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17-09-11杜琴

速读·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杜琴

摘 要:地理作为一门探索人地关系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蕴含着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丰富素材。地理教师在传授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创造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现代教学论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传授结构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初中地理教材从教材结构到教材内容组织,均渗透了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大胆创新,大胆探索,不断丰富自己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掌握地理学科知识和常规地理教学方法、手段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与地理学科有关的学科知识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做到“常教常新”。那么,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如何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创设地理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知识内容丰富,而大部分知识是学生没有也不可能亲自经历的,这就要求地理教学语言不仅要做到科学、准确、清晰,而且能灵活运用语言的艺术,如适当的加上一些谚语、诗词、成语、歌诀等趣味语言,创设地理意境,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实地理表象,使学生听课时如同身临其境,听后心驰神往,并以此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授“七大洲、四大洋”内容时,用“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太平大西洋,印度北冰洋”的歌诀传授,既简单又好记,重点也得到深化理解;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谚语来讲述气温的日变化,则可增强学生的记忆。这些趣味语言的运用,对地理课堂教学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使本来枯燥无味的地理课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学生也易于接受和掌握地理知识。

二、关爱鼓励学生,培养自信和兴趣

中国有句古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运探索。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让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并探索。努力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像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怀疑一切。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如上课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课堂提问时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尽量消除学生怕答错的思想负担。教师讲授知识的水平,不在于如何准确、完整、系统地把知识交给学生,而在于能否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激发其学习动机,从而调动他们潜在的勇气和胆识,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能力。

三、整合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创造力

在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越来越广。要搞好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当务之急是制作出更加精美,更加有趣的地理教学软件。多媒体的现代功能,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中有“学”、有“思”、有“乐”,有理想、思维的启迪,也有知识的传播,品德的熏陶,更有美的享受。如在讲授“地球公转”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改变地球运动的条件:方便的看到①黄赤交角增大或缩小,地轴的方向不变;②黄赤交角不变,但地轴方向变动;③黄赤交角为零等用语言不好表达的现象。这样,可让学生在联想、分析和发现这些假设运动与现实中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使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构想的热情,引发学生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动机及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四、重视地图运用,强化思维的图像性

各种地理状况和现象都分布在一定的空间里,地理科学是以一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空间科学,具有突出的空间性特点,组成地理环境的地形、气候、水文、动植物、资源、人口、工业、农业、城市等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则要通过地理图像加以展示,才能清楚明了。地理圖像直观、简明地表述了地理状况和现象的特征。注意地理图像的使用,特别是读图、填图技能的培养,可以避免走进“读死书”的死胡同,有助于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进而培养地理创新思维。另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运用各种现成的图像(课文插图、地图册等)外还应结合教材创造性地将文字转变成图像来进行教学,从而在培养学生一般空间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思维的图像性。例如讲解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规律时,单纯用语言说明,学生要掌握这一知识点要花很大精力。若设计成示意图,边讲、边绘,变成一幅简图,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步步推进,我们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不断改变教学手段,改革教学观念,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乐学、会学,富有创新思维的主体。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站在教育一线的地理教师,一定要大胆的探索,实现由教书匠到引导者的转变,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的回答钱学森老人的问题,中国的将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毓斌.新课改下初中地理创新教学法探究[J].时代教育,2013(24).

[2]李大雁.浅谈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开展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2(06).

[3]秦彩军.浅谈地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探析
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兴趣教学的探讨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