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训策略的实践

2017-09-11汤嘉文

速读·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培训策略实践

汤嘉文

摘 要:社会交往能力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一项基本需求,更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训更是提高幼儿社交能力、实现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前提保障。相关教育工作者为了实现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化的实现,始终不断加强相关的能力培训实践,以此不断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推动其社会化进程。

关键词:幼儿社交能力;培训策略;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逐渐引起重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训是实现幼儿社交能力提升、社会化的必经途径,然而针对幼儿理解能力较弱、智力相对较低的相关特性,我们针对相关的社交能力培训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更应该将其付诸于具体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最终实现幼儿的社会化。

一、必要性分析

加快对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训,不仅有利于实现幼儿的社会化,更有利于不断促进我国相关教育领域的发展。而现如今的社会环境中普遍存在以下基本问题对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存在着重要的阻碍作用。首先,基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我国的教育理念中普遍存在着以“教”为主的教学思想,并且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仅存于课堂教学,缺乏相关的实际社会交往能力实践经验。其次,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幼儿在生活中所面临的是由钢筋水泥所建构而成的城市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不仅缺乏对于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更是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幼儿的自我发展,主要表现为由于家长与邻里的沟通较为匮乏,使得幼儿与周围的伙伴缺乏交流沟通,逐渐形成了性格孤僻、群体意识模糊的性格,由此不断阻碍幼儿社会化的实现。最后,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只有解放儿童的手,解放儿童的脑,解放儿童的嘴才能使孩子的智慧与能力得到发展。”因此,针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在实现其社会化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必须从相关实际问题出发,将各种社交能力培训策略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使幼儿不断获得新的认识,从而推动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二、相关策略的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于认识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我们只有将相关策略付诸于实践,才能在幼儿脑海里不断行成有关于社会交往能力的认识,从而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的不断提升。因此,有关培训策略的具体实践情况更为受到各界人士的关心,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基本培训实践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教师引导

具体的社交知识是抽象的,幼儿难以对其产生正确的理解并给予重视。因此,相关幼儿教师始终坚持在进行社交知识教导时,把抽象知识具体化,使幼儿对于社交知识产生属于自我的认识与了解。就相关实践而言,幼儿教师始终坚持从幼儿园的具体事务着手,引导幼儿群体合作,不断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通过具体的合作交流活动,不断促进其对于社交重要性的理解,最终实现幼儿的社会化。在针对个别交往能力有障碍的幼儿,相关教师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个别特殊学生拒绝使用群体引导教育,对于此类情况我们始终坚持将单独引导和群体教育相结合,让幼儿真切体会到与同伴合作交流、进行社会交往的乐趣。同时,由于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许多幼儿缺乏相应的交往经验,例如在生活过程中与同伴的分享与争吵,所以生长于独生子女的幼儿若是不加强社交能力的教育,会使幼儿缺乏对于自我的认识,从而使其不断自私化,因此,我们相关教师始终坚持的正确引导的培训策略是促进幼儿社交能力提高的必要前提。

(二)游戏引导

基于幼儿较弱的领会力,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教育方式之一。因此针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我们也始终坚持游戏教育的方式。游戏不仅可以使幼儿在社交教育的活动中不断获得乐趣,更能使其不断领悟到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最终实现对于社会交往能力的正确掌握。在我国,幼儿教育游戏具有多种类型,主要包括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建构游戏、体育游戏以及音乐游戏等类型。而我们在相应的具体社交能力教育实践活动中,主要采用的游戏教育方式一般为体育游戏。就体育游戏而言,不仅能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更能加快其对于社交能力的不断掌握与运用。主要表现为:我们在社交能力培训中始终坚持举行相关体育游戏,例如拔河,在举行拔河活动的过程中,经相关教师的正确引导,幼儿不仅对于群体知识产生了新的认识,并且通过相关运动的开展,幼儿的社交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与发展。

(三)主动性引导

只有孩子主动地去追求社交能力的培训,才能真正实现其对社会交往知识的理解,由此不断实现其社交能力的提升以及社会化的实现。而教师作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训中的中坚力量,我们始终坚持通过相关主动性引导方式,使幼儿对于社交知识的学习处于一种主动状态。例如我们通过实行相关奖励制度,使每一个幼儿积极参与进值日生活动中,每一个值日生在值日当天必须在相应的教室门口欢送每一位同学,这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通过奖励机制的实行更能使每一位幼儿积极主动参与进社交活动中。通过长期的主动性引导培训,我们始终相信一定能促进相关幼儿对于社会交往能力的掌握,更会不断推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

三、总结

由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匮乏,且实现幼儿社会化的进程不断受到各类因素的阻碍。相关幼儿教师不断坚持对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训策略的研究,并且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使每一位幼儿在具体的实践中逐渐加强对于社会交往能力的掌握。总而言之,我们始终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变更传统的教育模式,把社交能力教育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一定能使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为幼儿将来人生道路的正确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郭麗伟.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有效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23(4):112.

[2]张小芹.浅谈培养幼儿良好交往能力的策略和方法[J].东西南北:教育,2017,34(6):00185.

[3]龙燕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新课程:上,2016,67(10):109.

[4]杨小艺.论家庭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及策略[J].新校园旬刊,2017,12(1):183.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训策略实践
探讨应用意识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明确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构成 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策略
中小型企业员工培训策略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教师培训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