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素预防肠结核术后肠粘连的疗效观察

2017-09-12李兴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7期
关键词:肠结核肠粘连鸣音

李兴泉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重庆 401420)

激素预防肠结核术后肠粘连的疗效观察

李兴泉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重庆 401420)

目的 研究激素预防肠结核术后肠粘连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肠结核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并平分为激素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激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激素预防。观察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发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90d肠粘连情况及180d肠粘连情况;结果 激素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发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组术后90d、180d肠粘连发生率均为0%,对照组术后90d、180d肠粘连发生率分别为8%、12%,两组术后90d、180d肠粘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可有效预防肠结核术后肠粘连。

激素;预防;肠结核;术后肠粘连;疗效

肠粘连是肠结核患者几乎难以避免的并发症,只要进行过腹腔内手术操作即有可能肠粘连。因肠管、肠系膜、腹膜等紧密粘连导致各组织器官解剖关系错综复杂,形成操作上的雷区,尤其在急诊手术情况下各腹部外科医生更是如履薄冰。为研究有效预防肠结核术后肠粘连的方法,我院将激素应用于肠结核术后肠粘连预防,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肠结核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23~78岁,平均(43.65±4.55)岁。将所有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激素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注意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如患者一般情况允许,鼓励下床活动;在肠道功能恢复后经过适当的肠内营养后即可恢复经口饮食。

1.2.2 激素组

激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激素预防。给予本组患者小剂量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生长抑素。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发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90d肠粘连情况及180d肠粘连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发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比较

激素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发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发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发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比较(±s)

肛门排气时间(h)激素组 18.65±1.92 57.82±5.80 28.51±2.93对照组 37.28±3.82 91.57±9.19 47.83±4.82 t 16.76 12.83 15.05 P 0.00 0.00 0.00组别 肠鸣音恢复时间(h)术后发热时间(h)

2.2 两组术后90d肠粘连情况及180d肠粘连情况比较

激素组术后90d、180d肠粘连发生率均为0%,对照组术后90d、180d肠粘连发生率分别为8%、12%,两组术后90d、180d肠粘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90d肠粘连情况及180d肠粘连情况比较 [n(%)]

3 讨 论

结核患者肠粘连的成因:(1)损伤。首先,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如果受到了以下因素的影响,就极有可能出现肠粘连,术者动作粗糙、肠管暴露时间过长、创面大、止血不彻底、空气污染、浆膜层严重受损、科室冲洗不净、术后渗血渗液、腹腔内有异物遗留等;其次,化学药物所造成的损伤,如,患者以往接受过输卵管、输精管粘堵术,在接受腹腔手术时药物外流、进入腹腔,从而出现严重肠粘连;最后,腹部创伤,若患者腹部遭受外界冲击,虽然冲击部位没有发生破裂穿孔,但却已经出现了损伤,之后局部组织有可能出现充血性水肿、血性渗出物,其流入腹腔就会导致周围组织发生水肿粘连。(2)炎症。首先,若患者腹腔内存在炎症,则有可能导致脓液、炎性水肿渗出物溢入腹腔,从而引发肠粘连;其次,肠结核。 对于肠结核患者来说,浆膜面可见灰白色结核结节、纤维素性渗出物,其出现溃疡,就会导致肠壁血管发生闭塞,与此同时,肠壁肉芽组织增生肥厚,常与邻近大网膜、肠管发生粘连;最后,结核性腹膜炎,腹膜上可见结核结节、纤维素性渗出物,机化后引发肠系膜、大网膜广泛粘连。腹膜是人体中最大的浆膜,腹膜由脏腹膜、壁腹膜2层组成,厚度约为25~30 μm,腹膜对脏器起着支持与固定的作用,还可以分泌人体所需的浆液、细胞因子、蛋白。通常情况下,外科手术极易对腹膜造成损伤,当腹膜、肠管受到损伤后,其在愈合的过程中极易出现肠粘连。患者的肠粘连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患者对肠管浆膜、腹膜损伤反应的敏感程度。

短期小剂量应用激素可促进炎症消退,减轻肠壁水肿。生长抑素可以显著抑制胃肠道激素的释放和消化液的分泌,减轻肠内炎性渗液及消化液的分泌,降低肠内压和腹腔压力,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在本研究中,激素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发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术后90d、180d肠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激素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术后肠粘连发生率。

总之,激素可有效缓解肠结核术后炎性反应,减轻肠壁水肿,促进肠道功能恢复,能够有效预防肠粘连的发生,值得应用于临床。

[1] 孔令源,李俊生.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其预防[J].医学综述,2013,03:407-410.

[2] 龚土平,姜淮芜,李宗林.预防术后肠粘连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2,40:96-98+101.

[3] 李培宁,罗敏辉,任海涛,王 晖,唐小江.肠粘连动物模型及模型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5,01:101-104.

[4] 蔡晓军,张新国,韩承新.肠粘连患者选择实施腹腔镜粘连松解术的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8,01:33-34.

本文编辑:赵小龙

R524

B

ISSN.2095-8242.2017.037.7171.02

猜你喜欢

肠结核肠粘连鸣音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肠粘连合并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胸腺肽α1治疗肠结核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研究分析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MSCT及结肠镜对肠结核的诊断价值分析
抗结核2SHR/6HR方案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肠结核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