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馆藏钞本王九峰医案二种考辨*
2017-09-1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于业礼 熊 俊△
天津中医药大学馆藏钞本王九峰医案二种考辨*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于业礼 熊 俊△
清代名医王九峰,一生著述丰厚,尤以医案名世。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载录在册的就有15种之多。其著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医学理论类著作,另一类是医案类著作。目前通行的王氏医案类著作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尚有很大一部分以钞稿本形式传世,尚待进一步整理。天津中医药大学馆藏钞本王九峰医案二种就不见于现通行本《王九峰医案》中,今对该钞本略作整理考辨。
王九峰医案 钞稿本 天津中医药大学 馆藏 医案类 考辨
王九峰著作流通现状
王九峰,名明泾,一名之政,字献庭,号九峰,乾隆时曾被征为御医,故又称王征君,因耳聋,又号王聋子,丹徒(今江苏镇江)人。王氏以医案名世。1927年,王氏医案由余继鸿介绍,在《中医杂志》上刊发,1928年秦伯未将其收录至《清代名医医案精华》,1936年王氏后裔王硕如重新编纂,出版《九峰医案》一书,1994年江一平等又据名医邹鹤瑜所藏精钞本出版了《王九峰医案》,2004年段逸山等另据上海中医药大学馆藏手钞本整理出版了《中医古籍珍稀钞本精选(十三)·王九峰医案》。其医案后又被收入如《清代八名医医案》(张石松等编)、《历代名医医案精选》(夏翔、王庆其编)等多种相关著作中,足见其医案水平之高。除医案外,王氏著作亦颇丰,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简称《总目》)载有15种之多。
暂将王氏著作分为两类,一类是医学理论类著作,包括《医林宝鉴》《六气论》,一类是医案类著作。今就王氏医案来说,若想搜集一编,绝非上文所提到通行的三个版本和被收入各类医案著作中的医案那么简单。
《总目》所载王氏医案类著作虽已有12种(《王九峰心法》暂存疑不论)之多,但未收载的还有不少,如江一平所据名医邹鹤瑜所藏精钞本就未见于《总目》。另高小威等在《清代名医王九峰卒年考》一文中称:“笔者因酷爱中医古籍收藏,亦曾有幸淘得一清钞本《王九峰医案》。”[1]亦为《总目》失载。另笔者于各旧书网站上略加搜索,见亦有不少名为《王九峰医案》的钞本著作流通。另一方面来说,即使是《总目》所载王氏12种医案类著作,从所载信息来看,年代、抄录者甚至作者都不相同。据现通行三个版本的王氏医案对比来看,各本之间差异均较大,从而可推测《总目》所载王氏12种医案类著作很有可能在内容上亦差异较大。另外,许多王九峰的医案混入到其他医家的著作中,也给王九峰医案的整理增加了不少困难。如张枢明将蒋宝素《问斋医案》与江一平本《王九峰医案》对比后,捡得二书中相同案例48例[2]。类似的情况也在杨忠所著的《丁甘仁传》中被提及[3]。
“今武进县挖掘孟河医家的医案中,经考证不少是九峰之笔,可见一斑。籍载:王主张“多临证、善活法”案。胎息《内》、《难》二经,浸淫张机,旁及诸子百家之学。语醇而旨深,义精而扼要,指陈首屈。英华绝代,各家秘藏,冠已姓氏,习为私淑弟子传教之地,有如蒋宝书(当为蒋宝素之误)《问斋医案》部分、伯雄家藏《费氏医案》、邓星伯藏培之本《金津玉液》、承少槐藏《承氏医案》、马泽人《江苏中医培之案》,辨皆为九峰所作;而‘肝胀病子贡鲁越灭吴’长案,各本如出一辙,俱见九峰在江南医家和孟河医家心目中,影响是如此的深远,地位是如此的崇高。”
杨氏所称“籍载”,未知是何籍所载。按王九峰与蒋宝素有师生之分,孟河费氏先祖与王九峰亦关系密切,时常切磋,医案于各自著作中相混亦不无可能。
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王九峰医案》
综上,若想对王九峰医案类著作进行整理,除非搜罗版本,博采诸家,并进行仔细对比外,实无他法。但各种王九峰医案类著作馆藏于全国各地,北至东三省,南至两广,各有所藏,对于版本调查来说,又非易事。笔者于日前过天津,得见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藏《王九峰医案》,虽只匆匆一览,亦有所收获,今附录于下。
1.版本概况
