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7-09-11曹芳芳

祖国 2017年15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对策

曹芳芳

摘要:伴随着新媒体的日益更新迭代,手机和电脑等各类电子设备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宠儿”,他们通过各种新媒体查阅信息,获取知识,新媒体在帮助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也使他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本文从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进行阐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充分趋利避害,将多媒体更多的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对策

新媒体指的是利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一些新兴技术,以各种网络作为渠道如:电脑、手机等数字终端,给用户提供所需信息、娱乐等服务,是在信息革命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媒体形态。伴随着新媒体的日益更新迭代,手机和电脑等各类电子设备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宠儿”,他们通过各种新媒体查阅信息,获取知识,新媒体在帮助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也也使他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所以,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要不断对新媒体使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还要认真研究针对这些影响做出相应的对策研究,做到趋利避害,发挥优势的同时能够及时遏制新媒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阻碍的思想的传播。

一、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授课方式的影响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由讲授者主动掌握课堂话语权,基本上是以我说你听的教育方式进行。在主体的长期教学形成的基本不变的标准的模式下引导客体,目的是能够塑造各类学生面对海量信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当代大学生处在自媒体时代下,单一的传授方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了,每個同学都可以在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学习后,甚至人人都是小老师,通过自媒体将所学快速地分享给其他同学。自媒体在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大量的信息进入学生们的脑中,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的大学生,个性特点明显,此时教师仍然沿用传统教育方式,教室往往呈现出“睡倒一片”或者只能依靠点名这种硬性而无效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这些现象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被动的地位。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素养的影响

新媒体的产生以及广泛运用使得课程形式更加丰富,思想政治课讲授内容的方式区别于传统授课内容方式,同学们接收到的课程内容可以是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等多样化的渠道。多样化的课堂授课方式就对授课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要求,这里中所说的素养不仅指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具备的专业知识的素养,新媒体下还要更多地提高新媒体运用能力的素养,因新媒体自身有其快捷性的特点,提高自媒体的素养以便用更有效的方式应各类对信息传播。然而目前的现状是教育者本身因为出生年代,还有具有相对落后的观念、低技术水平、缺乏对新鲜事物的洞察力的敏感度,这一点与大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于此,自己获得最前沿的信息就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尽量做到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汲取新鲜事物的营养,对教育观念随时进行更新,提高自身新媒体素养的同时,充分发挥新媒体快捷、便利、时效性强的功能。

(三)对大学生认知视野的影响

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自媒体时代下的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机会更加丰富和更加多样化,通过新媒体这个便捷的媒介,当代大学生能够快速地知晓和掌握到当下最热门的知识和信息,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既加深了课本知识,同时也通过各种渠道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新媒体在空间上也以其广阔而被学生喜爱和认可,这里有源源不断的信息流,高校大学生正是具有鲜明个性的群里,自由的空间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平台。具体表现首先比如对于一些性格内向且在公众场合不善辞令的学生,他们就可以在新媒体的平台里以一种比较个性化特殊的方式进行与人交流。其次,针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的这一特殊的主体性,这一类同学的能动性得到了更好地发挥。最后,一些同学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尽情宣泄自己的不快,这对于是否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这种“无屏障性”和互通性,对于分析世界、思考世界,形成全球性的思维头脑都是有帮助的。新媒体自身的强大的优势给大学生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和有效地途径,但是同样由于自媒体时代的海量信息很多都没有进行筛选就呈现在大学生们的视野中,信息量大,种类多,鱼龙混杂的信息对于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有时会因为一个新闻事件甚至只是一句评论就会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价值观瞬间崩塌。因此,自媒体给学生带来源源不断的便利,但同时也给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大的挑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体影响下的应对措施

(一)运用自媒体的优势,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在自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想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具有更强的有效性,那么必须要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优秀的媒介材料,运用媒介材料,进行媒介素质的教育,以达到媒介素养不断提升的目的。因自媒体时代不同于传统教学时代,课堂是不再是冷冰冰的课本、讲义,不再是一味使用统一的模板,亦或是只有干瘪的论点,而是可以利用丰富的媒介资源和形式,利用自媒体自身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粘性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复杂且相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这种简单易懂、图文、声文并存的方式呈现出来后,效果定会与传统课堂有异,可能在课堂上达到引领引爆的效果。使学生能够愉悦地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熏陶,真真切切地让学生感受到,大学阶段也可以拥有“快乐生活,快乐学习”这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度提高之后,接下来必然会在行动力上有所体现,以这样多样且学生喜爱的方式,大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听了知识,更是在浓厚兴趣的激发下真正学懂知识,将老师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能够深入骨髓,进而付诸于行动,从而使得大学生群体能够将更多更好更加正能量的思想观念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于此,也真正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有效性。endprint

(二)提高高校思政工作者运用自媒体的意识,与时俱进促发展

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之际,就使得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与现代思政教育两者进行抗衡,对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是应该从思想观念上有一定的变化,主动接受自媒体时代对带来的冲击同时还要积极应对自媒体带来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存在明显的主体与课体之间的一道屏障,更不再是你说我听的传统的教育模式。 在传统的教育之中,教育输出者是输出教育内容的主体,教育接受者是接收教育内容的客体,主客体之间缺乏互动和沟通的机会,这是因为传统的教育方式具有单一性。现如主客体都处在新媒体时代下,客体的知识获取的渠道会更加多元化,比如:网络(WLAN)、电子图书馆、QQ、微信、微博、公众号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之前的单一性教学方式。由于客体的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部分受教育者在没有教师讲解的情况下,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增强了自己已有的思想观念和专业素质,针对这样的情况,教育工作者如果载不与时俱进,在这样的时间和空间内就会很难保持自己知识的权威性,有时,由于教育者本身不主动学习和更新自媒体知识,导致思想、关注热点落后,使得一直在接受新事物的客体有可能在知识能力方面会接近甚至可能会超过教育者本人。此时,教育者能再以我说你听的传统方式来教学了。针对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必须首先提高加强运用多媒体的意识,其次将思想转变为行动,不断学习于更新自媒体知识,尤其是学生容易接受和喜爱的自媒体方式,将其巧妙的运用到课程中,最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自媒体素养。

(三)积极引导高校大学生利用新媒体,指引方向不偏不离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作为各国各时期思想發展的乐土,高校思想讲求开放包容,兼容并蓄,许多新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高校指导下的杰作,同学们获取知识后,接着将新思想、新观念传播到全社会。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和加强自己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同时也要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方式使用新媒体。于此,首先,就要做到从大学生群体出发,教师通过借助新媒体,建立点线面结合方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水平。其次,我们思考问题时也要理性看待,新媒体下他们正处在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看待事物会出现不够全面的问题,同时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思想立场不坚定,左右摇摆不定,在关键问题上,进行有效干预和正确引领,对社会的理解就会有失偏颇。这就要求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要积极鼓励学生利用新媒体的同时,也要及时的返现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趋利避害,把各种风险规避在合理范围之内,包容合理范围内的思想交流和碰撞,以达到思想上的多元化和生机勃勃的效果。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