出高价位,分别是86.25万和80.5万元。若是从艺术本身的角度来讲,以上信札的价格显然不值。尽管陈独秀、郭沫若、梁启超、张大千的书法水平毋庸怀疑,但与同类知名的书法家相比,或者与他们所书写其他书法作品相比,价格还是偏高。之所以高价,合理的解释是信札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然而,信札一旦被展示,其包含的诸多文字信息就公布于众,更何况,有些信札的内容可能已经早已公开发表,或者信札的内容并不具备多少文化含量。显然,为这些文字出如此高价,理由不够充分。然而,存在就是合理。竞拍者之所以愿意出高价,恐怕看中的还是民国文人的一种身份以及对民国文人的一种情怀,试想,若写信之人不是这几位民国文人中的佼佼者,其价格还能如此之高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信札之所以被推高,前提是信札的书写必须是民国知名文人。

民国信札价格走高,说其文字有意义。若是一幅书法作品,内容写得好,同样是被追捧的。南方某场拍卖会,一幅其内容为“放下”的弘一法师的作品点爆了全场。拍卖前期,众多人举牌,拍卖后期,两人争持不下,继续走高,直至把价位推高至400多万元。最后一刻,一方退出,拍卖师追问退出一方:你确定要“放下”吗?你确定要“放下”吗?全场哄堂大笑。最终另一方如愿以偿,以471万元竞得,折合两百多万元一个字。就这幅作品的艺术价值而言,显然不值。一方面是尺寸小,另一方面是李叔同夹带魏碑风格的书法作品,其艺术价值没有晚期的书法风格艺术成就高。之所以走高,主要的原因还是书写的内容。就拍卖本身而言,这具有极强的戏剧性和讽刺性,竞得者以高价拥有,“放下”了吗,显然没放下。另一竞争方遗憾失之交臂,“放下”得了吗?放不下。那些前期逐渐放弃的其他竞拍者,不得已相继放弃,“放下”了吗?估计心有余悸,也放不下。显然,对书法艺术价值本身的评价变成了对书写文字内容的关注。其内心深处是对书法文意的诠释,更深处,是对民国文人情怀一种追溯,只不过,这种情怀显得有所粗浅与轻浮。

民国知名文人的书法在近些年的拍卖会上一路走高,民国政要的书法作品也毫不示弱,2013年,杨虎城的一幅楷书264.5万成交,此外,孙中山的书法也备受追捧。显然,如此价位已经与书法艺术本身无关,而是名人效应。这是对写字还看得过去的名人效应的一种认可,名人是必须的,书法也要看得过去,二者缺一不可。若是字写得太差,恐怕也难以凑效。看来,政要也是要通过书法表现一部分文人气息的,否则,不会有人去出那个冤枉钱。

与知名民国文人书法与民国政要书法价格攀高相比,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的书法拍卖价格则相对理性。吴昌硕、于右任、沈尹默、郑孝胥、白蕉、胡小石等著名书法家虽然关注度也不低,但整体价格还是比较平稳,或者说稳中有升。此外,民国著名画家的书法价格相对于民国著名书家的书法价格,是绝对的占优势,其中缘由,一方面是绘画价格带动书法价格,竞拍者相对比较低的价格拍得一幅书法,心里比较平衡,另一方面,画家的社会接受程度相对书家比较广泛。这与民国著名书法家拼不过民国著名文人是同样的道理。如此这般,也就不难理解一张溥心畲的小小菜单拍出了52万价格的事实了。

拍卖公司,正是看到了竞买者暗藏在竞拍者内心深处的民国文人情怀,纷纷安排民国文人专场。吸引众多竞拍者的眼球,调足竞拍者的胃口,准备在拍卖时大赚一把。竞拍者不知不觉中,已经上了拍卖公司的圈套,深处拍卖现场,身不由己,鬼迷心窍,一举再举,最终推之高位。拍卖公司如愿以偿,竞拍者在现场还洋洋得意,交款提货后,几天内还沾沾自喜。然而,一个月或者一年后,恐怕再无兴致拿出拍品炫耀。若是手头紧想换成钞票,继续送拍,未必会遇到像自己当时如此冲动的主。

今天的竞拍者看重民国文人的墨宝,而大多民国文人对写字并没有下多大功夫,也不太太看重自己的书法佳作。民国时期是中西文化的碰撞时期,硬笔代替毛笔成为社会的主要书写工具,民国文人的整体书法水平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在退变,那时,毛笔已经不是文人们必修的功课。正因为此,梁实秋、朱自清等一批文人都建议书法应该走专业人才培养的道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他们在为自己不写字或者字写得不好找借口。今天,我们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民国文人留下的墨迹,都视为珍宝,恰恰是违背了民国文人的初衷。

物极则反。近些年民国书法火热,过些年可能后遇冷。风水轮流转。近些年社会推崇民国书法,过些年可能转向其他领域。切不可被暗藏在内心深处的民国文人情怀冲昏了头脑。当然,如果你不差钱,拍一些货次价高的民国书法拿回去自己乐呵,为艺术市场做点贡献,也无妨。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札书法作品民国
收藏界的“绝后”之作
书法作品选登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母鸡
旧时信札
名人书信拍卖为何逆势上扬?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我行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