是书馆藏信息如下:王九峰医案,(清)张南手辑,清钞本,十一册,又一部,二册,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阅是书实为二种,一为《九峰医案》,一为《九峰脉案》(见图1)。二书抄写字迹相同,故相混淆。但《九峰医案》每册均题“门人张南手辑”字样,《九峰脉案》无;《九峰医案》抄写无序,《九峰脉案》按目录抄写,每册各有目录。疑为一人之抄,或《九峰脉案》是在《九峰医案》的基础之上,编目整理而成。
图1 《九峰医案》封面及正文首页
《九峰医案》,不分卷,7册,封面题书名,及钤印章两枚。正文首页题“王九峰先生脉案 门人张南手辑”字样,下钤天津中医学院图书馆藏印章。无序、跋及目录。书高24.4cm,宽11.7cm。共416页,每半页8行,每行字数不等,多则26字,少仅数字。每半页载1- 2案,故医案总数约在千数。全书抄录医案未分类,唯单有“时邪”一册,内中皆为“时邪”案。
《九峰脉案》,不分卷,4册。封面以隶书题写书名,每册有目录。第一册目录为“吐血、咳血、便血、溲血、衄血、眩晕、三消、便结、肝风”;第二册目录“头痛、腰痛、胁痛、心腹痛、背痛、腿足痛、经脉、带下、崩漏、保胎、产后、半产、宜男、肝郁、脚气、七疝、阴痿”;第三册目录“七窍、遗泄、泄泻、痿躄”;第四册目录“虚劳、咳嗽、痰嗽、哮喘”等。版式等俱同上书。共201页,每半页载医案1- 2案,故医案总数约在600案。《总目》失载。
2.内容考辨
据《丹徒县志》等资料,高小威等考证王九峰门人有虞克昌、李文荣、蒋宝素、李欣园、朱致五等5人[4],无张南名。查相关资料,与张南相关的资料亦希见。惟《秋水轩尺牍》[5]中有“谢张南奏惠帽檐”一篇,全文如下。
客春获亲芝宇,快挹兰芬;正遂景企之私,旋切离群之感。一声骊唱,彼此销魂,至今犹犹在抱也。嗣于十月间,猥承手翰遥颁,并以帽檐寄赠。披简则深情若诉,拜赐则搔首知温。即欲泐谢数行,因尊札有“坚辞归省”之语,恐文旌已去陇西,未敢浪投尺素。今秋七月,由象可廖君寄到嗣音,始知三兄宾榻蝉联,莲其畅适。窃以那制府为今时柱石,阁下实当代名流,盛府元僚,难以为继,宜乎两贤相遇,咏白驹而维絷也。惟闻嫂夫人熊梦仍虚,尊宠亦兰徵未兆,是谁之过欤?而为是寂寂耶?吾侪身处其境,当知兵法所云:“虚者实之,实者虚之。”乃能调停于闺阃之间,而泯其猜嫌之迹;若不小施权术,则慑于河东,隔花人远矣。
弟于壬午之春,由节署出就首府发审,事虽繁重,而进出自如,譬之海鸟林猿,适足安其逸性。尤喜浴兰时序,姬人得举一子。明知乳燕雏鸦,长成何日;而牵裾学步,对客呼名,颇解膝前寂寞。阁下努力为之,正不难一索而得也。
杨大兄、金四兄去直时,不以行期实告,走送都已后时。沈七兄由北平过保,更以潜度函关,望尘莫及。晤时并道拳拳。
同书亦有“与王九峰”一篇,全文为:
嵇生懒慢,鱼素久暌。而梦雨离云,未尝不依依在怀也。雪窗无事,近履何如?便希一音寄慰。
弟八年旅食,鸡肋虚縻。秋间母病子殇,正作南归之计;适得家报,因知慈竹平安,遂尔中止。惟念一枝秀茁,幻若昙花,他日言旋,牵衣谁问?未免心为之酸耳。
《秋水轩尺牍》作者许葭村约为道光、咸丰间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成为河北的幕僚,任职达四十多年。据考,王九峰生年在乾隆乙酉年(1753年),许与之相识并有书信往来是有可能的。至少可推测,许所“谢张南奏惠帽檐”之张南,是与王九峰同时为许所识。
而细观此书,所载医案与现通行三个版本的王氏医案在书写体例上是有所不同的。如首案“浙江提督王篑山大人”案等,先书人名姓氏、籍贯、年月等,然后书病机病状,最后是方剂药物,每药均详细注明剂量。而通行王氏医案一般不书人名姓氏,亦不注明药物剂量。
又《九峰医案》中的纪年多见者有“丙寅”、“庚辰”、“甲申”、“戊子”、“庚寅”、“辛卯”、“壬辰”等,若根据王九峰生于1753年来判断,上各纪年最早者为丙寅(1806年),最晚为壬辰(1832年),时间跨度为26年。高小威等在《清代名医王九峰卒年考》一文考证王九峰卒年约在1819- 1822年之间。王氏后人王硕如在编辑《九峰医案》中则称其:“年六十有几,卒于家。”今《九峰医案》中纪年与二者并悖,或可怀疑此书为伪。但从医案的内容,及方剂用药上来看,又似乎与通行王氏医案特色相近,多有共通之处。
又天津中医药大学所藏二书中多有“说方”的记载,兹录一案如下。
左,甲申十一月廿九日说方。
年已七旬,疟痢之后,荤腥食早,周身微肿,胸膈闷塞,饮食不香,夜来寒热,脾土大伤,谨防肿满。
党参三钱,甘草五分,猪苓一钱,泽泻一钱半,茯苓三钱,半夏一钱半,陈皮一钱,柴胡一钱,谷芽三钱,冬术三钱,生姜一片。
“说方”二字难解,但若联系王九峰的生平事迹来看,却可豁然。
铁保曾著有《王聋子、郭风子二医人传》[6],在这篇传中,铁保记载了王氏的一些轶事,后均被收入到《清稗类钞》中,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其中有一则轶事就记载了王九峰“于中堂设师座一,旁列及门四人。每一病诊后,属门生辈书方,口讲指画,应接不暇”。王氏“口讲指画”,门人在旁录写,故称“说方”,由此或又不可遽称天津中医药大学所藏王九峰医案二种为伪书,甚至对王九峰的卒年,或亦当从此另作考证。
[1] 高小威,朱庆伟.清代名医王九峰卒年考[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 8(7):656- 657.
[2] 张枢明.《问斋医案》与《王九峰医案》中同似案例的比较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5):15- 18.
[3] 杨忠.丁甘仁传[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8:247.
[4] 许葭村.秋水轩尺牍 寻鸿轩尺牍[M].宋晶如,注译.上海:世界书局,1936:218.
[5] 高小威,朱庆伟.清代名医王九峰名、字及门人考[J].中医药文化, 2014, 9(2):39- 40.
[6] 铁保.王聋子、郭风子二医人传[M]//刘世南,刘松来,选注,清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304.
A Textual Research on Two Kinds of WANG Jiu-feng′s Medical Cases by Copying Manuscript in Library Collection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U Ye-li,XIONG Ju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WANG Jiu-feng, as the renown doctor of the Qing dynasty, wrote abundant works particularly in medical cases. Indexing of Zhong Guo Zhong Yi Gu Ji Zong Mu,there have been 15 kinds of his works recorded. His monograph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one is medical theories.Another is medical cases. Currently, there has been part of his works to circulation.And the majority of his works have been spread by copying manuscript that needs rearrangement. In the library collection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e are two kinds of WANG′s medical cases that are missing in the current circulation of WANG Jiu-feng Medical Cases. This paper is to give a brief textual research on this manuscript.
WANG Jiu-feng′s medical cases; copying manuscript;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brary collection; type of medical cases; textual research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典籍与语言文化研究专家学术传承与人才培养计划;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工作室项目
R249.2
A
1006- 4737(2017)04- 0022- 03
2016- 11- 04)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